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智 沈理明
(1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 江蘇 蘇州 215123;2吳江區(qū)松陵高級中學 江蘇 蘇州 215200)
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瘜W學困生則是指對化學學習感到困難的學生,這類學生往往智力正常,但因各自不同的原因導致不能適應中學化學學習,達不到《中學化學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平時各類考試的化學成績常處于下游[1]。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常常被動,從學習中感受不到樂趣,有的表現自卑,有的強裝無所謂;也有的加倍努力卻看不到希望。自江蘇省2008年新高考方案出臺,各校的教學天平都無一例外地傾向于語、數、外三門大科目?;瘜W學習向來需要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卻難以保證,化學學困生越來越多,且處境堪憂。因此找出化學學困生的產生原因,尋找合適的轉化方式就顯得相當重要。
根據筆者觀察,學困生中有為數不少是因為意志品質薄弱而導致的。為此選取一所普通中學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化學入學成績前51名學優(yōu)生以及后50名學困生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對比。
問卷共七個項目,統計結果如表1。
表1 學生調查問卷情況統計
根據統計結果,將選項賦予不同的分數,其中1、2兩題 A、B、C、D 分別賦予 1、2、3、4 分;3-7 題 A、B、C、D分別賦予4、3、2、1分,運用SPSS統計軟件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學困生與學優(yōu)生意志品質差異表
從表中數據不難發(fā)現,學優(yōu)生的意志品質明顯優(yōu)于學困生,顯著值為 0.000<0.05,證明學優(yōu)生和學困生在意志品質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
在日常生活中,意志品質薄弱的學生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定力不強,缺乏克服困難的勇氣,也容易向困難妥協,在學習上處于劣勢。而學優(yōu)生的意志品質明顯優(yōu)于學困生,不怕困難、迎頭而上的勇氣和毅力促使學習上獲得成功。因此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困生感受成功,培養(yǎng)和鍛煉意志至關重要。
堅強的意志品質可以幫助克服困難,獲得成功。人們常說:“有志者事竟成?!边@里的“志”就是人的意志力。意志是一個人自覺確定目標,支配、調節(jié)行動,克服困難,達到目的的一個心理過程,意志是意識的能動性、積極性的集中體現,是人類特有的心理現象。對于意志的培養(yǎng),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
學校教育是中學生的主陣地,在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不盡理想的今天,學校教育尤其重要。從心理學角度看,意志是人自覺確定目標、并為實現目的而自覺支配、調節(jié)行為的心理過程,所以意志品質的培養(yǎng)需要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筆者覺得在化學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自我診斷分析是引導學生全面自我反思,正確認識自我的過程。意志品質薄弱的學困生往往不會或不愿自我診斷,教師可以讓學困生在某次考試或某次闖禍中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比如化學考試考砸了,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考砸原因,是方程式記憶問題還是思維混亂,對知識點一知半解,對發(fā)現的問題教師要點到為止,讓學生自我闡述,明確問題在哪里,近期的學習在哪些地方出現狀況。當然,一味的分析自身弱勢也會讓學困生產生消極情緒,感覺自己什么都差勁,自我分析還應該分析自己的長處,不僅增強學困生的信心,也有利于教師針對性地揚長避短。教師、家長的共同參與可以幫助學困生的自我分析更加符合實際,也讓教師和家長更了解學困生。
學生應該根據自己實際情況設定目標,現在許多學校都有要求學生開學初設定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就是這個道理。但是目標設定不能流于形式,學困生一般對自己沒有長遠的規(guī)劃,對于目標的設定主要結合自我診斷分析設定合理的近期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我設定的目標,結合“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讓學困生的近期目標稍高于現有的知識水平,注重目標的可實現性。比如學生在“物質的量”學習結束后,讓學困生設定與之相關的“摩爾質量”、“氣體摩爾體積”目標,目標包括這兩部分內容:自學目標、學習目標以及相關內容的考試目標,學生在設定目標后一般學習勁頭增加,上課認真、課后主動,就有利于攻克必修1中的這兩個難點。學困生設定目標的目的是讓他們有明確的方向,可以看到希望,結合教師合理引導,達到目標甚至超越目標就變得比較容易,學困生在這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也是非常寶貴的。
課堂管理分教師課堂管理和學困生自我課堂管理,對于意志品質薄弱的學生來說,自我管理是最具有難度的,對自控力也是一大挑戰(zhàn)。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在實施江蘇新高考的當今,課后化學學習時間大大縮短,課堂對于化學學習來說尤為重要,所有的教學內容,絕大部分的相關練習都需在課堂上完成,因此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顯得尤為重要。意志品質薄弱的學困生自控力比較差,課堂上比其他學生更容易走神,開小差,課堂效率低下,需要教師給予更多關注。
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自我管理,首先要讓學生明確自己才是課堂和學習的主人,建構主義理論要求學生要主動參與課堂學習,讓學習成為一種體驗。學生主動學習需要教師的合理引導,如何讓教學給學生尤其是學困生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這就要求教師要對課堂進行合理設計,注重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比如在高二《鹽類的水解》的教學中,教師提出“鹽溶液是顯中性、酸性還是堿性,為什么?”這樣的問題,顯然,化學成績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會思考,但學困生就往往不會回答。如果教學伊始,教師就讓學生對幾種鹽溶液進行pH測定的實驗,起碼讓學困生在實驗完成過程對學習有所體驗。對為什么鹽溶液顯酸堿性的設問也應該有梯度,首先要依據學生生活經驗,從學生已知入手,提出初中學過的堿式碳酸銅、碳酸鈉對油污有洗滌作用等等,讓學生處于好奇;然后再慢慢引導學生分析鹽溶液顯酸堿性的原因,以便收到更好教學效果。
要讓學困生的課堂自我管理產生實效,無非是讓學生對學習化學產生興趣,學困生比普通學生更希望學習是體驗的、有色彩的、動畫的,而不是抽象的、深奧的、沉悶的?;瘜W教學就是不斷改進,運用合理教學手段,讓學困生更好參與課堂,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huán)境要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如果學困生對化學教學過程感興趣,并愿意嘗試體驗,那么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 “自控意識”會貫穿始終,他們的身心狀態(tài)也能在課堂教學中調整到最佳。當然即使設計合理的教學也會有學習狀態(tài)不佳的學生,課堂的有效管理可以幫助這部分自控能力極差的學生及時回歸課堂。
課堂有老師看著,學生多少會自我約束,在課后的自我約束更為困難。筆者任教班級有位S學生酷愛籃球,多次被發(fā)現在不該休息玩樂的時候出現在操場上打球,多次約束無果。筆者對其對班級造成的影響進行了批評,并商議每周除體育課外給兩段固定時間允許他跟班級同學打球,但絕對禁止不經同意私自行動,該生認同了這一決定并能很好實行。學困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對其的要求要適度。課后的時間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非常寶貴,指導學生如何合理安排時間,對于自我分析中的弱項以及預備發(fā)展的特長都需要每日的課后時間來落實。S學生課后時間安排在期初時不理想,只能完成化學回家作業(yè),問其所以然答不出來;自從自己設定目標,有了努力方向后,課后時間相對安排緊湊了,有時會主動告訴筆者這部分的學習是什么時間段完成的。
[1] 吳雷.綜合高中化學學習困難學生的改變對策 [J].職教論壇,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