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梅竹 潘秋景 劉立國 李金水 楊秋玲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huán)障礙,局部組織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壓瘡是臨床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好發(fā)于骶尾部、髖部、足跟部,一旦發(fā)生壓瘡,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醫(yī)務人員的治療護理難度。我院針對Ⅰ、Ⅱ期壓瘡使用紅霉素軟膏聯(lián)合微波治療,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上報的Ⅰ、Ⅱ期壓瘡60例,均為入院時帶入,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齡51~83歲;骶尾部30例,髖部26例,膝關節(jié)2例,足跟部2例,壓瘡面積2 cm×3 cm~10 cm×15 cm。壓瘡創(chuàng)面按《護理學基礎》壓瘡標準評定[1],確定其分期,Ⅰ期44例,Ⅱ期16例,有水泡未破潰?;颊唠S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0例。2組患者的性別比、年齡、壓瘡部位、分期、疼痛程度及面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針對壓瘡的危險因素加強基礎護理:應用醫(yī)用氣墊,定時翻身,2 h一次,避免皮膚繼續(xù)受壓;留置尿管,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干燥;加強營養(yǎng),服用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加強肢體被動及主動鍛煉。
創(chuàng)面處理前用0.9%氯化鈉溶液清洗壓瘡部位待干,碘伏消毒水泡后用無菌注射器抽出泡內液體,保持表皮完整。觀察組用無菌棉簽將紅霉素軟膏(石家莊四藥有限公司)涂抹于壓瘡處0.3 cm左右,面積大于創(chuàng)面2 cm,4次/d,聯(lián)合使用微波治療儀(天津市蘭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型號LD-W-99D),上、下午各照射1次,每次30 min,距離創(chuàng)面2~3 cm,輸出功率20~30 W,以患者感覺微熱為宜;對照組使用透明貼膜外敷,2~3 d更換1次。觀察7 d,評估患者疼痛程度、創(chuàng)面愈合情況。
1.3 觀察指標 疼痛評價方法[2]采用國際上通用的疼痛數(shù)字分級法,護士指導患者正確使用疼痛評分標尺來進行自我評估,以保證疼痛評價的準確性。要求患者在0~10分的疼痛評分標尺上指出最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數(shù)字,0分代表無痛,10分代表劇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在治療前及治療2、3、5 d后分別記錄疼痛評分并對其結果進行評價。
1.4 療效評價標準[3]治愈:潰瘍愈合,痂皮脫落;顯效:創(chuàng)面干燥無分泌物,潰瘍縮小,有肉芽組織生長;好轉:創(chuàng)面滲出物減少,潰瘍面無擴大;無效:創(chuàng)面滲出物未減少,潰瘍面無變化或擴大。治愈+顯效視為總有效。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經(jī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疼痛減輕情況比較 2組患者在治療前、治療2、3、5 d后疼痛程度比較,觀察組治療2 d后疼痛程度明顯減輕,對照組治療5 d后疼痛程度才明顯減輕(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疼痛減輕情況比較n=30,分,±s
表1 2組患者疼痛減輕情況比較n=30,分,±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治療前 治療2 d后 治療3 d后 治療5 d后觀察組 5.9±5.1 2.9±1.7*2.4±2.0 1.0±0.3對照組 5.8±1.3 5.4±1.1 5.0±1.0 2.4±1.2*
2.2 2組患者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的76.7%(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療效比較 n=30,例(%)
壓瘡分為Ⅰ期瘀血紅潤期、Ⅱ期炎性浸潤期、Ⅲ期淺度潰瘍期、Ⅳ期壞死潰瘍期。護理Ⅰ期壓瘡的重點為減少皮膚受壓,促進血液循環(huán);Ⅱ期壓瘡護理的重點保護皮膚,防止表皮破損,減少創(chuàng)面滲出,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受壓部位外敷透明貼膜時,由于出汗、滲出液增多等因素,透明貼膜易卷曲、松脫;水泡部位更換透明貼膜時,由于粘附過緊易將表皮撕脫。
紅霉素軟膏屬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其主要成分為紅霉素,輔料是液體石蠟、地蠟、黃凡士林,能抑制細菌蛋白的合成,對大部分革蘭氏陽性菌及部分革蘭陰性菌均有抗菌活性,而且紅霉素軟膏為油性制劑,對創(chuàng)面起保護屏障作用,可抵制外來細菌的侵入[4];其對皮膚刺激性小、吸收快、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
微波治療儀利用生物組織的熱效應,使組織溫度升高,血管擴張,局部血流加速,血管壁滲透性增高,增強代謝,改善營養(yǎng),促使組織再生和滲出液吸收等作用,同時微波還有鎮(zhèn)痛、解痙、消炎作用[5],達到治療壓瘡的作用。
紅霉素軟膏聯(lián)合微波治療Ⅰ、Ⅱ期壓瘡,充分發(fā)揮了殺菌和加快組織細胞再生的能力,起到防止感染的目的。治療2 d后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7 d后的治愈率為100%,且使用此方法換藥,給患者造成的痛苦小,簡單方便,安全,值得推廣。
1 李小寒,尚少梅主編.基礎護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81-86.
2 劉淑紅.使用0~10數(shù)字疼痛評分表的9個常見問題.國外醫(yī)學護理學分冊,2002,21:228-229.
3 高學萍,余鳳蓮,丁秀琴.兩種外用藥對壓瘡創(chuàng)面應用的效果比較.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13:181.
4 李鳳萍,鎖安云,鄭瑩瑩.貝復劑聯(lián)合紅霉素軟膏治療深度Ⅱ壓瘡的療效觀察.中國護理研究,2010,24:3034.
5 雷小平,葉志明,李榮.微波治療原理簡介.生物科學進展,2002,3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