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殖民地時代北美東部林地印第安人與白人禮物互贈活動及其意義

        2013-09-18 07:04:30梁立佳趙文器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4期
        關鍵詞:印第安人北美白人

        梁立佳 趙文器

        收稿日期:2013?01?04;修回日期:2013?01?20

        基金項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11SSXT113)

        作者簡介:梁立佳(1985?), 男, 黑龍江齊齊哈爾人, 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2010級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 美國史.

        摘要:交換禮物是印第安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北美殖民地時代,隨著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交流的深入,雙方創(chuàng)造出一些彼此都能夠接受的禮儀,賦予其“共同意義”。印第安文化中的禮物贈予習俗逐漸為殖民地白人接受,成為雙方交往的重要禮節(jié)。這種禮物互贈活動不僅有助于雙方文化交流規(guī)模的擴大,而且對雙方關系后來的發(fā)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關鍵詞:禮物交換;文化;印第安人;北美;白人

        中圖分類號:K7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3)04?0262?05

        人們相互贈送禮物是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內容。殖民地時代,印第安人將這一禮節(jié)運用到與白人的交往之中。白人殖民者很快注意到印第安人的這一特點,為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利益,相繼開展起各具特色的“禮物贈與”(Gift giving)活動①。殖民地時代印第安人與白人的禮物外交在東部 林地邊疆創(chuàng)造出“和諧”的局面,推動了雙方文化交流規(guī)模的擴大,但是由于兩種文化之間存在巨大差異,雙方對“禮物贈與”的內涵有著不同的理解,為此后雙方的矛盾與沖突埋下了隱患。印第安人與殖民地白人之間的“禮物贈予”活動是早期雙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全面了解雙方文化關系的歷史變遷。目前國內僅有少數著作對涉及禮物交換的社會意義進行探討[1],國外學界則已有相關專著出版②。本文擬通過對北美東部林地邊疆印第安人與白人之間禮物互贈行為的考察,揭示特定歷史條件下,兩種文化發(fā)生接觸和變化的規(guī)律性,以求為國內相關研究起拋磚引玉之效。

        一、作為印第安人古老習俗的

        禮物交換

        贈與和接受禮物是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習俗,也是印第安文化的重要內容。印第安人經常在諸如結婚、子女出生、割禮、患病、喪葬儀式、出征、貿易等重要

        場合交換禮物??梢院敛豢鋸埖卣f,印第安人的一生都是在禮物交換中度過的。禮物在印第安人社會具有兩個層次的意義:第一,禮物交換是印第安人之間物品流動的主要形式。近代印、白文化接觸之時的印第安人社會尚處于前國家階段,是典型的后進型社會。印第安人各部族間只能通過物與物之間的交換完成物質資源的再分配,這種物與物之間的交換正是通過禮物的形式得以實現的。加之,自然經濟的不穩(wěn)定性導致任何印第安人家庭都無法保證獲得足夠的食物。這種境況迫使每個家庭在食物充足時將其中一部分以禮物的形式贈與臨近家庭,以維持整個村社的延續(xù)。這就使得禮物的交換具有了與“社會保險”相類似的功能。[2](57)印第安人通過禮物交換的互惠性手段創(chuàng)造出了互助的新渠道,[3](15)同時,也發(fā)展出印第安人熱情好客的傳統(tǒng)。邊疆居民明尼·默特爾認為好客是印第安人最出眾的美德,印第安人社會不存在單個人的饑餓,即使一碗湯也會被分享。[4](29)

        第二,禮物交換在印第安人社會具有脫離其物質形態(tài)的社會價值。北美東北部的易洛魁人、阿爾岡琴人、休倫人和其他印第安人社會中,禮物常常具有“語言”的功效。“在這些森林世界,每一種禮物都有其象征意義。一件禮物可能使獵人降低毛皮的價格;另一件可能會‘點燃和談之火;第三件可能表示所有人可以自由發(fā)言。”[5](13)耶穌會傳教士也曾注意到:“禮物能夠比嘴唇更好地表達?!盵6](47)禮物交換影響著上至

        印第安人各部族間的戰(zhàn)爭與和平,下至本部族首領與成員,甚至每個家庭中長者與年輕人之間的尊敬與順從。印第安人各部族間經常利用不同禮物所具有的象征性意義表示彼此的關系,一串貝殼表明彼此的聯盟,一把斧頭暗示雙方的敵對。易洛魁人和泰特威人(Twightwee)常常通過互相贈送長管煙斗的方式證明彼此間古老聯盟的延續(xù)。[5](24)禮物同樣影響著部族與聯盟的關系,“它們被用于追求和平,獎賞,索取,宣布戰(zhàn)爭,供奉,賄賂,感謝和友誼?!盵6](291?292)部族首領經常通過禮物的分配,獲得部族成員的認可和尊敬。

        二、東部林地印第安人與白人的

        禮物互贈

        殖民地時代,北美東部林地的印第安人很自然地將禮物交換的古老習俗運用于印第安人與白人的交往中。1670~1720年間,加拿大咯日特(Lorette)耶穌會教區(qū)的休倫族信徒為表達對其他天主教徒的友愛,向大西洋世界的其他天主教教區(qū)贈送了至少五串貝殼串珠作為禮物,其中包括歐洲的洛雷托教堂(Loreto), 佛大教堂(Notre Dame de Fove), 沙特爾大教堂(Chartres), 索米爾教堂(Saumur) 和加拿大的圣路易斯(Sault-St.- Louis)教區(qū)。[7](32)

        隨著印第安人與白人接觸的頻繁,越來越多的殖民地白人開始注意到禮物交換在印第安人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布魯斯·懷特認為互惠行為是印第安人社會系統(tǒng)得以維持的必要手段,強調沒有禮物和尊重,印第安人社會系統(tǒng)將會停止。[8](223)新法蘭西總督杜契斯諾(Duchesneau)注意到禮物交換的缺失將導致所有交易活動的停止。任何協(xié)定的重要性都與其附帶的禮物的價值成正比。禮物是領導權的標志和發(fā)揮影響的路 徑。[3](36)殖民地時代,生活在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印第安人大約有兩百萬之多,雖然白人帶來的疾病造成印第安人人口的大量減少,但最晚至1700年,白人的總人口才接近25萬,且主要集中在大西洋沿岸地區(qū)。[9](7)這種情況下,白人無法利用武力將其消滅,只能采用較為和平的方式獲得自身的利益。同時,英國、法國、荷蘭等殖民國家不斷爆發(fā)的殖民戰(zhàn)爭,也迫切需要獲得周邊印第安人部落的軍事援助。這種獨特的歷史背景迫使白人積極對印第安人開展禮物外交,以贏得印第安人的支持。

        這一時期,殖民地社會與印第安人有接觸的各個階層幾乎都卷入到印第安人式禮物外交的巨大洪流之中。英國殖民者幾乎在踏上北美大陸的同時,已經開展起印第安人式的禮物外交。1607年,約翰·史密斯

        代表托馬斯·達利先生向波瓦坦人(Powhatan)贈送玻璃珠、木梳、魚鉤、刀子和磨石等禮品。[10](313)其后,為獲得邊疆的安定和與印第安人開展貿易活動,越來越多的殖民地加入到與周邊印第安人的禮物外交之中。1747年,賓夕法尼亞殖民地一次向印第安人贈送的禮物中就包括6500顆燧石,18桶火藥,30個銅制勺子。[11](197)殖民當局向印第安人贈送禮物的具體目的因歷史條件的不同而變化。如在殖民地初建階段,大多通過贈送禮物的方式,安撫周邊印第安人部族,購買印第安人土地。而在殖民戰(zhàn)爭期間,常以此手段拉攏印第安人部落,共同對抗敵對勢力。互贈禮物甚至成為印第安人與殖民當局和談時不可或缺的程序。1718年6月16日,出訪費城的科內斯托賈(Conestogoe)族首領塔公圖麗薩(Tagotolessa)和特拉華族首領梅薩門(Methawennah)與賓夕法尼亞殖民當局舉行和談后,即向其贈送38張帶毛鹿皮(38 Deer Skins in the hair),10張小塊干鹿皮(10 small Drest Deer Skins),1張上好的帶毛雄鹿皮(1 Good Buck in the hair)和2張熊皮。殖民地方面回贈了8件上好的雨衣,10磅火藥,20磅鉛,6雙襪子,1打煙盒,1打煙草鑷子,12磅煙草,8打煙管。[12](49)但凡遭遇戰(zhàn)爭之時,英國殖民當局向印第安人贈送禮物的花費,必會隨之增加。七年戰(zhàn)爭中,僅1758年11月至1759年12月的13個月里,作為英屬殖民地北部地區(qū)印第安人事務最高長官的威廉姆·約翰遜就向印第安人贈送了總值17072英鎊的禮物。[13](769?771)

        法國殖民當局對禮物外交的重視程度并不比英國殖民者遜色,甚至更為明確。早在1699年,行政長官羅伊斯?赫克特?查理熱(Loius-Hector de Calliere)即向法蘭西法院匯報贈送禮物是北美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習俗,向印第安人部落贈送禮物,象征著法國與印第安人結盟,強調“禮物贈予”活動應該是法國人處理印、白關系的重要途徑。[14](17)法國對北美殖民地實行集權式的統(tǒng)治,“禮物贈與”活動中所需物品一律由法國海軍統(tǒng)一運送,再由新奧爾良或魁北克等港口轉往內陸。法國殖民者經常利用與印第安人和談的機會向其贈送禮物,有時也會依靠中間人或火槍修理匠攜帶禮物深入印第安人部落?;饦?、火藥、戰(zhàn)斧等戰(zhàn)略物資常常以禮物的形式免費向印第安人發(fā)放,以獲得這些印第安人在軍事、政治方面的支持。1680年起,法國人在通商口岸專門設立火槍修理匠以滿足印第安人盟友的需要。[14](33)有的學者立足于英、法兩國殖民制度的差異,認為集權式的法國殖民地較之權力分散的英屬殖民地可以更有效地開展印第安人禮物外交,但法國在海軍、制造業(yè)等方面的缺陷,決定了英國在禮物外交方面的最后勝利。[5](12)

        基督教傳教士為擴大在印第安人中的影響,也積極尋找機會向印第安人贈送禮物。15世紀時的歐洲盛行異端論,強調同化所有異端宗教和思想的緊迫性。耶穌會傳教士從踏上北美大陸的一刻起,就制定了同化印第安人為新大陸的“法國人”的計劃。1638年保羅·李·朱尼( Paul Le Jeune)建立起同化蒙塔內斯人(Montagnais)的保留地,但在易洛魁人的進攻和蒙塔內斯人傳統(tǒng)文化的合力作用下,這個120余人的村社最終被廢棄。保羅·李·朱尼和其他耶穌會傳教士逐漸意識到同化印第安人的計劃難以實施,轉而容忍印第安人傳統(tǒng)文化中不直接與基督教沖突的成分,以求印第安人能夠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接受基督教。[15](47)耶穌會傳教士開始學習印第安人的語言和習俗,注意到“禮物饋贈”在印第安人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此后,耶穌會經常通過洗禮、宣講與贈送禮物相結合的方式吸引印第安人信徒。耶穌會傳教士在洗禮印第安人戰(zhàn)士時通常拿出一張法國國王的畫像,說明禮物是法國國王贈送的,他(法國國王)同時希望印第安人戰(zhàn)士能夠熱愛基督。在許多印第安人的眼中,受洗禮意味著自己成為法國殖民地政府的“保護對象”,同時可以獲得禮物。[16](379)耶穌會采納印第安人禮物交換的習俗進行傳教,在取得顯著成果[6]的同時,也使印第安人傳統(tǒng)社會遭受巨大破壞。北美東北部強大一時的休倫族部落因為部落內基督教信徒與傳統(tǒng)信仰者的敵對而發(fā)生分裂,最終為鄰近的易洛魁人所消滅,易洛魁人亦深受基督教影響而出現信教派與傳統(tǒng)派的對立。東部林地邊疆印第安人與白人的貿易大多以禮物交換而非純粹的貿易方式進行。這就要求邊疆地區(qū)的貿易者必須通過向印第安人貿易對象贈送禮物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商業(yè)利益。

        三、禮物互贈活動的意義

        北美東部林地印第安人與殖民地白人之間禮物互贈活動的出現和繁榮是殖民地時代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反映了這一地區(qū)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關系發(fā)生的深刻變化,同時,也為雙方關系后來的發(fā)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首先,禮物互贈活動在東部林地印第安人與殖民地白人社會的盛行既是印、白“和諧”邊疆形成的重要體現,也促進了這一“和諧”邊疆的發(fā)展?!叭藗冊谙嗷ソ涣鞫欠忾]中構筑他們的文化?!盵17](3)考察近代以來不同文化系統(tǒng)的交流,當屬西方文化與北美印第安人文化在性質差異和交流規(guī)模上最具有典型性。性質上,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尚處于前國家階段的石器文化,而近代西方文化正向工業(yè)文明過渡;規(guī)模上,“一個高度進步的文明與一個石器時代的社會幾乎同時在整個大陸遭遇。”[18](3)這樣兩種文化的遭遇通常被認為是西方文化逐步征服印第安人文化和兩者不斷對抗的過程。但仍有一些學者認為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的交流較之單一的“沖突論”更為復雜,兩種文化經常在對抗與和平的情況下共存。[19] 印第安人與白人邊疆確曾存在過這樣一種情況,兩個種族相互容忍和接受部分異文化成分,構筑起“和諧”的生活景象。但也應注意到,這一時期的東部林地邊疆絕非一個伊甸園,印第安人之間,印第安人與殖民地白人之間戰(zhàn)爭不斷,只是雙方都沒有能力使用武力解決一切問題,這種“和諧”邊疆的局面才得以維持。殖民地白人容忍和接受禮物交換等印第安人文化,只是為了暫時實現自身的經濟、軍事和宗教等方面的利益。隨著邊疆地區(qū)印、白力量對比發(fā)生變化,殖民地白人終將拋棄自身文化認同中的印第安人文化因素,強調自身文化的優(yōu)越性,壓迫和同化印第安人。

        其次,印第安人與殖民地白人雙方對“禮物贈與”活動內涵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差異,為殖民地印、白關系后來的發(fā)展埋下了隱患。殖民地時代,白人注意到禮物外交在印第安人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為獲得實際利益,積極主動地開展禮物外交。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印第安人與白人雙方對禮物贈予實際涵義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差異。印第安人通常認為互相贈送禮物是部落間友好的表示,為表達彼此間的友好和結盟關系,印第安人部族間常以“兄弟”相稱。北美東部林地易洛魁聯盟內的六個部族彼此間就以“兄弟”相稱。印第安人語境下的“兄弟”“父親”等稱謂表達的是一種友好、互助的關系。印第安人與白人接觸以來,由于殖民地白人積極開展禮物外交,向印第安人贈送大量禮品。這種禮物外交政策結合拉攏印第安人的政治活動,贏得了印第安人對白人盟友的認可和支持。印第安人為表示感激,往往稱呼殖民地政府為“父親”“兄弟”。在印第安人看來,這些稱謂僅僅表示彼此的友好、互助等關系,并不含有一方從屬于另一方的意思。

        歐洲自中世紀開始發(fā)展起來的領主制思想突出領主對受保護人的統(tǒng)治權和受保護者對領主的歸屬。殖民地白人多依照歐洲傳統(tǒng)的保護人與從屬者、領主與農奴,父親與子女的觀念來理解自己與印第安人的關系,認為自己通過向印第安人贈送禮物,保護其免受敵對部落攻擊的行動,是逐漸將印第安人“收服”的過程,而印第安人對自己“父親”“兄長”的稱呼正是其對從屬于殖民地白人地位的接受和認可。這種從屬關系一旦確立,殖民地政府即有權對印第安人的財產、文化等方面做出安排。

        最后,殖民地白人的禮物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印第安人對歐洲商品需求的擴大,加速印第安人傳統(tǒng)社會的解體,使印第安人日益依賴于白人社會及其商品。印第安人初遇白人時,對白人文化大多持抵制態(tài)度,將白人贈與的面包和葡萄酒視為木頭和鮮血,認為耶穌會教士是巫師和魔鬼的化身。隨著殖民地白人禮物外交的開展,種類繁多的歐洲商品進入印第安人社會。不可否認,殖民地白人的“禮物贈予”活動對印第安人文化認同的轉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禮物外交下,歐洲商品不斷進入印第安人的日常生活中,取代印第安人傳統(tǒng)器物?;饦尅㈣F斧、毛毯等白人物品逐漸取代印第安人傳統(tǒng)的弓箭、石斧、獸皮等器物,成為印第安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由于這些器物完全依賴從殖民地白人手中獲取,印第安人逐漸依賴于殖民地白人。隨著火槍等西方器物的廣泛使用,新一代的印第安人逐漸喪失了老一輩具有的叢林求生、捕獵等傳統(tǒng)技能,印第安社會日益從屬于白人社會。殖民地白人的禮物外交同時加速了印第安人社會道德體系的瓦解?;ハ鄲圩o、團結、清廉這些以往令殖民地白人羨慕的印第安美德在殖民地白人的“糖衣炮彈”的攻擊下日漸消失,腐敗、貪婪、虛偽等惡習日益滋生。一些印第安人部落首領利用職務之便,私吞或訛詐殖民地白人贈送的禮物,接受白人的賄賂,私自出售部落土地,這一切都加速了印第安人傳統(tǒng)社會的解體。

        注釋:

        ① 筆者選取北美東部林地印第安人為例對印第安人與白人之間“禮物贈予”活動進行考察,因為北美東部林地與五大湖地區(qū)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關系變化的軌跡較之其他地區(qū)的印第安人更為完整,大致經歷了從最初的敵視,到相互容忍和接受,最后回歸到沖突與對抗的過程。東部沿海地區(qū)的印第安人雖然最早與歐洲人發(fā)生接觸,但疾病、與歐洲人因土地而不斷進行的戰(zhàn)爭使其很快消亡或淪為歐洲殖民者的附庸,而中西部和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與白人發(fā)生接觸在時間上相對較晚,面對日益強大的美國根本無力抵抗,很快陷入任憑美國政府和白人處置的困境之中。因此,東部沿海地區(qū)和中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人與白人之間的“禮物贈予”活動或很快終止,或從一開始便處于不平等的地位,難以展現出雙方禮物互贈活動的全貌,而東部林地和五大湖地區(qū)的印第安人與歐洲人接觸之時,歐洲人在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優(yōu)勢地位并不明顯,且由于沿海印第安部落的阻隔,使其避免了與歐洲人直接的土地爭端,因此,這些地區(qū)的雙方禮物互贈活動也較為完整,可以更全面的展現出印、白文化關系的歷史變遷。

        ② 威爾伯·雅各布斯注意到印第安人與白人之間“禮物贈予”活動在美國殖民地歷史中的重要性,《荒原政治與印第安人禮物:北部殖民邊疆1748—1763》一書通過對英、法殖民國家開展的“禮物贈與”政策進行比較研究,得出“禮物贈與”是影響同一時期北部邊疆地區(qū)外交的決定性因素的結論;《美國印第安人的失去:殖民邊疆的印第安人和白人》一書認為殖民國家“禮物贈予”活動使印第安人日益依賴于白人的禮物,殖民國家“禮物贈與”政策的改變是印第安人彭蒂亞克起義爆發(fā)的重要原因。理查德·懷特的《中間地帶:大湖區(qū)的印第安人,帝國和共和國1650—1815》一書中,作者注意到禮物交換與毛皮貿易、軍事同盟、傳教事業(yè)等方面的密切聯系,強調歐洲殖民者對印第安人文化的理解和吸收,作者首創(chuàng)“中間地帶”的概念,用以概括殖民地時代五大湖邊疆地區(qū)印第安人與白人相互借鑒彼此文化,相互共存的歷史情境。吉勒斯·哈佛的《1701年蒙特利爾大和平》一書將歐洲殖民國家實行“禮物贈與”的行為看作印第安人與白人文化接觸中創(chuàng)造出的“共同意義”的重要表現。馬塞爾·莫斯在《禮物》一書中認為交換與契約總是以禮物的形式達成,表面上這是自愿的,但實質上,送禮和回禮都是義務性的。上述著作或側重于對印、白之間“禮物贈予”活動與特定歷史事件相關聯系的研究,或出于對殖民地時代印、白文化關系整體考察時的附帶論述,或為純人類學方法的考察,筆者嘗試結合歷史學與人類學方法,對殖民地時代東部林地邊疆印第安人與白人間“禮物贈予”活動做出整體性的考察。將印、白禮物外交放入殖民地時代特殊的歷史情境之中,注重分析印、白“禮物贈予”活動與“和諧邊疆”形成的聯系性,及其對印、白關系發(fā)展的影響的考察。

        參考文獻:

        [1] 閻云翔. 禮物的流動: 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2] Charles E. Cleland. Rites of Conquest: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Michigans Native Americans [M]. Ann Arbor: The Press of Michigan University, 1992: 57.

        [3] Richard White. The middle ground: Indians, empires, and republics in the Great Lakes regions, 1650—1815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15, 36, 113.

        [4] Minnie Myrtle. The Iroquois or The bright side of Indian characters [M].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55: 29.

        [5] Wilbur R. Jacobs. Wilderness Politics and Indian Gift: The Northern Colonial Frontier 1748—1763 [M].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66: 5, 12, 13, 24.

        [6] Reuben Gold Thwaites. The Jesuit Relation and Allied Documents, Travels and Explorations of the Jesuit Missionaries in New France, 1610—1791, XXI [M]. Cleveland: Burrows Bros. Co., 1898: 47.

        [7] Karin Velez. ‘A sign that we are related to you: The Transatlantic Gifts of the Hurons of the Jesuit Mission of Lorette, 1650—1750 [J]. French Colonial History, 2011(12): 32?45.

        [8] Cary Miller. Gifts as Treaties: The political use of received gifts in Anishinaabeg Communities, 1820—1832 [J]. American Indian Quarterl, 2002(26): 223?230.

        [9] Daniel K. Richard. Facing East from Indian Country: A narrative history of early America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

        [10] Lyon Gardiner Tyler. Narratives of Early Virginia, 1606—1625 [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07: 313.

        [11] Samuel Hazard. Pennsylvania colonial Records V. [M]. T. Fenn, 1853: 197.

        [12] Samuel Hazard. Pennsylvania colonial Records III.[M]. T. Fenn, 1853: 49.

        [13] William Johnson. Sir William Johnson Papers I [M]. New York: The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1925: 769?771.

        [14] Gilles Harvard. The Great Peace of Montreal of 1701 [M]. Montreal: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1: 17, 33,

        [15] Katherine Exarhakos. The lord of our lands: Seventeenth-

        Century Jesuit Missions in Canada and Native Perspectives from first Encounters to Conversion [J]. Saeculum Undergraduate Academic Journal, 2012(17): 47?48.

        [16] William Johnson. Sir William Johnson Papers II [M]. New York: The University of the State of New York, 1925: 379.

        [17] Eric R. Wolf.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3.

        [18] George T. Hunt. Wars of the Iroquois: A study in intertribal trade relations [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60: 3.

        [19] Matthew Dennis. Cultivating a landscape of peace: Iroquois- European encounters in seventeenth-century America [M].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3.

        猜你喜歡
        印第安人北美白人
        白人的暴行是如何將昔日被奴役者在重建時期爭取到的進步變革一手粉碎的 精讀
        英語文摘(2022年8期)2022-09-02 02:00:22
        美國首次統(tǒng)計印第安人寄宿學校死亡人數,但關鍵問題懸而未決
        英語文摘(2022年7期)2022-07-23 05:55:58
        北美灰熊被殺案
        新西蘭殺戮事件凸顯白人極端主義在全球影響之廣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12
        影史上第一個黑人與白人接吻的鏡頭,是他剪輯的!
        電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6
        向西!穿越北美
        美洲印第安人使用的象形文字名稱和標志
        北美紀行
        中國三峽(2017年9期)2017-12-19 13:27:38
        英勇反抗的印第安人
        小布老虎(2016年10期)2016-12-01 05:46:33
        印第安人的生活
        小布老虎(2016年8期)2016-12-01 05:46:17
        日韩欧美亚洲综合久久影院d3| 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色蜜蜜麻豆|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 久久久无码人妻精品无码| 午夜福利电影| 99久久精品国产片| 国产精品黄色在线观看| 大陆老熟女自拍自偷露脸| 国产精品a免费一区久久电影| 天天摸日日摸狠狠添| 真实国产网爆门事件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黄页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 我也色自拍俺也色自拍| 开心五月婷婷激情综合网| 中文字幕日本人妻久久久免费|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二区三区| 日本色偷偷|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av影院| 97成人精品国语自产拍|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精品推荐国产精品店| 一区二区特别黄色大片| 亚洲无毛成人在线视频| 天天做天天添av国产亚洲| 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网| 国产剧情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中国国产不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大片在线看|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一个人的视频免费播放在线观看| 人成在线免费视频网站| 无遮挡呻吟娇喘视频免费播放| 人人妻人人玩人人澡人人爽|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看| 国产专区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人妻少妇出轨中文字幕| 亚洲丁香五月激情综合|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二区在线 | 私人毛片免费高清影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