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遠振
按照黨的十八大部署,中央決定,在全黨自上而下分批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黨的基層組織是服務群眾和做好群眾工作的直接踐行者?;鶎狱h員干部工作、生活在群眾當中,與群眾聯(lián)系最廣泛、打交道最多,做群眾工作有著天然優(yōu)勢。這就決定了基層黨組織必須踐行黨的群眾路線,不斷探索新途徑、新方法,切實提高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本領。
首先,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和做好群眾工作能力,是建設服務型政黨的必然要求。建設服務型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是堅持黨的根本宗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內(nèi)在要求。黨的群眾路線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耙磺袨榱巳罕?,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群眾觀點的核心內(nèi)容,與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脈相承。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新形勢下建設服務型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理念,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自覺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只有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和做好群眾工作能力,才能把領導和管理寓于服務之中,增強基層黨組織聯(lián)系群眾、服務群眾、凝聚群眾功能,使黨的基層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深深扎根在人民群眾之中,團結(jié)帶領人民群眾為實現(xiàn)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共同奮斗。
其次,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和做好群眾工作能力,是加強執(zhí)政能力建設的必然要求。黨的基層組織執(zhí)政能力建設,是新形勢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戰(zhàn)略任務。執(zhí)政的核心問題,是如何處理政黨、政權與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各種執(zhí)政行為中都有一個如何面對人民群眾要求、維護群眾利益、贏得群眾信任和爭取群眾支持的問題。群眾工作能力直接影響并集中體現(xiàn)著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執(zhí)政成效。人民群眾是我們黨執(zhí)政的社會基礎。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核心問題是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我們黨能不能執(zhí)好政,關鍵在于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支持不支持。隨著我市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入,各種利益關系的調(diào)整不斷深化,一些矛盾和問題也不可避免地日益增多。這就迫切需要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不斷提高服務群眾和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因此,我們必須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掌握群眾心理,了解群眾愿望,熟悉群眾語言,學會做群眾工作;要切實轉(zhuǎn)變工作作風,改進服務群眾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執(zhí)政基礎,贏得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和支持。
第三,提高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和做好群眾工作能力,是推動科學發(fā)展新跨越的必然要求。中共哈爾濱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研究部署了2013年及今后一個時期重點工作,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要求,為全市工作指明了方向,明晰了思路,確定了目標,提出了要求。如果我們不積極地去做宣傳群眾、發(fā)動群眾、組織群眾、引導群眾的工作,而是把藍圖在機關里傳來傳去,在干部間講來講去,就不會與群眾產(chǎn)生共鳴,達成共識。即便是群眾得實惠的事情,只要群眾工作不到位,也不會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事實證明,哪里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密切,哪里出現(xiàn)的問題就少;哪里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緊張,哪里出現(xiàn)的矛盾就多。事實還證明,哪里的群眾工作扎實,哪里就心齊氣順;哪里的群眾工作薄弱,哪里就怨氣叢生。這一切都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真正的力量在人民中間,群眾工作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我市科學發(fā)展新跨越的宏偉目標,由“寫意”變成“寫真”,需要全市上下萬眾一心、奮力拼搏。只有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不斷提高全市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和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才能始終保持和全市人民目標同向、工作同頻、行動同步,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構(gòu)筑推動跨越發(fā)展的強大合力。
作者單位:中共哈爾濱市委講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