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出發(fā),提出了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制定。針對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提出了角色監(jiān)督、誘因控制和引導教育的預警防治思路及反腐倡廉才能取信于民。
關鍵詞:腐敗預警;風險;監(jiān)督;防控
1 腐敗預警的風險點
基于腐敗預警預控體系架構的分析,針對腐敗預警的原理與方法進行展開研究。首先從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著手,以腐敗預警流程細化的風險點描述作為突破口,從腐敗的主體表現(xiàn)形式作為切入點,對腐敗滋生的雙重誘因進行分析,從而制定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本文針對該體系的分析點進行展開分析,以風險點角色分析、風險點誘因分析、風險點意識分析、風險點風險分析為四條主線進行論述,據此形成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的角色監(jiān)督、誘因控制以及引導教育,達到腐敗預警的風險點預警防治主旨。
在對腐敗的主體表現(xiàn)形式以及腐敗雙重誘因分析的基礎上,針對腐敗預警預控體系制定腐敗過程中形成的風險點,即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編制的關注指標統(tǒng)計數據。腐敗產生的諸多關鍵點中,官員自身的思想意識作為主控因素,其對腐敗的危機的認識程度將成為腐敗發(fā)生概率的主導因素,官員自身的這種腐敗危機意識也成為預警體系中的重點關注方向,從而在腐敗預警的過程中形成完善的預警體制。而社會導向也將成為該體系的風險點,社會輿論針對腐敗事件的關注程度以及其導向作用將緊密關系到社會中各個群體對于腐敗的認識,從而其成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
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主要是以客觀指標體系以及主觀指標體系為數據基礎進行評測分析,將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預警分析原則,對官員、群眾、以及行業(yè)進行調查分析,形成反饋指標數據由數據監(jiān)控部門進行統(tǒng)計分析。在這個過程中有諸多影響因素存在,風險點的評測分析是基于對指標數據的真實性以及完整性的考慮,將官員個人的實際工作情況為關鍵參考點,進行評測分析的數據在確保真實、完整的基礎上,也要排除其他諸多外在因素而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這其中涉及到的腐敗預警信息將嚴格保密以免對社會、對官員產生負面影響,在確認風險信息后,將由懲治部門訴諸法律實施懲治。
2 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風險點預警防治
2.1 腐敗預警防治下的角色監(jiān)督
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各類群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同,政府、官員、群眾、行業(yè)以及社會五個層面相互制約、相互聯(lián)系形成了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主要人員構成,而在其中也形成了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在以社會導向突出政府治理腐敗現(xiàn)象的決心后,政府在其中扮演著監(jiān)督者以及懲治者的角色,而官員、群眾、行業(yè)三類群體將成為主要的角色監(jiān)督對象。群眾的腐敗監(jiān)督意識關系到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主觀指標體系以及社會的導向性,而在對行業(yè)群體進行分析后,得出其為腐敗事件滋生的從控因素,腐敗的主體在于官員自身。由此可見,在腐敗預警的風險點層面,要加強腐敗預警的角色監(jiān)督作用,從而服務于腐敗預警預控體系。
2.2 腐敗預警防治下的誘因控制
腐敗預警預控的風險點誘因分析主要集中于行業(yè)的腐敗促發(fā)誘因、群眾對腐敗的監(jiān)督意識和官員自身的腐敗危機意識三個方面,基于對行業(yè)的腐敗誘發(fā)因素的分析,以此類特殊行業(yè)群體為例進行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的誘因控制。
在以行業(yè)誘因為主控因素構建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下進行誘因控制分析,應緊密聯(lián)系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的參與群體,以行業(yè)、官員、群眾三者的聯(lián)系為分析基礎,腐敗預警的風險點誘因控制主要針對對象為行業(yè),通過對行業(yè)進行正確引導、教育,并加大行賄的懲治力度,從而形成腐敗預警預控防治的反面教育功效,遏制其采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嚴格抵制腐敗事件的發(fā)生。社會輿論作為政府懲治腐敗工作的導向表態(tài),直接關系到群眾、官員、行業(yè)對腐敗的認識,可以說政府對腐敗的懲治決心以及懲治力度直接關系到腐敗發(fā)生的誘因,在監(jiān)督機制健全的條件下,官員與行業(yè)二者之間構成的腐敗鏈將會受到預警預控體系的遏制,而群眾在社會導向的作用下,將會形成群眾監(jiān)督意識提高,群眾將認識到自身是腐敗預警預控體系中的一部分,從而提高對腐敗的監(jiān)控力度,遏制腐敗的誘發(fā)因素,進而降低腐敗事件的發(fā)生概率。
2.3 腐敗預警防治下的引導教育
腐敗預警預控的引導教育主要以防治部門為前期防治監(jiān)督核心,而在中期階段,指標數據監(jiān)控部門擔任監(jiān)督核心的重任。通過對官員的引導幫扶,形成符合預警體系的防治功能,并在中期階段,以指標數據為腐敗分析依據,通過科學計算方法對指標數據進行腐敗預測、腐敗評估以及腐敗警報處理。腐敗預警的引導教育防控機制在中期階段主要體現(xiàn)在針對腐敗評估結果進行方案制定,對腐敗滋生的關鍵點進行針對性引導教育,突出腐敗滋生關鍵點以及特殊官員群體,形成幫扶機制,阻礙腐敗思想的進一步發(fā)散,以此達到預警監(jiān)控的目的。利用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警戒線設置,在科學分析指標時將采用神經網絡、多元回歸分析等多重預測方法相結合的預測原則,從而腐敗預警預控的精準度得到保證,據此針對腐敗事件進行預測,將實現(xiàn)腐敗預警預控體系的宗旨,再由政府進行引導教育,降低腐敗事件發(fā)生的概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要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鏟除腐敗現(xiàn)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必須振奮精神、積極作為、攻堅克難,以反腐倡廉建設新成效彰顯反腐決心。
參考文獻
[1] 陳倫:反腐倡廉見成效才能取信于民[J].中國長安網,2013(19).
[2] 王新國:構建反腐敗預警系統(tǒng)[J].理論建設,2013(3).
[3] 王艷超:國有企業(yè)腐敗預警指標體系構建[J].海南對外經貿,2012(3).
[4] 王建民:地方財政風險的防范[J].行風熱線,2012(1).
[5] 吳振峰、王政文:實施廉政風險預警與防范管理探索預防腐敗工作長效機制[J].律師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7).
[6] 蔣孝滋:企業(yè)營銷組織預警管理指標體系初探[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2011(16).
[7] 楊博、盧蕾:企業(yè)營銷組織的風險模糊評價與預警管理[J].河南大學學報,2011(12).
作者簡介
蔡昕霖 (1993-),男,河南駐馬店人,鄭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2010級本科生,人力資源管理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