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彩球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比較多發(fā)和常見的疾病,具有高致殘和致死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使家庭及社會均背負沉重的負擔[1]。目前,隨著醫(yī)療科技的進步,急性腦梗死采用溶栓的手段治療已取得了較大進步,顯著降低了致殘率及梗死面積,使預后獲得明顯改善[2]。對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50例,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取得顯著效果,現(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急性腦梗死患者100例,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41~75歲,平均 (62.5±4.3)歲。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會議于1995年制定的相關急性腦梗死的診斷標準,并經(jīng)顱腦CT掃描證實。納入標準:年齡<75歲,病 程 在 6h內(nèi),血 壓 <180/100mmHg(1mmHg=0.133kPa)。排除標準:嚴重腎、肝、心功能障礙者,嚴重意識障礙者及凝血功能障礙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常規(guī)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方案,即實施保護胃黏膜、營養(yǎng)腦細胞、改善血液循環(huán)等綜合治療;依據(jù)患者病情程度,給予20%甘露醇125~250ml靜脈滴注;均給予奧扎格雷鈉、胞磷膽堿、血栓通等藥物治療。另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5000U,1次/12h,連續(xù)治療5~7d后改為阿司匹林100mg口服,1次/d,長期堅持服用。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觀察組采用尿激酶50萬U+0.9%氯化鈉溶液50ml,5min靜脈推注;后依據(jù)患者病情、體質(zhì)狀況,采用尿激酶50~100萬U+0.9%氯化鈉溶液100ml,30min內(nèi)完成靜脈滴注,劑量最大不宜超過200萬U,對兩組患者進行嚴密觀察。
1.3 效果評定標準 (1)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行2周治療后,應用歐洲卒中量表 (ESS)評分對神經(jīng)功能缺損情況進行評定。 (2)臨床效果:采用腦卒中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標準(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shù)會議1995年制定)對臨床效果進行評定,基本治愈:神經(jīng)功能缺損減少90%~100%;顯著進步:神經(jīng)功能缺損減少46%~89%;進步:神經(jīng)功能缺損減少18%~45%;無變化:神經(jīng)功能缺損減少或增加均在18%內(nèi);惡化:神經(jīng)功能缺損增加>18%??傆行?基本痊愈率+顯著進步率+進步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E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ESS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8%,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兩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治療前后ESS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ESS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兩組治療前后ESS評分比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ESS score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50 19.3±2.2 11.5±2.2對照組50 19.8±2.3 15.6±2.4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wo groups
急性腦梗死患者死亡率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癥,在所有疾病死亡率中占第10位,對人類生命健康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3]。存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50%~70%有失語、癱瘓等嚴重殘疾遺留,使患者身心均承受著嚴重痛苦[4]。缺血性腦卒中類型在急性腦梗死中占的比例最高,腦組織局部缺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xù)時間是決定腦梗死的因素,75%的腦梗死由其他部位的血栓轉(zhuǎn)移或急性血栓形成造成的局部腦血管閉塞引發(fā)[5]。自1996年起,開始采用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近幾年的發(fā)展和完善,使溶栓治療取得較大進展。隨著溶栓劑的進一步研發(fā)應用及神經(jīng)病學研究的深入,急性腦梗死患者中溶栓治療已成為降低致殘率和梗死面積的最有效方法,尤其在中、重度神經(jīng)障礙的患者中應用效果更為明顯[6]。
尿激酶為國內(nèi)目前最常用的溶栓藥物,呈雙鏈型,是一種蛋白水解酶,除可使血栓表面分布的纖維蛋白裂解外,還可裂解在血液中游離的纖維蛋白,進而使凝血系統(tǒng)破壞,起到溶栓的作用[7]。溶栓治療中,開展溶栓的時間是決定預后的關鍵因素,急性腦梗死采取溶栓治療的時間窗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腦梗死類型、臨床病情、腦代謝率、體溫、側(cè)支循環(huán)狀態(tài)等[8]。眾多研究認為,急性腦梗死發(fā)生后的6h為溶栓時間窗,以3h內(nèi)最佳。相關研究顯示,與3~6h接受溶栓治療的患者比較,3h內(nèi)接受治療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恢復更為顯著。溶栓治療腦梗死的目的是使分布于缺血半暗帶中的相關腦組織在不可逆的損害出現(xiàn)前,使閉塞的血管及時再通,故越早溶栓,獲得的效果越好[9-10]。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尿激酶溶栓治療,總有效率為98%;而單純采用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僅為80%,觀察組療效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雖與治療前比較兩組均有改善,但觀察組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臨床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急性腦梗死早期采用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狀況,提高臨床療效,不良反應少,為生命安全及生存質(zhì)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1 付享征.大面積腦梗死32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08,11(1):74-75.
2 Zhang SP,Liu YH,He R,et al.Factors in association with recurrenc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4,8(16):3160-3161.
3 令狐紅霞,何美平,馮衛(wèi)東.急性腦卒中后腦心綜合征的臨床分析[J].現(xiàn)代中醫(yī)醫(yī)結(jié)合雜志,2005,14(1):48-49.
4 陳文華,余波,謝湘華,等.急性腦卒中三級康復方案的應用與成本效果分析 [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48):31-33.
5 Amarenco P,Bogousalaraky J,Callahan A 3 rd,et al.High - dose storvastatin afte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ck [J].N Engl J Med,2006,355:549-559.
6 李曉龍.早期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6A):59-60.
7 Zacco A,Togo J,Spence K,et al.3-h(huán)ydroxy-3-methy-lglutary1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s protect cortical neurons from excitotoxicity [J].J Neurosci,2003,23(35):1104 -1111.
8 吳朝文,曾文蘭.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26例臨床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8,7(10):67.
9 張立權(quán),劉慶斌,郭秀娟.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分析[J].中華醫(yī)學研究雜志,2007,7(2):146-147.
10 吳強,吳樂,郝迎軍,等.急性腦梗死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09,2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