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先濤
(綿陽市中醫(yī)院,綿陽 621000)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簡稱肺心?。┦侵赣煞尾啃乩蚍蝿用}以及分支慢性病變引起的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大,繼而發(fā)展為右心衰竭導致缺氧缺血的肺源性心臟?。?,2]?;颊呒毙园l(fā)作期常表現(xiàn)為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一步惡化發(fā)展,甚至將危及患者生命。黃芪具有益衛(wèi)固表、利水消腫及補中益氣的功效[3],本院對收治的肺心病患者采用黃芪注射液進行治療,并設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為肺心病治療提供依據(jù)。
選擇2008年9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28例肺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國第3次肺心病專業(yè)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心功能按NYHA標準進行分級。將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每組64例。治療組中男36例,女28例,年齡48~79歲,平均年齡(62.6±6.9)歲;心功能Ⅲ級17例,Ⅳ級24例,Ⅴ級22例,病程3~21年,平均12年。對照組中男34例,女30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63.1±7.6)歲;心功能Ⅲ級18例,Ⅳ級25例,Ⅴ級21例,病程3~23年,平均13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心功能分級上基本均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綜合治療:患者給予常規(guī)劑量的平喘祛痰藥,解痙平喘,改善肺通氣功能;抗感染治療,緩解呼吸道感染;給予適當對癥處理,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及酸堿失衡。
1.2.2 治療組 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將黃芪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10d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判定療效。
1)心功能參數(shù):心輸出量(CO)、心臟指數(shù)(CI)、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及心率(HR);2)血氣分析指標:血pH 值、二氧化碳分壓(PaCO2)與氧氣分壓(PaO2);3)血液流變學指標:紅細胞比容、纖維蛋白原、血液黏稠比與血小板粘附率。
本研究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組治療后CO、CI、LVEF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明顯改善(P<0.05);對照組治療后CI及LVEF與治療前相比,亦有顯著改善(P<0.05)。經(jīng)治療后,治療組的心功能參數(shù)指標與對照組相比,除HR外,其余參數(shù)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參數(shù)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參數(shù)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CO/(L/min·m2) CI/(min·m2) LVEF/% HR/bpm治療組 64 治療前3.61±0.68 3.06±0.58 44.5±7.3 57.3±9.3治療后 4.38±0.49*△ 3.82±0.69*△ 63.1±9.8*△ 58.3±7.9對照組 64 治療前 3.69±0.52 3.07±0.63 45.1±9.4 56.9±7.4治療后 3.77±0.42 3.49±0.84* 53.6±7.1*57.8±7.5
治療組患者經(jīng)治療后PaO2、PaCO2與對照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分析指標比較(±s)
組別 n pH PaO2/kPa PaCO2/kPa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治療組 64 7.28±0.19 7.36±0.22 8.82±1.92 10.15±2.288.23±2.59 6.42±2.64對照組 64 7.31±0.28 7.35±0.30 8.79±2.13 9.13±2.06 8.27±3.16 7.61±2.58 t值 0.77 0.78 0.62 2.91 0.55 2.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治療組治療后各血液流變學指標與治療前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組治療后的血液流變學指標與對照組治療后各指標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肺心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fā)病,大部分病例是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發(fā)展而來。患者肺動脈壓力增高、右心負荷加重,造成右心室肥大,最后易發(fā)展為心功能不全。常見的并發(fā)癥主要為酸堿平衡失調(diào)與電解質(zhì)紊亂,有時會出現(xiàn)上消化道出血與休克,或合并肝腎等臟器損害。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礎是支氣管黏膜增厚,肺組織結構破壞,導致肺通氣血流比例失調(diào),從而使患者出現(xiàn)低氧血癥與高碳酸血癥。同時,組織缺氧可刺激骨髓,引起紅細胞代償性增多,增加血液黏度,使血流阻力增大,繼而加重組織缺氧與心肌損害,產(chǎn)生惡性循環(huán)[4]。
中醫(yī)學認為肺心病系因咳喘日久,傷及肺之陽氣陰精,致寒水射肺,水飲凌心而發(fā)作。黃芪性溫,長于補心肺之氣,且能行水,與本病病機甚為相符。藥理學研究證明,黃芪注射液有對抗血漿內(nèi)皮素的作用,可擴張心肺腎血管,改善心腎功能;其次,黃芪注射液可使血液中脂質(zhì)過氧化物水平下降,抗氧自由基酶水平上升,降低心肌缺血缺氧對心肌的損害;同時,其可抑制N+a-K+-ATP酶,增加心肌收縮力,降低血液黏滯度,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降低肺動脈壓;另外,黃芪還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抗凝抗過敏,緩解支氣管痙攣等作用;此外,黃芪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與抗菌抑菌功能,可降低由肺心病引起的繼發(fā)感染[5]。
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患者心輸出量、心臟指數(shù)、左室射血分數(shù)等心功能指標均有顯著改善,表明黃芪注射液能顯著增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心肌、提高心臟指數(shù)。同時,靜注黃芪注射液后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得到改善,血流阻力降低,減輕心臟負荷,有效改善了患者心肺功能。同時病人經(jīng)黃芪注射液治療后紅細胞比容趨向正常,說明由缺氧引起的代償性紅細胞增多現(xiàn)象隨著缺氧的改善而得到緩解。
因此,黃芪注射液能有效矯正肺心病患者心肺功能,保護心肌,改善血氣分析指數(shù),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在抗感染、祛痰、平喘治療基礎上加以輔助使用可取得滿意的臨床療效,值得推廣。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s)
性心臟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02,18(11):989-990.[4]過海東,劉龍華,元文峰,等 .黃芪注射液治療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療效觀察 [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05,5(4):22.[5]周智林,俞娉,林玎,等.黃芪注射液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療效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21(10):747-749.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n 時間 紅細胞比容 纖維蛋白原/(mg/L) 血液黏稠比 血小板粘附率/%治療組 64 治療前46.9±5.2 378±93 2.07±0.53 35.2±9.5治療后 42.8±4.8*△ 308±85*△ 1.54±0.29*△ 25.8±8.3*△對照組 64 治療前 46.8±4.7 379±75 2.06±0.64 34.9±8.4治療后46.5±4.5 363±71 1.88±0.32 32.5±7.9
[1]朱子陽.黃芪注射液輔助治療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1,21(4):268.
[2]曹維鍔,王偉,曹佳齊,等.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性肺動脈高壓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20(6):3261-3263.
[3]遲靜荔,蒼紅英,高健,等.黃芪注射液和氯沙坦治療老年肺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