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守宇
MRI診斷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特征分析
商守宇
目的探討MRI診斷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特征。方法選取2010-03-2012-03手術病理明確診斷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患者60例,MRI檢查進行總結。結果本組診斷的60例浸潤性導管癌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其中左側乳腺浸潤性導管癌24例,右側乳腺浸潤性導管癌36例 均表現(xiàn)為邊緣不規(guī)則,呈蟹足樣、星芒狀、毛刺樣改變,病灶信號不均勻。結論乳腺浸潤性導管癌采取MRI診斷更具有高分辨力、高敏感度、快速明顯的強化特點,影像學顯示清晰,對乳腺浸潤性導管癌診斷有重要臨床指導價值。
MRI;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特征分析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到的惡性腫瘤,占據(jù)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是乳腺癌最常見的類型,約占全部乳腺癌65%~80%[1];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是指癌細胞浸潤穿破乳腺導管或腺泡基底膜,浸潤周圍乳腺間質;由于受到纖維性間質、癌細胞實質成分比例變化,乳腺浸潤性導管癌形態(tài)、邊界、質地均有較大變化,沒有典型浸潤性乳腺癌影像學特征,診斷較為困難,為了掌握乳腺浸潤性導管癌MRI特征,我們對60例MRI診斷乳腺浸潤性導管癌進行總結,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手術病理明確診斷乳腺浸潤性導管癌患者60例,其中41例年齡<50歲,19例年齡≥50歲,31例已絕經,29例未絕經;臨床表現(xiàn):乳腺腫塊28例、乳頭凹陷12例,局部出現(xiàn)皮膚改變20例,乳頭血性溢液12例,乳頭淡黃色溢液28例;臨床分期:25例Ⅰ期、16例Ⅱ期、10例Ⅲ期、9例Ⅳ期;組織學分級:49例1級,12例2級,9例3級。41例無腋窩淋巴結轉移,19例出現(xiàn)腋窩淋巴結轉移。
1.2檢查方法 MRI 掃描使用GE 1.5T超導型磁共振掃描儀,4 通道乳腺專用線圈。讓患者采取俯臥位,雙乳放置于乳腺線圈洞穴內,保持自然懸垂,平掃采用FSE TlWI、FSE T2WI加脂肪抑制,矢狀面掃描,矩陣256×192,視野22 cm×22 cm,層厚6 mm,層間隔1 mm,激勵次數(shù)3次。
動態(tài)增強掃描采用:采用3 d快速擾相梯度回波(FSPGR)加脂肪抑制T1WI,矩陣256×192,視野22 cm×22 cm,層厚3 mm,激勵次數(shù)1次。動態(tài)增強掃描設定9個Phase序列,第一個序列平掃,第二個序列于Gd~DTPA對比劑采取高壓注射器靜脈注射,注射流率2 ml/s,總量為0.2 mmol/kg;每個序列掃描時間1.01 min,總掃描時間9.09 min。
本組診斷的60例浸潤性導管癌均經手術病理證實,其中左側乳腺浸潤性導管癌24例,右側乳腺浸潤性導管癌36例 均表現(xiàn)為邊緣不規(guī)則,呈蟹足樣、星芒狀、毛刺樣改變,具體MRI診斷特征見表1。
表1 60例浸潤性導管癌MRI診斷特征(例,%)
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由于形態(tài)、邊界、質地不確定,與乳腺非腫塊性病變不易鑒別[2],如:急性乳腺炎、乳腺導管周圍炎、乳腺腺病等,急性乳腺炎尚具有紅、腫、熱、痛特征性表現(xiàn)外,其余疾病均無顯著特征性表現(xiàn),進行有效的鑒別,明確診斷良、惡性病變,對下一步治療有著決定性指導作用,對治療方案有著直接影響。
MRI已經在乳腺疾病診斷中得到廣泛應用,敏感度高達94~100%[3],由于MRI通過不同的技術參數(shù)進獲得多種成像方法,獲得不同強度的信號,可以進行多序列、多平面、多方位、多層成像,對軟組織具有高分辨力,易于發(fā)現(xiàn)乳腺深部病變,對致密型乳腺、乳腺鄰近組織受到侵襲得到良好的顯示,充分顯示胸壁浸潤,腋窩、縱隔、胸骨后淋巴結轉移情況;乳腺MRI增強掃描特別是動態(tài)增強掃描的具有更高準確性、特異性、敏感性,并且能夠了解病變血流灌注;乳腺MRI 成像可以清晰的顯示乳腺癌浸潤方向,對制定外科手術方案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
浸潤性導管癌MRI診斷可以觀察到由于腫瘤對周圍結構不均衡的浸潤性生長方式[4],形態(tài)多樣化,不規(guī)則形病灶較多,多數(shù)顯示其形態(tài)、邊界和內部結構,增強掃描多少表現(xiàn)為邊緣環(huán)行強化,是腫瘤細胞與瘤體周邊增殖活躍,微血管分布密度高,瘤體中心往往出現(xiàn)出血壞死,產生不強化或、延遲強化;病變區(qū)組織受到纖維性間質、癌細胞實質成分比例變化,表現(xiàn)為結構混雜,T2WI信號出現(xiàn)不均勻的現(xiàn)象,腫瘤病變液化、壞死及出血等也是信號不均勻的重要原因[5]。
總之,乳腺浸潤性導管癌采取MRI診斷更具有高分辨力、高敏感度、快速明顯的強化特點,影像學顯示清晰,對乳腺浸潤性導管癌診斷有重要臨床指導價值。
[1] 汪曉紅.乳腺惡性腫瘤的MRI表現(xiàn)及病理對照研究.中國醫(yī)學計算機成像雜志,2005,11(2):100-106.
[2] 汪曉紅.MRI技術在鑒別乳腺良惡性病變方面的價值.國外醫(yī)學:臨床放射分冊,2004,27(2);90-93.
[3] 汪登斌.乳腺病變動態(tài)增強MRI研究.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2,18(8):768-770.
[4] 范曉或.乳腺浸潤性導管癌的MRI診斷,放射學實踐, 2010,25(1):59.
[5] 陳蓉.乳腺癌和纖維腺瘤MR信號強度研究.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3,19(6):670.
463300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yī)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