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雪茜
摘 要:文化圖式的形成基于人類的基本生活經驗,對跨文化的交際起著重要作用。英語教師應幫助學生構建文化圖式,提高學生新輸入信息與已有圖式匹配的幾率,以實現成功有效的跨文化交際。
關鍵詞:文化圖式理論;構建內容;英語教學;文化敏感性
一、圖式理論與文化圖式理論
圖式理論就是借助認知心理學理論,運用大量的圖式知識去盡可能正確和全面地解讀文本的意義。人們在學習新知識時,往往會在腦中輸入少量信息,并在記憶中搜索與這些信息相匹配的圖式,如果搜索成功,就能迅速地理解新知識,并且在理解新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地更新圖式,使圖式實現處理、理解、記憶信息的目的。文化圖式指的是文本以外的文化知識,如,民族習慣、民俗、風土人情等知識結構,是人類通過之前的經驗形成的一種存在于自身大腦中的文化知識組織模式。這種文化知識結構或是結構塊便于我國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語言、解讀英語文本,從而進行跨文化交際,在英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圖式離不開文化,文化圖式的形成基于人類的基本生活經驗,對跨文化交際起著重要作用。
二、文化圖式的構建內容
文化圖式具有一般圖式的主體性、動態(tài)性和兼容性等特點,這些特點使文化圖式的構建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其構建內容可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交際文化差異的構建
交際文化差異包括英漢語詞匯的文化意蘊對比分析、英漢句法對比分析等。英語的詞匯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學生只有對其進行聯(lián)想意義上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了解英語語言文化,積累文化圖式知識層,而英語句式、句法的比較也有助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英漢語言差異。
2.語用文化差異的構建
不同的民族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圖式,如:英漢民族在價值觀念、文化習俗、道德標準等方面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學習英語并順利進行跨文化交際的難度,因而構建語用文化差異圖式,在教學過程中增強對差異性言語行為能力的文化對
比,如:稱呼、邀請、拒絕、招呼、請求等方面的比較,有助于學生順利地進行跨文化會話。
3.語篇文化差異的構建
中西方文化在思維方式、語篇及話語結構上具有明顯的差異,中國傳統(tǒng)文化注重直覺、整體性,這使語篇呈現出含蓄、委婉、間接、迂回等特點,而西方文化重邏輯推理、分析精確,致使語篇呈現出直接、精簡等特點。
三、文化圖式理論指導下的英語教學
文化圖式是一種概念結構,具有兼容性等特點,它有利于學生將文化中的感知及概念信息進行存儲,進而有效地解碼及表達,并為學生詮釋交際過程中的文化事件提供必要的組塊。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激發(fā)學生腦中的圖式,并當策略構建文化圖式,使圖式不斷重組或激活,以實現不同文化背景之間的交流與溝通。
1.針對性教學
許多學生在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時不順暢的關鍵性因素,就是缺失必要的、陳述性的文化圖式,特別是缺少程序性的文化圖式。因而,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當有針對性地強化學生程序性文化圖式的構建。分門別類地幫助學生構建不同的文化圖式,如:科普、人物、政治、商貿、文化、生活等。此外,在構建各種交際場景圖式時,應該特別注意程序性知識的構建,使學生了解英美人或說英語人的思維方式以及習慣性的行為程序,以保證在業(yè)務交際中能針對不同場景進行正確預測、得體交流。而學生也應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主動獲取有關英漢語言交際中的文化差異、語篇差異、語用差異的知識,并及時、有序地將這些陳述性知識添加到已有的文化圖式中去,或者形成新的文化圖式,以實現程序性知識的構建。
2.對比性教學
正所謂有比較才有鑒別。英語教師在講解語言材料時,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對比同一事物的概念、現象及其行為,并分析本民族語的文化圖式及英語的文化圖式上的差異、淵源及形成原因,由此建立起新的信息及圖式,加深學生對英語文化的敏感性,以便對其腦中的相關文化進行有效地激活、修正和補充。教師可采用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模式,設置豐富的對比性文化圖式構建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以激活或構建學生的文化圖式。
3.實踐性教學
教師可以在學生掌握了相應的英語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增加實踐性訓練,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將所學到的英語文化知識用于實踐,以更好地構建學生的文化圖式。如:組織引導學生開展小組活動、角色表演、游戲、演講、講故事等各項英語語言訓練,或是鼓勵學生與外國友人、外籍教師進行口頭上或是書面上的交流,使學生更直接地領悟和感知英語語言文化,體會到更為原汁原味的英語,從而建構起相關文化圖式。教師還應鼓勵并引導學生在課后多渠道了解、體驗跨文化交際,刺激鞏固已有的文化圖式,以加深對于母語文化和目的語文化的敏感性。
參考文獻:
常宗林.圖式及其功能[J].山東外語教學,2002(5).
(作者單位 四川師范大學基礎教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