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向陽
(陜西省蒲城縣畜牧獸醫(yī)工作站,陜西 蒲城 715500)
在畜牧技術推廣過程中,時有肉牛養(yǎng)殖場人員咨詢某一種肉牛飼料(常指飼料廠家生產的肉牛精料補充料、濃縮飼料或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的料肉比如何以幫助其評價飼料效果。筆者認為,這一問題的提法本身存在局限性,不好直接作答。本文從飼料轉化比(料肉比)的定義談起,對相關問題加以初步討論,希望對從事肉牛養(yǎng)殖的人員在這一問題的認識上有所幫助。
依據 GB/T 10647-2008《飼料工業(yè)術語》的定義,飼料轉化比(FCR,又稱飼料報酬)是消耗單位風干飼料質量與所得的動物產品質量的比值,常用以表示飼料利用效率的高低?;陲暳限D化比的概念,對于生長肥育動物也可稱為料肉比。為考核肉牛培育的經濟效益,應根據總增重、凈肉重及飼養(yǎng)期內的飼料消耗量,計算每千克體重和每千克凈肉重的飼料轉化比。計算公式:
可見,只就某一種飼料來談料肉比本身就不科學,因為它的用量不能代表“飼養(yǎng)期內的飼料消耗量”。
為對肉牛的飼料轉化比有個基本了解,筆者根據我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NY/T化815-2004《肉牛飼養(yǎng)標準》對300~500kg體重階段的生長肥育牛的飼料轉化比(注:按前面第一個公式進行計算,其中飼養(yǎng)期內共消耗飼料干物質總量采用kg為單位。)進行了推算,計算過程及結果見表1。
從表1可以看出:在相同日增重時,隨著肉牛體重的增加,飼料轉化比增加。如日增重為1kg時,300~325kg、325~350kg、350~375kg、375~400 kg、400~425kg、425~450kg、450~475kg、475~500kg體重階段的飼料轉化比分別為7.11、7.49、7.85、8.20、8.56、8.91、9.26、9.60。這說明一定時期內隨著肉牛的生長,取得相同增重消耗的風干飼料越來越多,飼料利用效率降低。
從表1又可以看出:隨著日增重從0.6kg增加到1.2kg,300~500kg體重階段肉牛的飼養(yǎng)天數(shù)從333d減少到166d,同時飼料轉化比從11.98減少到7.47。這說明日增重越高,肉牛的育肥期越短,飼料利用效率提高??梢钥闯?,與平均日增重0.6 kg相比,平均日增重1kg的肥育牛每增重1kg可少用飼料干物質3.61kg(11.98kg對8.37kg),整個育肥期共節(jié)省飼料720.92kg(2395.42kg對1 674.50kg),并減少育肥天數(shù)133d(333.33天 VS 200.00天)。
有時也用精料進食量/增重來表示精料轉化為肉產品的效率,這個指標類似于一些養(yǎng)牛場人員對精料所提的“料肉比”。由于肉牛日糧中既有粗料又有精料,所以,精料進食量/增重并不能代表飼料轉化比,姑且稱之為“精料轉化比”。
表1 300~500kg體重階段、日增重0.6~1.2kg的生長肥育牛的飼料轉化比計算
由于實際生產中不同養(yǎng)牛場的粗料種類和品質存在差異,在牛群相似的情況下,達到同樣增重效果所耗用的相同精料常常差異較大,說明同一種精料在不同養(yǎng)牛場的精料轉化比表現(xiàn)不一,也說明了只有在其他條件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評價一種精料的利用效率才有意義,進一步說明因地制宜地制定一個養(yǎng)牛場的精料配方是提高飼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
韓繼福等(1998)用精料:羊草的比例分別為0∶100、25∶75、50∶50、75∶25對成年肥育雜交閹牛進行研究測定。結果表明:在日糧精料比例為25%、50%、75%時,對應的精料轉化比分別為2.55 kg、4.05kg、5.46kg精料/kg增重。
有關研究指出:高比例精飼料常規(guī)日糧對肥育肉牛雖可獲得超過1.2kg的日增重和優(yōu)質牛肉,但每kg增重所耗精飼料約5kg,精飼料轉化為肉產品的效率很低,這對人均耕地面積較少的條件下則很不經濟,所以在谷物生產高度過?;蚺H鈨r格較高的情況下往往采用這種飼養(yǎng)模式。
續(xù)表1 300~500kg體重階段、日增重0.6~1.2kg的生長肥育牛的飼料轉化比計算
影響肉牛的產肉性能的因素包括品種、雜交、性別、年齡、營養(yǎng)水平及管理等,以上對飼料轉化比(包括精料轉化比)的討論所得數(shù)據參考相關標準和資料,僅供參考。
當前肉牛飼養(yǎng)實踐中有短期育肥、中期育肥、長期育肥三種模式,分別對應不同檔次的牛肉產品,肉牛養(yǎng)殖企業(yè)應審時度勢,做好市場定位。
綜上,筆者認為,要使肉牛飼養(yǎng)有理想的飼料轉化比和養(yǎng)殖效益,養(yǎng)殖者需要確定牛肉產品的市場定位,從而選擇相應的飼養(yǎng)模式,進而制定基本育肥計劃,然后結合肉牛和飼料資源等實際優(yōu)化日糧配方,形成可行的育肥方案,并在方案實施的過程中還需要根據飼喂效果等適時調整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