李 瑞
當景觀遇上網絡——評林瑛《網絡話景觀》
李 瑞
蕉窗聽雨是景觀,梧桐棲鳳是景觀,茂林修竹是景觀,堂前桂香是景觀,都市闌珊、戲水人間、煙雨晴嵐,莫不是景觀。一直以來,對于景觀設計很是向往,感嘆于景觀設計者的靈思妙想,羨慕他們對于美的創(chuàng)造。
2012年,因緣巧合下結識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的林瑛老師,深深地為她的幽默所吸引,繼而又被她的藝術氣質所打動,最終有幸?guī)椭霭媪恕毒W絡話景觀》一書。在此書的編校過程中感慨頗多,算是圓了多年的一個夢——學習景觀設計學。
林老師說她很喜歡《明朝那些事兒》,認為當年明月淵博的學識和該書幽默的網絡語言是該書暢銷的關鍵,該書加速了明朝歷史的普及進程,并讓明朝比其他任何朝代都深入人心。這讓林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對于學生、初學者或者普通群眾而言,如果將學問僅以學術的方式呈現(xiàn),則其往往會被景仰,然后被束之高閣;而網絡語言看起來隨性、不入流,卻正由于其平民化、時尚化的特點容易被學生群體廣泛接受。教育的目的本來就是傳播學問,因此,學問與網絡的結合,也幾乎可以這樣理解——“與時俱進”。
在這樣的認知下,林瑛老師以與時俱進為理念,以便于學生學習進步為宗旨,萌發(fā)了寫作《網絡話景觀》一書的想法,通過網絡方式講解景觀設計學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設計實踐問題。
《網絡話景觀》一書特色鮮明:借助幽默的網絡語言,將歷年來其與學生共同成長的QQ聊天記錄整理成冊,以供初學者茶余飯后、如廁出恭時、旅途中、臥榻旁信手翻閱;展現(xiàn)了解決問題的過程,不僅有知識的點滴,更有解決問題的方法、方案形成的過程,展示了學生的智慧,以期開拓后來者的思路;創(chuàng)造性地展現(xiàn)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有利于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
《網絡話景觀》共分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景觀漫談篇”,主要對景觀設計的相關概念、發(fā)展沿革、設計方法做一個簡單的總結與回顧;第二部分“設計理論篇”,主要是對景觀設計的理論、方法與要素進行探討;第三部分“設計實踐篇”,主要針對具體學生設計方案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第四部分“畢業(yè)設計篇”,提供兩種畢業(yè)設計選題,一為理想人居,一為兒童友好型景觀空間,對于其選題、選地、方案生成過程中的主要問題進行探討。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以隨感的方式展開,第二、三、四部分主要以QQ聊天的方式展開,包括聊天記錄、共享文件、在線(離線)文件等方式。在作者書中以輕松、活潑的網絡語言形式將學問展現(xiàn)出來,內容充實豐富,材料翔實生動,具有極大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作為一名教師,林瑛老師具備良好的教師素質,在江南大學任教八余載,自踏上三尺講臺始,就以教書育人為理念,不僅在課堂上竭盡全力把自己所學所知教給學生,還通過網絡課堂的模式在課外向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指導學生作為景觀設計者應該具備的思維以及在設計過程中應該謹記的一些原則。除了教授學生知識,林老師還特別注重自身知識儲備的豐富,通過各種渠道學習新知。
作為一名景觀設計者,林瑛老師具備堅實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和濃郁的藝術氣質,不管是她為迎接兒子出生制作的日歷,還是為迎接圣誕而手制的圣誕老人、紅燈籠,或是在海灘浴場沙地上和兒子一起堆的恐龍造型,無不散發(fā)著藝術家的浪漫氣息。
《網絡話景觀》一書中,林老師提到景觀設計者僅僅儲備理論而不用于實踐就成了新時代的“趙括”。她認為一個好的景觀設計者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體會、成長。在“設計實踐篇”中,她將與學生討論方案的QQ聊天記錄加以整理,輔以在線(離線)文件、共享文件等形式,從“偷窺街區(qū)”、“非門禁交往社區(qū)”、“城市迷宮”、“上善若水”、“流光”、“視野”、“波光船影”、“怡紅塊綠”、“潘神的迷宮”、“時光旅行者”十個案例對景觀設計的相關實踐進行探討。
這本別具一格的書通過網絡語言形式,向學生展現(xiàn)了企鵝跳動下的景觀思想。其中既有主題理念的確立,也有行為心理的研究,還有形式美的表達等,同時還包含了方案生成過程中不同思想火花的碰撞。有的內容看似過于針對某一個方案,其實有心人亦可從中觸類旁通。
景觀是生存的藝術,是文化的表達。景觀具有地域性,在不同的文化空間有不同的表達形式與內容:景觀的中國表達;景觀的西方表達;景觀的人類表達;中國景觀的中國表達;中國景觀的西方表達;西方景觀的中國表達,等等。當下的世界潮流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區(qū)主義,其中的鄉(xiāng)土景觀與文化生態(tài)景觀具有永久的生命力與活力,而一切抄襲模仿的借景,終將是曇花一現(xiàn),不會留下文明的痕跡。
該書最后一部分,還有針對學生畢業(yè)設計作品的師生交流,展現(xiàn)了學生在做設計時的思維過程以及教師對學生設計的指導過程,相信對即將和正在做景觀畢業(yè)設計的同學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希望該書的出版能夠為那些景觀初學者提供一定的幫助,使他們能夠有所借鑒,盡量少走彎路;能夠為景觀設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幫助,使教師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困惑和常出現(xiàn)的錯誤,以便促進教學的順利開展。
最后,希望林瑛老師在今后的教學與科研過程中,能夠越走越遠,有更多的研究成果問世,最終桃李滿天下。
(李瑞,河南洛陽人,世界圖書出版廣東有限公司武漢學術出版中心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