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喜珍
子宮全切患者的心理問題與護理干預
吳喜珍
目的護理干預對子宮全切患者的心理影響。方法選擇64例子宮全切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與對照組相比,心理護理干預的研究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焦慮和抑郁的心理。結論心理干預在子宮全切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起了絕對性作用,有效地解除了患者的心理障礙,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接受手術。
子宮全切;心理問題;護理干預
子宮全切是婦科手術中的一種常見的手術方式,多適用于子宮本身及附件病變,宮頸重度病變或因附件病變不能或不必保留子宮者,但是子宮切除對于女性會造成很大的心理傷害[1],在實施子宮全切時,患者往往產生一些猶豫、恐懼、緊張的心理,因此我們在術前及時發(fā)現(xiàn)其心理問題并給與適當?shù)男睦砀深A,取得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從2010年7月1日-2012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子宮全切患者64例,年齡35-60歲,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
研究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而研究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
1.2入院時心理護理干預 醫(yī)護人員對待患者要熱情主動介紹新環(huán)境、主治醫(yī)生及責任護士,使患者能盡快熟悉并適應新環(huán)境。
1.3術前心理護理干預 積極的與患者溝通、交流,向患者耐心仔細的講解子宮手術的基本知識,使患者了解手術目的、麻醉方法、手術醫(yī)師及護士、通過溝通了解其心理動態(tài),以誠懇、親切的語言給患者精神上安慰,解除其緊張恐懼的心理,使患者對手術充滿信心,達到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
術中心理護理干預以和善的態(tài)度及肯定的心理暗示均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術后的護理干預根據(jù)患者存在的性方面的心理和生理問題,主動進行性知識教育,消除患者在性方面的困惑,特別是擔心子宮切除后會改變女性特征,引起性生活障礙,影響夫妻感情、家庭和睦等,使其得到家屬及丈夫的關心和理解。正確的飲食指導減輕術后腹脹,預防各種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1.4評價指標 對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的評分情況進行比較分析。
1.5統(tǒng)計學處理 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和分析,采用t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情況表明,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經過護理干預,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焦慮和抑郁的評分明顯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和抑郁評分情況的比較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子宮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子宮全切患者不斷要承受疾病的痛苦,還要承受心理和生理上的壓力,特別是來自丈夫的壓力。影響作疾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
心理護理作為一門實踐很強的應用科學已成為現(xiàn)代護理模式的重要部分,在臨床護理中得到廣泛應用。所以我們醫(yī)護人員要針對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心理問題,及時細致地做好患者及其家屬的工作,發(fā)現(xiàn)心理問題,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下接受手術治療,早日康復。
本研究結果表明,心理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心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心理護理干預在子宮全切患者的護理過程中,能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屬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 林莉芝,史紅梅.60例子宮全切術患者的心理調查分析及護理.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07,5(6):356-357.
[2] 趙桂峰,姜景艷,趙艷.子宮全切除手術前后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指導.河南外科學雜志,2007,13(6):143.
[3] 吳紅芳,高玉紅,白蔚華,等.子宮切除術患者術前健康教育.中華現(xiàn)代護理學雜志,2005,21:9.
436000 湖北省鄂州市中醫(yī)醫(y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