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倩
(常山縣人民醫(yī)院 浙江 常山 324200)
·護理管理·
自我管理教育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效果的影響
李倩倩
(常山縣人民醫(yī)院 浙江 常山 324200)
目的:探討自我管理教育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以及心血管危險度的影響。方法將58例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分為30例觀察組和28例對照組,2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觀察組進行高血壓病自我管理教育,觀察2組患者住院期間血壓波動及出院2年后心血管危險度。結(jié)果2組患者住院期間血壓波動無差異,但遠期觀察,觀察組心血管危險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自我管理教育能降低高血壓患者遠期危害。
自我管理教育;高血壓?。谎獕嚎刂?;心血管危險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Method] We randomly divided 58 cases of hypertensive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28 cases in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drug treatment,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n the fluctuations in blood pressu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2 years after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were observed. [Resul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luctuations in blood pressur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but have less cardiovascular risk who taken the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by long-term observation. [Conclusion]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can reduce the long-term hazard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Keyword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hypertensi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自我管理在慢性疾病治療過程中占據(jù)重要地位。其核心理念是強調(diào)患者在慢性疾病管理中的中心作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自我管理教育不僅是給患者提供信息,更重要的是促進其行為的改變[1]。高血壓病是常見病,又是人類死亡主要疾病如冠心病、腦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與高血壓水平密切相關(guān)[2]。高血壓病診治過程中,患者緣于對疾病認知不足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缺乏,不能有效控制血壓在正常范圍,甚至出現(xiàn)血壓反復波動。有研究表明,血壓變異越大,尿微量蛋白/尿肌酐的比值越高,并獨立于血壓水平[3]。筆者對本院內(nèi)科住院高血壓患者進行自我管理教育,觀察血壓控制及靶器官損害情況,取得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間確診II型高血壓病[4]、文化程度小學畢業(yè)以上的住院患者58例。按入院單雙日分為觀察組30例和對照組28例。其中,觀察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61.80±9.48歲,吸煙15例,飲酒16例,高脂血癥11例,高血糖6例,高血壓Ⅰ級14例、Ⅱ級11例、Ⅲ級5例,無靶器官損害7例、1個靶器官損害13例、2個靶器官損害10例。對照組:男19例、女9例,年齡58.70±8.89歲,吸煙16例,飲酒14例,高脂血癥10例,高血糖8例,高血壓Ⅰ級16例、Ⅱ級9例、Ⅲ級3例,無靶器官損害6例、1個靶器官損害14例、2個靶器官損害8例。2組間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以及吸煙、飲酒、血脂、血糖、高血壓分級,靶器官損害程度等因素經(jīn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2組間均按規(guī)范降壓藥物治療。所有病例住院時間均在21~30天范圍內(nèi)。
1.2 教育方法
對照組按一般住院告知、病情訪談形式。主要內(nèi)容:高血壓的危害、當前病程狀態(tài)、治療對策以及低鹽低脂飲食進行教育。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給予高血壓病的自我管理教育。
1.2.1 自我管理教育內(nèi)容 包括高血壓病成因、血壓影響因素;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癥的相互關(guān)系;高血壓的長期危害;每個個體目前病程狀態(tài)估計以及治療方法、藥物特點;血壓過高過低的癥狀自我識別;血壓測量方法。日常生活方面:衣著適宜,注意大汗、氣溫急降對血壓的影響;低鹽低脂飲食;控制血脂血糖水平,忌暴飲暴食及晚餐過飽;長時間平臥或坐姿起立時,盡量減慢動作速度、幅度,避免體位性低血壓而發(fā)生暈厥;建議太極拳等慢運動;喜怒有節(jié)制;作息時間合理規(guī)律等。
1.2.2 自我管理教育方法 根據(jù)內(nèi)容中隱私權(quán)限制不同,每位患者均有個別訪談,集體講座,3人一小組討論、演練3階段。方法包括咨詢、講座圖解、提問/回答、角色演練、討論、技能實際運用、作業(yè)等。住院前2周每日下午進行2小時強化教育,之后每周2次、每次1小時鞏固復習,出院后每季度1次隨訪督導。開展自我教育時,注意以互動形式進行,及時進行點評和鼓勵,新課前對上一課的內(nèi)容進行強化。
1.3 評價指標
1.3.1 血壓 住院期間,每日早、晚2次固定時間測血壓,計算鄰近2次血壓波動幅度,幅度大于20%的作記錄,連續(xù)觀察4周。血壓測量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基層版)》實施[5]。
1.3.2 心血管危險度 參考血壓分級、心血管危險因素、靶器官損害程度,分為低危(1分)、中危(2分)、高危(3分)、極高危(4分)4級,分別評估入院時和出院2年時心血管危險度[6]。
觀察組血壓波動幅度較對照組小,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隨訪2年,觀察組心血管危險度較對照組明顯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1 2組血壓波動比較
表2 2組心血管危險度比較
高血壓是遺傳易感性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病因眾多。一般認為遺傳因素約占40%,環(huán)境因素約占60%[7]。研究資料表明,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干預,可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高血壓控制率和高血壓防治知識知曉率,降低腦卒中、冠心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8]。目前我國高血壓病存在明顯的高發(fā)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低知曉率、低治療率和低控制率特點[9]。筆者針對高血壓病作為慢性疾病的特點,通過多種教育形式,促進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提高。從數(shù)據(jù)分析來看,雖然觀察組與對照組間血壓波動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這要考慮到其所觀察的均為住院期間,患者自律性均較高的因素。2年后,觀察2組心血管危險度差值即表現(xiàn)出明顯差異,觀察組危險度下降明顯,說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對高血壓病長遠益處明顯。
綜上所述,針對高血壓病的特點,護理人員加強患者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教育培養(yǎng),能顯著降低高血壓遠期危害,具有明顯的社會效益,也是醫(yī)護協(xié)同配合的重要方面,在其它慢性疾病中也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1]劉鵬飛,王濤,王宜芝. 慢性疾病自我管理研究進展[J]. 中華護理雜志,2006,41(4):354-356.
[2]戴自英. 實用內(nèi)科學[M].第9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1170.
[3]白艷艷,馮元元,周明成,等. 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與早期腎功能損害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心血管康復醫(yī)學雜志,2012,21(2):149-151.
[4][5]劉力生,王文,姚崇華,等.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0,18(1):11-29.
[6]陸再英,鐘南山. 內(nèi)科學[M].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57.
[7]陸再英,鐘南山. 內(nèi)科學[M].第7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51-252.
[8]邱德星,周指明,文申根,等. 高血壓的社區(qū)干預效果評價[J]. 實用預防醫(yī)學,2005,12(3):516-518.
[9]陽曉,楊定姣,陽旭. 高血壓病患者第四醫(yī)學行為狀況及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wù)性干預效果的調(diào)查[J]. 高血壓雜志,2005,13(1):45-47.
Theeffectofself-managementeducationaboutbloodpressurecontrolinhypertensivepatients
LIQianqia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an, Zhejiang 324200,China)
李倩倩(1971-),女,浙江常山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
R473.5
B
1672-0024(2013)03-0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