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琳 尹義平 付榮萍 陳亞林
留置導尿是臨床常用基礎護理技術,但患者在留置導尿過程中經常會發(fā)生漏尿現象,對患者及其臨床治療護理造成較大影響,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1]。機械通氣是呼吸內科危重癥的有效搶救措施,臨床工作中,我們發(fā)現機械通氣患者留置導尿管漏尿現象發(fā)生率較高。目前有研究報道導尿管氣囊注水量與漏尿有一定關系[2],但在機械通氣患者中缺乏系統(tǒng)研究,本研究主要針對機械通氣患者,深入系統(tǒng)地研究導尿管氣囊不同注水量與漏尿的關系。
1.1 材料 選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科住院留置導尿并行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患者,納入本次研究的共78例患者,分成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2例,對照組36例,兩組患者在男女構成比、年齡、基礎疾病、病情嚴重程度(即APACHEⅡ評分)、機械通氣時間等方面無明顯差異性(P>0.05)。剔除標準:留置導尿時間小于21天、機械通氣前已行留置導尿、使用對膀胱括約肌及逼尿肌有影響的藥物。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常規(guī)行無菌導尿操作,根據患者的年齡和尿道口的大小選擇14-18F一次性乳膠氣囊導尿管,前段用無菌石蠟油潤滑,向尿道口插入4~6cm,見到尿液后在插入2~4cm,然后向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治療組患者氣囊內注入生理鹽水15~20ml,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注入5~10ml。注水完畢后將導尿管輕輕向外拉動,使氣囊處與尿道內口。
1.2.2 觀察指標:分別觀察在留置導尿后7天、14天及21天內尿道有無溢出尿液。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軟件對本實驗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的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留置導尿后14天及21天內,治療組發(fā)生漏尿的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但在留置導尿1周內,兩組發(fā)生漏尿的比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溢尿發(fā)生率的比較
留置導尿術是一項常規(guī)護理操作技術,氣囊導尿管以其操作簡便、固定穩(wěn)妥的優(yōu)越性在臨床廣泛應用,但在留置導尿的患者中漏尿現象并不少見。漏尿的發(fā)生主要與尿道括約肌及盆底肌松弛[3]、導尿管引流不暢、膀胱內壓增高等因素有關。尤其是在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患者中,由于鎮(zhèn)靜劑的使用,加重尿道括約肌及盆底肌的松弛,并且機械通氣時膈肌下移明顯、吸痰過程中出現咳嗽等因素導致腹壓較普通患者明顯升高,以上因素導致機械通氣留置導尿的患者更易出現漏尿。
目前關于導尿管氣囊注水量缺乏統(tǒng)一標準。湯國嬌等[4]認為男性7~10ml,女性10~15ml的注水量漏尿少且舒適度高。朱艾君等認[5]為氣囊注水量應為16~30ml,以免膨脹氣囊過小滑入尿道,卡住尿道口,造成患者的不適。2007年廣東省衛(wèi)生廳[6]編制的《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基礎篇》提出應常規(guī)向氣囊內注入10~30ml生理鹽水,但10~30ml生理鹽水范圍跨幅較大,在臨床操作中對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及不良反應的預防缺乏具體的指導意義。
本研究試圖通過明確最優(yōu)氣囊注水量從而減少漏尿的發(fā)生。通過研究發(fā)現,氣囊注水量15~20ml組與注水量5~10ml組相比,其14天及21天內漏尿發(fā)生率明顯降低,但兩組在留置導尿早期(1周內)漏尿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氣囊注水量15~20ml相對于注水量5~10ml,能明顯減少漏尿的發(fā)生,特別是留置導尿時間較長的患者。當氣囊注水量在15ml以上時,使氣囊充盈成圓形,氣囊完全位于尿管中心,使氣囊能均勻覆蓋膀胱頸處,與尿道口嵌合好,且受力均勻、氣囊對膀胱頸有一定的壓迫作用,可有效避免漏尿發(fā)生及尿管脫出。如氣囊內注水過少,當膀胱有一定尿液而未及時放尿時,氣囊因浮力作用極易漂離尿道內口。當然本研究結果需多中心、大樣本研究進一步證實,并且需對注水量大于20ml進一步分層研究。
1 Theriault R,Ward-Smith P,Soper C.Leakage associated with urinary catheter usage:a design challenge[J].Urol Nurs.,2012 ,32(6):307-312.
2 劉仁蓮,吳小燕,石云.留置氣囊尿管不同注水量與尿液滲漏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8,24(7):45-46.
3 葉靜.使用氣囊導尿管留置導尿過程中漏尿原因的分析和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6,21(2):164-165.
4 湯國嬌,魏清風.術前留置雙腔導尿管囊腔內最佳注水量的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10-12.
5 朱艾君,邵詩英,何又喜,等.留置尿管氣囊滑入尿道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7,22(8):72.
6 劉雪琴,彭剛藝.臨床護理技術規(guī)范·基礎篇[J].廣州:廣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249-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