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云霞
內蒙地區(qū)骨科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預防護理
盧云霞
目的探討內蒙地區(qū)骨科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預防性護理方法。方法將病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均給予骨科常規(guī)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預防性護理,然后對兩組患者的預后及轉歸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觀察組采用預防性護理后患者的預后及轉歸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研究骨科老年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預防性護理具有重要意義。
骨科;老年;預防;護理
隨著骨科老年患者數(shù)量不斷上升,特別是內蒙草原地區(qū)飲食、生活習慣的特殊性,近幾年入院的骨科患者中合并心力衰竭者較多,極大的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深入探討骨科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預防性護理是非常有意義的。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00例,年齡60-80歲,病例均選自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間住院的老年患者,100例患者中骨折合并高血壓者30例、骨折合并冠心病者30例、骨折合并糖尿病者20例、骨折合并低鈉血癥10例、骨折合并腎病10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兩組在年齡、病情、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骨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針對心力衰竭誘因,實施預防性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2.1嚴格觀察病情變化、預防低鈉血癥[1]高度警惕患者發(fā)生心動過速,老年女性基礎病較多,再加上骨科疾病的創(chuàng)傷,極易出現(xiàn)心衰。而且低鈉血癥癥狀易被基礎疾病的癥狀所掩蓋,護士在治療護理中要充分警惕、積極預防,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糾正。
1.2.2飲食護理 根據具體情況為每位患者制定個性化的營養(yǎng)餐。①飲食多樣化,少食多餐。適量攝入各種肉類,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促進食欲,利于康復。②限制鈉鹽攝入。③戒煙限酒。
1.2.3用藥護理 ①抗生素嚴格按醫(yī)囑給藥。②利尿劑以早上應用為宜,以免影響夜間休息。③定期監(jiān)測電解質,準確記錄24 h出入量。④嚴密監(jiān)測藥物的不良反應,若有異常立即通知醫(yī)生。
1.2.4心理護理,預防抑郁癥的發(fā)生[2]護士要覺察患者心理的微妙變化,從生活上照顧患者,心理上關懷患者,多與患者溝通交流,及時了解患者心理變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講解配合治療與疾病康復的關系、重要性、必要性,最終使患者消除恐懼心理,積極配合治療。
1.2.5實施疾病健康教育[3]采用床邊講述、同病例比較、相互鼓勵、家屬集中多媒體演示指導等多種手段實施整體護理、健康宣教。
1.2.6安全防護 加床檔,必要時使用約束帶。
1.2.7做詳細個性化的出院指導。
表1 兩組在住院期間預防心力衰竭的預后及轉歸比較
其臨床意義以相關強度表示如下:
預防護理后實驗組無效率=3/50
骨科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無效率=8/50
相對危險度(RR)=預防護理后實驗組無效率/骨科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無效率=0.06/0.16=0.375
相對危險度減少(RRR)=1-RR=0.625
絕對危險度減少(ARR)=0.16-0.06=0.1
需要治療人數(shù)(NNT)=1/ARR=10
兩組患者住院期間發(fā)生心力衰竭預后和轉歸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發(fā)展,骨科治療技術的迅猛提升,骨科病房收治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而且近幾年許多臨床證據表明:我們內蒙地區(qū)老年患者并發(fā)心力衰竭的風險及發(fā)病率均呈上升趨勢,而且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治療及轉歸過程中都有所體現(xiàn),這與內蒙地區(qū)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以及骨科疾病治療的特殊性、長期性、制約性都有關系。因此,探討內蒙骨科老年心力衰竭的預防性護理是非常有意義的。本研究表明了實驗組在實施了有效的、針對性的預防性護理措施后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本科將不斷探索、研究、改進、更新、學習以便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法。
[1] 董慶峰.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腦鈉素與心功能相關性研究.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2, 1(13):39.
[2] 婁鳳蘭.護理心理學.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10:30-60.
[2] 唐少蘭.對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實施出院前健康教育的研究.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2, (20).
014010 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骨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