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浙江省玉環(huán)縣陳嶼中學)
1前言
學校業(yè)余訓練,主要是解決訓練及恢復的問題,尤其是素質及技、戰(zhàn)術訓練,在時間及負荷方面的合理安排。下面,根據(jù)本人帶訓練的體會,結合有氧氧化、ATP-CP系統(tǒng)、乳酸能供能,等三大供能系統(tǒng)供能規(guī)律,對一堂投擲項目綜合訓練課,進行探索。
2運動負荷和恢復的機制
運動負荷,是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對運動員有機體,施加的訓練刺激。它包括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兩方面。影響負荷量的主要因素,是練習的次數(shù)、時間、距離、負重總量;影響負荷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的密度、完成每個練習所用的速度、負重量以及練習的質量和動作難度。
恢復是人體機能和能源物質,由負荷后的暫時下降和減少的狀態(tài),回到并超過負荷前水平的過程。機體在負荷后的恢復期間,能源物質和機體能力,超過原來水平,稱之為超量恢復。而恢復的能量,來源于有氧氧化、ATP-CP系統(tǒng)、乳酸能供能,等三大供能系統(tǒng)(恢復機制),并且不同項目,不同負荷供能機制不同。例投擲項目,重在發(fā)展其技術基礎上的爆發(fā)力,其主要供能首選ATP-CP系統(tǒng)。由于能源的消耗達到恢復(或不完全恢復),需要一定時間,例ATP-CP系統(tǒng),需1至5分鐘,同時,恢復時間過長或過短,不利于恢復(或超量恢復),故進行爆發(fā)力訓練,組間間隙1至5分鐘為宜。
2.1有氧氧化供能
在有氧情況下,糖、脂和蛋白質,在體內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大量能量,供機體利用,稱為有氧氧化供能。一般40%以下強度運動,主要為有氧氧化供能,且其持續(xù)時間較長,故耐力性項目,例長跑,主要是有氧氧化供能。
2.2乳酸能系統(tǒng)供能
乳酸能系統(tǒng)供能,又稱糖無氧氧化供能,它是指糖經無氧分解(酵解),生成乳酸的同時,釋放能量供機體利用。一般60% ~90%強度運動,主要由乳酸能系統(tǒng)供能,且其持續(xù)時間,為30秒至90秒。由于肌肉中堆積的乳酸,對肌肉的運動能力,有極大的負面影響,而肌乳酸進入血液,成為血乳酸(肌乳酸的消除),3分至5分鐘時,血乳酸濃度最大,故血乳酸能供能為主的項目,例短跑,其組內間歇,應控制在3至5分鐘;而肌乳酸半時反應(消除一半),為11分鐘,故組間間歇為10至20分鐘。
2.3 ATP-CP系統(tǒng)(磷酸原供能系統(tǒng))
ATP(三磷酸腺苷),是人體細胞,能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質,CP(磷酸肌酸),是肌酸的磷酸化形成的。ATP-CP系統(tǒng)供能,是指CP分解時,儲存在CP中的高能磷酸鍵,裂解釋放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ADP磷酸化,生成ATP供能。一般90%以上強度,10秒以內的供能,主要由該系統(tǒng)先供能,且CP產生新的ATP,需2至5分鐘。故爆發(fā)力項目,例投擲、拳擊等訓練,應充分遵循該系統(tǒng)供能規(guī)律,訓練爆發(fā)力時,一組持續(xù)時間,應控制在10秒以內,且組間間歇1至5分鐘。
3適宜的負荷和適時的恢復是提高成績的必要條件
負荷強度與負荷量比較,它對有機體起著更為重要的影響作用。一般情況下,負荷強度中等,負荷量較大的運動負荷,主要可發(fā)展耐力素質;負荷強度大,負荷量較小的運動負荷,主要可發(fā)展力量和速度素質。故要根據(jù)需要,合理安排訓練的量及強度。
同時,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有機體承擔的運動負荷,使人體能源物質大量消耗,根據(jù)超量恢復的原理,負荷后的恢復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能產生良好的訓練效果。故應合理安排好訓練每一周期,乃至每堂課的合理間歇時間,以期能量的再生、恢復,乃至超量恢復出成績。
因此,在運動訓練過程中,應把負荷與恢復,看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根據(jù)恢復過程的規(guī)律,安排好適宜的負荷,和適時的恢復過程,以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4一堂投擲項目綜合訓練課的操作程序
眾所周知,爆發(fā)力是投擲運動員的靈魂,投擲要想出成績,只有經過不斷的耐酸性等訓練,才可能產生好的效果。故在投擲訓練中,在處理負荷與恢復的關系上,應遵循ATP-CP、乳酸系統(tǒng)的供能規(guī)律,合理安排訓練強度、持續(xù)時間、及間歇時間。同時,技術是使運動員達到高水平重要因素之一,結合神經興奮應適宜、體力有一定的承受力等因素,一堂投擲綜合訓練課(2小時)為(見下圖):
以鉛球訓練為例,課的操作為:20'熱身準備活動→背向滑步推鉛球(20')→能體現(xiàn)快速力量的杠鈴片挺舉,8至10次一組,共5組,組間間歇3'~4'(共 15')→模擬推鉛球動作橡皮筋快速練習,每組持續(xù) 1',共 4 組,組間間歇3'-4'(共15')→針對腿部力量不足,蹲跳起練習,每組持續(xù)1.5',共5組,組間間歇3'~4'(共20')→慢節(jié)奏原地(或背向滑步)推鉛球練習(20',不間歇)→放松(10')。
5結語
一堂好訓練課的安排,應科學、合理??茖W指的是遵循訓練及自然的規(guī)律,合理是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采用的訓練手段和方法切實可行。但我們訓練時往往喜歡追求大運動量、大強度,容易忽視供能系統(tǒng)供能規(guī)律(特別是運動持續(xù)時間及合理間隙),導致運動性疲勞。這一點,應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馮煒權.運動生物化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2]過家興.運動訓練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3]王則珊.體育理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