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茹
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肝臟組織病變,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兩種,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主要由患者長期飲酒所導致的肝功能退化,以及肝組織病變所引起的肝細胞的脂肪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則是由于患者長期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所導致的,其主要表現(xiàn)是肝臟增大,且患者血清中轉氨酶的水平增高,其肝臟組織病變情況與酒精性肝炎較為類似,但是患者不存在酗酒的歷史[1]。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呈現(xiàn)出明顯的低齡化趨勢,其與肝癌的發(fā)生率之間存在的較為明顯的關系,因此必須引起高度重視[2-4]。我院于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間,收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80例,將其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90例,分別采用易善復與甘利欣對其進行治療,治療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根據(jù)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間,我院所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18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于2002年發(fā)布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診斷標準。隨機將180例患者分成兩組,每組90例,治療組男67例,女23例,年齡范圍25~60歲,平均年齡37.6歲。其中有18例患者被查出并發(f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11例患者患有糖尿病。對照組男63例,女27例,年齡范圍24~63歲,平均年齡36.8歲,其中19例患者被查出并發(fā)患有慢性乙型肝炎,10例患者被確診患有糖尿病。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及并發(fā)癥方面并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患者1次/d靜脈滴注易善復15 ml,28 d為一個療程,后口服3次/d,456 mg/次。對照組患者采用甘利欣靜脈注射,1次/d,60 ml/次,28 d為一個療程,后改為口服,3次/d,150 mg/次,28 d為一個療程。分別觀察一個療程內(nèi)的治療情況,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肝功能及B超檢查。
1.3 療效評價[2]經(jīng)過治療后,部分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肝功能經(jīng)過檢查后顯示正常,B超顯示無明顯的脂肪肝癥狀。部分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TG、ALT、AST等指標均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B超顯示脂肪肝情況有明顯好轉。部分患者并未出現(xiàn)明顯的癥狀或是體征改變,TG、ALT、AST等指標并未降低,B超顯示脂肪肝情況并未出現(xiàn)好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為SPSS 13.5,所得數(shù)據(jù)均經(jīng)過t檢驗,其中P<0.05表明兩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肝功能指標及其對比結果(詳見表1)。治療組在經(jīng)過治療后ALT、AST、TG等均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P<0.05),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在經(jīng)過治療后,患者的TG水平并未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P>0.05),因而其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率94.44(85/90),而對照組的治療率僅為68.89%(62/90),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P<0.05),因而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指標對比結果(±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指標對比結果(±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ALT(U/L) AST(U/L) TG(mmol/L)235±12.4 211±13.7 2.53±1.03治療后28 d 49.5±15.4 40.5±12.7 2.24±1.05治療結束后 32.5±12.7 30.2±14.1 1.52±0.63對照組 90 治療前 241±11.4 211.6±13.3 2.52±1.53治療后28 d 50.3±12.7 44.5±11.6 2.45±1.83治療結束后觀察組 90 治療前31.1±14.9 32.2±12.7 2.13±0.65
表2 兩組治療后療效評價情況(例,%)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原發(fā)性非酒精性脂肪肝主要是由遺傳因素與胰島素抵抗有關,而繼發(fā)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則是由于藥物作用,惡性腫瘤,或是機體營養(yǎng)過剩所導致的,炎癥性腸道疾病也可能誘發(fā)此類脂肪肝病。從本組的研究來看,易善復是一種有效的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藥物,其臨床效果十分明顯。從本組研究的結果顯示,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后,其ALT、AST、及TG等各項指標,均出現(xiàn)明顯的下降(P<0.05),具統(tǒng)計學意義;對照組在采用甘利欣治療的情況下,患者TG水平并未出現(xiàn)明顯的變化(P>0.05),因此其不具統(tǒng)計學意義。從治療效果來看,治療組的有效率高達94.44%,且并未出現(xiàn)明顯的副作用,而采用甘利欣的對照組有效率僅為68.89%,兩組數(shù)據(jù)存在著較為明顯的差距(P<0.05),其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研究結果與范竹萍等人采用易善復治療慢性肝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2]。經(jīng)過分析,易善復對脂肪肝的這種高有效率主要是因為其中富含的磷脂成分,從臨床治療的過程來看,易善復沒有明顯的不良的臨床反應,患者偶爾出現(xiàn)惡心,或是腸胃道不適,也屬于是正常的現(xiàn)象,且易善復沒有明顯的耐藥性,或是其他藥物反應,可以與其他藥物共同使用[5]。綜上所述,易善復對于治療脂肪肝具有顯著的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廣泛地推廣使用。
[1] 范建高,丁小東,曾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美國肝臟病學會專題研討會紀要.肝臟,2003,8(2):59-61.
[2] 范竹萍,曾民德,巫善明.易善復注射液治療慢性肝病臨床療效.肝臟,2007,6(1):26-29.
[3] Vakhrushev IaM,Suchkova EV,Khokhlacheva NA.Use of essentiale with cholagogue in fatty liver complicated by cholecystitis for lowering the lithogenic properties of bile.Eksp Klin.Gastroenterology,2009,3:39-41.
[4] 中華肝臟病學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酒精性肝病診斷標準(草案).中華肝臟病雜志,2001,9(5):264.
[5] 胡國平,劉凱,趙連三.多烯磷脂酰膽堿(易善復)治療酒精性肝病和脂肪肝的系統(tǒng)評價.肝臟,2006,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