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久華
(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安徽 六安 237000)
護理學基礎是護理專業(yè)核心課程,是對各科和各系統(tǒng)疾病病人及健康人群提供具有共性的生活護理和技術護理服務,由護理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兩部分組成。它包括對病人的生活護理、病情變化觀察、與病人的交流、基本護理技術操作和健康教育等護理內容,學生通過學習掌握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常用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為后期護理專業(yè)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打下基礎。
我院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通常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即教師組織教學—理論講授—實驗示教—學生實驗練習—實驗考核的方法,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讓學生充分掌握一些理論知識及基本操作技能,但在學生臨床實習中存在一些問題,如在健康宣教、語言交流及基本禮儀等方面,護生與病人及其家屬交流時常會辭不達意。甚至有的護生在臨床操作時,不與病人進行任何的交流,實施所謂的“啞巴護理”。因此,提高護生的溝通能力十分重要。我們在2011級專護07班(實驗班,55人)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嘗試采用情景教學法,有效提升了護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在2011級專護06班(對照班,64人)教學中采用傳統(tǒng)教學法。
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具體場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容,加深學生對專業(yè)的認識,真正做到寓教于情,寓教于景,寓教于樂。
《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1—2015年)》明確提出,在護理服務中要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病人提供溫暖人心、體貼入微的服務,這要求護士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及技能,更要使學生在人格修養(yǎng)、精神境界、文化自覺、社會責任等層面上盡快成長,即在加強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進行人文素養(yǎng)教育。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護生在各種情景中通過自我體驗、學生間相互影響而豐富起來。
在情景教學實施前,我們先根據(jù)教學目標,將護理學基礎的一些不容易理解的內容,由教師給予重點講授、示教,學生練習;對一些容易理解的及與其他課程相重疊的內容指導學生自學,同時強調自學時應掌握的重點。然后實施情景教學,我們通過“感知—理解—深化”3個教學階段來進行。
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可選擇一些內容,根據(jù)教學目標設置相應的病例,然后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學習委員總負責、各組組長組負責的情況下,先讓學生在課后搜集病例的相關資料,根據(jù)資料提供的信息查閱相關知識,了解該病例涉及的病理生理改變、治療、護理措施及預后健康教育的知識。然后組織學生分析、提出問題,并與學生共同討論,根據(jù)病例共同創(chuàng)設情景(分配角色,設計情景)。
根據(jù)情景的設計、對病例的了解和相關知識的掌握,學生扮演各自的角色,在情景模擬表演中突出與該“病人”的溝通交流,并設置一些問題來啟發(fā)學生思維,提高其解決問題能力。
評價和討論該情景模擬的整體效果,可以回放錄像。教師引導學生就整個過程進行思考。如護理措施是否得當?護士在與病人溝通交流時語言是否得當?護士的儀表、儀態(tài)、動作是否得當?等。做得好,原因是什么?做得不好,原因又是什么?如果再給一次機會重做,將會怎樣去做,為什么?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學生不自覺地將自己置身于教師設定的情景,同時激發(fā)了對該內容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我們選擇一些內容,如入院護理、搬運病人、平車輪椅運送病人及生命體征的測量和記錄等來進行情景教學。如在入院護理中,分別設計3個病例(高血壓病一般病人,腹痛急診病人,脾破裂急診手術病人),學生在熟悉病例后,先自行設計情景,編寫劇本,設計臺詞。然后讓學生分成3組,分別演示“一般病人”、“急診病人”、“急診手術病人”入院護理的全過程。根據(jù)模擬情景,每組人數(shù)在5~8人,分別扮演病人、家屬、急診室護士、病區(qū)護士、門診醫(yī)生、病區(qū)醫(yī)生、麻醉師、住院處工作人員等角色。不參與演示的學生作為評議員,負責評價各組演示情況及各模擬角色在演示中的優(yōu)缺點。在情景中有意設計一個較急躁的病人角色,或一個較急躁的家屬角色,不太配合護士操作。如護士要對高血壓病病人實施衛(wèi)生護理,病人說明其是來看病的,不是來洗澡的;在腹痛急診病例中,家屬強烈要求給病人打止痛針,針對脾破裂的病人則設計護士給病人靜脈穿刺一針沒有成功,引來家屬責備的情景。在各組分別表演后,讓學生進行評議,首先指出哪里做得好,為什么?然后再指出哪里做得不好,為什么?如果讓你做一次,你會怎樣表演,為什么?通過情景演示,讓學生分別體驗病人、家屬、護士等角色,激發(fā)了他們的同情和愛心,理解病人及其家屬,從而提升了素養(yǎng)。同時,引發(fā)學生思考,充分發(fā)揮想象力,相互討論解決問題,掌握溝通技巧。學生切身體會到護士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還要掌握一些護理技巧(如護士的職業(yè)道德、職業(yè)形象、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來服務病人,滿足病人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及文化需要。
在學期末,通過設計問卷調查表,對實驗班學生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96.4%的學生喜歡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實施情景教學,認為情景教學能調動其學習護理學基礎的興趣。實驗班學生對情景教學法優(yōu)點的評價見表1。實驗班學生認為情景教學法可培養(yǎng)的能力和素養(yǎng)見表2。
表1 實驗班學生對情景教學法優(yōu)點的評價
表2 實驗班學生認為情景教學法可培養(yǎng)的能力和素養(yǎng)
通過表1、表2可知,實驗班學生對情景教學法的評價較高。
在實驗班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情景教學法,不僅縮減了理論教學學時數(shù),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而且將人文素養(yǎng)的教育貫穿教學全過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兩班學生理論考試與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見表3。
由表3可知,在教學中注重人文素養(yǎng)教育的實驗班學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績顯著優(yōu)于對照班,這是因為我們實施情景教學,將真實的情景運用到教學中,學生在情景中獨立思考和角色體驗,增強了學生自身的實踐領悟能力,使知識真正內化為技能。實驗班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優(yōu)秀的均數(shù)略高于對照班,但無顯著性差異。通過對學生期中理論考試試卷的分析,實驗班學生主觀選擇題和病例分析題的得分率較高,而失分主要在一些客觀題的記憶上。
在情景教學中,如何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臨床情景,這是教學的一個難點。在對學生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中,我們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學生都認可情景教學,但認為情景設計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因臨床護理課程還沒有開設,所以學生對我們設計的情景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這需要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設計出運用于護理學基礎教學的經典情景。應用情景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和靈活駕馭課堂的能力。另外,由于情景教學法的特殊模式,需要學生在課前進行大量的資料收集,而我院沒有配備相應的網絡設施,導致部分學生不能獲得足夠的資料,影響其對病例的了解。所以,我們希望學院能為學生配備一定的網絡設施,為學生提供收集信息的便捷途徑。
表3 兩班學生的期中理論考試與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3 兩班學生的期中理論考試與技能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級別實驗班對照班期中理論考試成績無菌技術操作成績鋪備用床操作成績期中理論考試成績無菌技術操作成績鋪備用床操作成績優(yōu)秀(100~90)良好(89~80)中等(79~70)及格(69~60)不及格(<60)90.3 ±0.382.4 ±2.275.2 ±2.765.7 ±3.246.5 ±2.193.5 ±2.887.0 ±2.0#94.4 ±2.8#87.8 ±1.694.9 ±2.885.2 ±1.693.8 ±2.788.3 ±1.0------90.0 ±0.083.9 ±2.775.8 ±2.866.7 ±3.238.0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