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電子工程系,福建 漳州 363105)
兩級變換的單相逆變電源的設計與調試
劉 萍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 電子工程系,福建 漳州 363105)
針對電源調試困難問題,本文結合兩級變換的單相逆變電源闡述其設計與調試過程,試圖讓初學者能理解電源,能對電源電路排錯,能設計一款系能較好的電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證明本文的調試方法是切實可行的。
開關;逆變;設計;調試
很多工程師認為設計及調試電源是非??粗亟涷灥囊婚T技術。對初學者來說,缺少經驗,電源設計還可以模仿成熟電路,但調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可能百思不得其解,這時需要尋求一種有效的調試方法,找到問題所在,但目前大部分的書籍及網絡資料介紹的調試方法,對于剛剛接觸電源的人來說,難度略大。本文以兩級變換的單相逆變電源為例,引導初學者如何調試電路,做到在實踐中學習、理解理論,最終調試成功。
本文設計一款簡易電源,要求輸入DC24V,輸出36V、50HZ的工頻正弦波交流電源。電源的輸出高于輸入,直接進行DC/AC轉換無法滿足要求,應通過兩級變換:DC/DC、DC/AC。其主體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
確定設計方向之后,查找相應資料。對于剛接觸電源的來說,應找易于實現的簡單電路?;A此,確定DC/DC部分采用boost升壓電路;DC/AC部分采用全橋逆變電路。
圖1 系統(tǒng)總框圖
進入具體的電路設計及調試階段,應遵循模塊化調試的方法。調試每個模塊時,應先將對應理論掌握70%以上,這樣才能對電路中出現的每個問題做出大致的判斷,才能在實踐中學習理論。
升壓模塊的具體電路如圖2所示。
圖2 升壓電路圖
2.1.1 TL494
TL494在電源中運用廣泛,能根據輸入的差值自行產生占空比可調的方波。在搭接升壓系統(tǒng)前,應先掌握TL494性能,可以搭接圖3的測試電路。
(1)掌握占空比變化范圍:改變1腳電壓,觀察9腳輸出波形,同時記錄輸出波形的占空比變化范圍及1、2腳的關系。
(2)掌握輸出的幅值受哪個參數控制:改變電源電壓,觀察9腳輸出波形的幅值。
(3)掌握如何鎖定占空變化的范圍:給4腳加0-3.5V的電壓,觀察9腳輸出波形占空比上限的變化。
(4)掌握如何修改輸出的頻率:改變5、6腳的電容電阻值,觀察9腳輸出波形的頻率。
圖3 TL494性能測試電路
圖4 Boost測試電路
2.1.2 BOOST升壓電路
BOOST拓撲結構所需元件少,開關管可選擇導通內阻小,擊穿電壓大,允許管耗大的如IRF540;二極管選擇導通截止切換頻率高、管壓降小、允許通過電流大的肖特基二極管,如F10L60U;電容及電感的選擇難度相對較大;可先通過理論公式計算,再進行微調。微調電路參見圖4。
選定開關管、二極管及理論計算的電容,信號發(fā)生器產生方波信號,觀察電路輸出。若電路輸出不滿足要求,可增大方波信號的占空比;改變電感,在同樣占空比的情況下進行測試,記錄其輸出;多次測量,選擇使輸出電壓最大的那個電感值。
在電感確定后,更換電容,用示波器觀測其輸出,選擇較佳的電感值。同時,頻率也可以上下微調,選定一個最佳頻率值。
2.1.3 升壓電路聯調
(1)根據圖4電路確定的電感值,電容值,以及相應的頻率可確定升壓系統(tǒng)的電容、電感及494的5、6腳的電容電阻值。
(2)494的供電電源應與輸入電源共電源,系統(tǒng)參數下,可得較高的效率。
(3)靈活處理494死區(qū)控制腳即4腳輸入電壓??蛰d調試時,4腳的電壓給2.5V左右,根據輸出情況,減小4腳電壓;帶載之后,根據輸出情況,繼續(xù)微調4腳電壓。來回幾次調整,最后鎖定4腳電壓值。
(4)改變1腳電壓值,確保系統(tǒng)升壓至45V(可由逆變輸入輸出關系大致確定)。
逆變電路如圖5所示。該模塊包括死區(qū)(延時)控制、驅動及全橋電路、濾波電路。
圖5 逆變電路
2.2.1 死區(qū)控制
全橋電路上下兩個MOS管由一組互補的SPWM(單片機產生)控制。由于MOS管本身存在上升沿、下降沿的延時,這一對MOS管就有可能出現同時導通的情況。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對控制信號加入死區(qū)控制。死區(qū)時間若選擇過大,波形失真;若過小,仍有可能出現兩管同時導通的情況。一般選擇開關管上升沿及下降沿延時間的2-4倍,具體數值由電路的RC值確定。
如何理解死區(qū)電路,為了觀測的方便,可用信號發(fā)生器產生方波信號代替SPWM,同時觀測輸入與輸出。
2.2.2 全橋逆變
控制信號SPWM不能直接加載至全橋電路中,而要經過驅動電路。本設計選擇電源常用驅動芯片IR2110,它有兩路互補輸出,有自舉輸出端,輸入范圍大。驅動電路與全橋連接,需將IR2110的7腳(HO)輸出應控制全橋的上管,1腳(LO)輸出控制全橋下管,不能接反。同時,自舉輸出端應接至上管的3腳。若自舉端接至地端,上管則無法導通。
將死區(qū)控制的輸出信號分別連至驅動電路,用示波器兩路通道同時觀測輸出信號,確定兩路信號是否是互補的方波信號,方波的高電平接近電源電壓,方波的頻率由SPWM頻率確定。若得不到正確的輸出信號,應檢查驅動電路的HO、LO是否有正常輸出。若出現過流現象,可適當延長死區(qū)控制時間。
2.2.3 濾波
本系統(tǒng)輸出信號50HZ,SPWM 20KHZ,一般可選擇LC濾波。若全橋逆變輸出選擇一路LC濾波,且用示波器觀測,則會出現短路的情況,原因是,示波器探頭本身接地,而逆變輸出端是浮動輸出,無任何一端接地。為能進行測量,可用差分式探頭測量,也可用兩路LC濾波,如圖5所示。根據理論公式計算可得到C、L的大致范圍。一般電感用鐵粉芯磁芯繞制,電感用CBB電容。
根據輸出波形,適當調整電感、電容值。
若僅將升壓模塊的輸出接至逆變模塊的輸入,則系統(tǒng)的可靠性差,尤其是帶大負載時。為了實現電源帶載(一定范圍內)仍有36v穩(wěn)定輸出,需設計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將輸出的采樣電壓接至圖6電路,構成閉環(huán)。
調試該電路時,可在輸入端接入信號發(fā)生器產生的正弦信號,觀測輸出是否是穩(wěn)定的直流,若紋波大,則應更改R、C的值。
圖6 交-直流轉換電路
評價電源優(yōu)劣的一項重要指標是電源的效率。提高效率除了在系統(tǒng)設計上、參數選擇上下功夫外,附加電源也是不可忽視的部分。常見的線性電源如78、79系列效率較低,而很多開關集成穩(wěn)壓芯片的效率都可達80%以上。
軟件的調試可以與硬件同步進行。若硬件還沒有搭接成功,可以用信號發(fā)生器產生的信號代替硬件的反饋信號。本系統(tǒng)使用Stc12c5620ad單片機產生SPWM,隨著反饋電壓變化,SPWM的占空比應反向變化?;竟δ苷{試成功后,再與硬件聯調。
將單片機的輸入接至延時電路的輸入端,將升壓模塊的輸入接至逆變模塊的輸入。給系統(tǒng)上電,測試:
(1)空載輸出。
圖7 系統(tǒng)輸出波形
(2)帶載測試:若空載輸出與帶載輸出波形不同,則應修改軟件算法;若波形穩(wěn)定速度比較慢,也應修改軟件算法;若算法修改無效后,應手動設置SPWM占空比的值,觀察輸出變化范圍。如果占空比大范圍變化,輸出仍無法達到要求,應考慮優(yōu)化電路設計。
按上述方法設計及調試電路,最終測試系統(tǒng)輸出波形如圖7所示,滿足設計要求。
電源的調試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設計一款性能優(yōu)良的電源它也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本文介紹的調試方法雖簡單易行,但僅對初學者而言,僅適用于比較簡單的電路。這些對剛剛著手學習電源的人來說,應該會有很大幫助。
[1]普利斯曼,比利斯,莫瑞.開關電源設計[M].王志強,肖文勛,虞龍等譯.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10.
[2]李龍文.最新開關電源[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8.
[3]鐘曉強,李方園.電力電子技術簡明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3.
[4]韓學軍.模擬電子技術基礎[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5]周志敏,周紀海,紀愛華.逆變電源實用技術:設計與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6]沈錦飛.電源變換應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7]周潔敏.開關電源理論及設計[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2.
Design and Debugging for Single-phase Inverter Power of Two-stage Conversion
LIU Ping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Tan Kah Kee College of Xiamen University,Zhangzhou 363105,China)
In view of the difficult power debugging problem,this paper combines the single-phase inverter power of two-stage conversion to explain its design and debugging process,trying to make beginners understand power,debug power circuit and design a better system.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it proves that this debugging method is feasible.
switch;inverter;design;debugging
TM615
A
1009-3907(2013)12-1535-03
2013-09-26
劉萍(1981-),女,江西豐城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控制類課程的教學和電源類方向的研究。
責任編輯:
吳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