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陳誠就任與被免遠征軍司令的幾個問題

        2013-09-18 07:04:30劉會軍張智丹
        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3年4期
        關(guān)鍵詞:陳誠

        劉會軍 張智丹

        收稿日期:2013?02?22;修回日期:2013?04?16

        作者簡介:劉會軍(1957?),男,吉林白城人,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史;張智丹(1978?),男,吉林長春人,吉林大學文學院博士研究生,長春師范學院學報編輯部編輯,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史.

        摘要:蔣介石為整訓遠征軍、便利反攻緬甸起見,于1942年底決定由陳誠任遠征軍司令長官。陳誠對反攻緬甸的態(tài)度較為消極,但鑒于蔣介石的困難處境仍勉強受命。由于軍隊積弊深重、財政羅掘俱窮等原因,陳誠對反攻緬甸前景甚為悲觀,多次向蔣介石請辭,但均未為其所允準。陳誠在任職近九個月之際離職,原因在于其胃病發(fā)作、難以視事,并非由于其與史迪威的合作關(guān)系引發(fā)蔣介石的戒心。

        關(guān)鍵詞:陳誠;遠征軍司令;反攻緬甸

        中圖分類號:K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04(2013)04?0252?05

        陳誠在1943年2月接到遠征軍司令長官任職令,并于3月間赴云南就職。到同年11月底陳誠即離職,任職時間不到9個月。關(guān)于陳誠在任遠征軍司令期間與蔣介石的關(guān)系及其解除該職務的原因,學界已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但其中的一些論點仍值得商榷和進一步探討。①

        一、赴任:勉為其難

        1942年7月,史迪威向蔣介石送呈了關(guān)于反攻緬甸的備忘錄。隨后,中美雙方就中國遠征軍整訓和反攻緬甸計劃展開具體的交涉和籌備。在此過程中,遠征軍指揮官的人選問題引起中美雙方的重視。

        為爭取美援和便利反攻,國民政府方面認為應早定和慎定遠征軍統(tǒng)帥。11月3日,蔣介石考慮反攻緬甸問題時,認為反攻之統(tǒng)帥與參謀團之組織應早確 定。[1](539?540)11日,林蔚在與史迪威的商談中提到中國入緬軍隊之指揮官宜早為選定,史迪威表示同意。次日,林蔚、劉斐在給蔣介石的簽呈中稱:滇西方面我攻緬軍指揮官及后勤負責專人之人選,擬請早日裁決,以便迅速著手籌備一切。[2](383?384)

        因為涉及到美援的使用效率問題,美國方面也很重視遠征軍指揮官的人選。10月12日,史迪威轉(zhuǎn)交給蔣介石的羅斯福關(guān)于援華計劃的電文中提到:“云南組訓中國部隊抽選優(yōu)秀長官領(lǐng)導如在蘭加所實行者亦屬吾人聯(lián)合計劃之一部分,如能由閣下使其實現(xiàn),則于完成吾人共同之目標關(guān)系實極重要?!盵1](409)史迪威認為羅卓英可能會指揮遠征軍,鑒于這是其討厭之人選,遂決定在此人選問題上爭一下。[3](155)12月23日,他在給宋子文的備忘錄中稱:除兵工署以外的各機關(guān)都滿是延宕和混亂,為糾正這一問題,需要蔣介石為遠征軍任命一名真正的指揮官,賦予他實權(quán),并責成他對作戰(zhàn)結(jié)果負責。他對羅卓英在駐印軍方面的工作表示了不滿,并指出美國方面為反攻緬甸付出了諸多方面的艱苦努力,因此他“必須向自己保證:中國軍隊的指揮官是稱職的”。[4](235?236)

        蔣介石出于整訓遠征軍的需要,又鑒于美國方面的態(tài)度,決定調(diào)第六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陳誠任遠征軍指揮官。12月21日,他手諭在恩施的陳誠,表示原擬調(diào)羅卓英指揮駐滇部隊,但鑒于駐滇之中央各軍龐雜驕矜、統(tǒng)屬為難,擔心羅卓英難以勝任,遂決定派陳誠前往云南,“先從事整頓,并作反攻之準備,期于明春能如期反攻,不致貽誤大局,為外人所蔑視”。[5](539)陳誠隨即復電表示“調(diào)職為遠征軍總司令或司令長官,自當遵照”,“待此間交代準備就緒即來渝請訓”。[6](98)

        陳誠雖然接受了任命,但在內(nèi)心里并不愿就職,曾在致妻子書中表示:“以公言,在責任上,在良心上,均無任何理由與條件使余擔任遠征軍任務”,“然始終非來不可者,完全是老頭子[蔣中正]之情勿能卻,而感老頭子實太可憐也”。[7](527)史迪威對陳誠的態(tài)度也有所了解,其1943年1月16日日記中提到:陳誠明天到重慶,對統(tǒng)帥遠征軍“這差事不夠熱情”。[3](166)

        陳誠對新任職務的消極態(tài)度緣于其對國內(nèi)外戰(zhàn)場

        關(guān)系的認知。緬甸戰(zhàn)役失敗后,盟國間在反攻緬甸問題上存在著明顯的意見分歧。英國仍把戰(zhàn)略重點置于對德戰(zhàn)事,對全面反攻緬甸并不熱心。美國雖較為關(guān)注反攻緬甸問題,但也把主要精力放在歐洲戰(zhàn)事上。在英、美“先歐后亞”戰(zhàn)略的制約下,國民政府所屬意的中、英、美陸??哲娕浜先媸諒途挼橛媱澰诙唐趦?nèi)難以實現(xiàn)。有鑒于此,陳誠提倡首重本土防務、再圖對外反攻。1942年12月27日,他在施垣擴大紀念周上的演講中稱:對于現(xiàn)在世界戰(zhàn)爭中的四個戰(zhàn)場,即蘇德在歐洲的戰(zhàn)場、北非戰(zhàn)場、緬甸戰(zhàn)場和中國戰(zhàn)場,有許多人期待前三個戰(zhàn)場的心情,較期待本國戰(zhàn)場者,尤為迫切,此種心情既可怕又可恥。真正要解決中國問題,還是要靠我們自己,我們急應反省,清除因人成事的心理,而準備用我們自己的力量驅(qū)除倭寇、光復國土。[8](573)31日,他致電蔣介石,強調(diào)中國抗戰(zhàn)之根本要點在江防、在重慶,認為在英、美同盟國尚無真意在東南亞對敵全力攻擊、對我供給大量必要之軍火飛機等形勢下,以我軍為攻擊之主體重兵遠出、主力他調(diào),可能會引敵乘虛而入,進而危及陪都、搖動國本。為此,他建議來年度之根本至計仍在鞏固我根本、整訓我主力,而不于未成熟之時機及不適當之地域被動作戰(zhàn)。②

        另外,國內(nèi)的軍事條件和政治環(huán)境也對陳誠的任職態(tài)度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國民政府內(nèi)部對反攻戰(zhàn)略存在分歧,且未做好充分的軍事準備。1943年1月20日,陳誠對王世杰稱:蔣介石“頗主于一二月后即發(fā)動反攻,軍委會將領(lǐng)則以為爾時尚不能反攻。故對緬戰(zhàn)事,我至今尚未決定戰(zhàn)略?!盵9](12)2月10日,王世杰從陳誠處得知,“夏季以前我無法對緬發(fā)動反攻?!盵9](22)另一方面,陳誠在得到蔣介石倚重的同時,在國民黨內(nèi)仍面臨復雜的派系紛爭。2月10日,陳誠對王世杰稱:蔣介石“已決定任彼負滇緬方面軍事全責”,對何應欽推薦劉峙甚為不滿。[9](21?22)

        二、在職:多次請辭

        1943年5月間鄂西戰(zhàn)事吃緊,陳誠主動請纓赴恩施指揮第六戰(zhàn)區(qū)作戰(zhàn),得到蔣介石的同意。6月中旬,鄂西戰(zhàn)事告一段落。7月11日陳誠接到蔣介石要其從速赴滇的電令,當即復呈請辭遠征軍司令長官職。14日,蔣介石復電不準其辭遠征軍職,并催其早日赴渝。20日,陳誠離施飛渝,再次請辭,仍未獲準。③31日,蔣介石與陳誠談話后,認為陳“對遠征軍任務甚躊躇、畏縮”,殊失其望。[10](190)

        9月6日,陳誠以“能力薄弱,毫無建樹”為由,再度向蔣介石請辭。[5](554)蔣介石對陳誠屢次請辭頗為氣憤,認為“此誠無道義、無膽氣之表示,只顧個人成敗榮辱之計者也。此種悍將之所為最足令人氣短,培植二十年竟至如此?!盵10](527)他于15日手諭陳誠,對其提出措辭極為嚴厲的批評:“關(guān)于遠征軍事,凡你所要求者無不遵你意旨照辦;于我個人,無論公私,我以為已到至極地步……你的命令、你的意旨,無論上官與政府非絕對服從無條件接受不可,這種行動態(tài)度究竟為何種態(tài)度行動,我想已往軍閥亦絕不出此?!彼蜿愓\強調(diào):“我派你往遠征軍,乃是要希望你立業(yè)成名,而絕非陷你于死地?!盵5](555)蔣介石在當日日記也發(fā)泄了對陳誠的不滿:“部屬之不能如意,最所痛心!余今忍痛抑悲,制憤茹苦,而處事會客如常。嗚呼!心之苦痛極矣!”[11](925)

        蔣介石提出派陳誠往遠征軍是望其“立業(yè)成名”,但陳誠顯然持不同看法,曾對外發(fā)出其“攻緬必敗”之語。④他的悲觀態(tài)度主要源于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軍隊積弊深重。陳誠在任職之初對滇西、滇南進行了考察,了解到駐滇各部隊的不良情況:官兵因滇境物價極高所受物質(zhì)壓迫較其他駐地之部隊為大,若干部隊走私、運煙、聚賭、盜賣軍械等敗壞紀律行為較其他駐地之部隊為多;因各軍之師管區(qū)遠隔,兵員補充不易,而天候特殊,死亡特多,又因工價高漲、環(huán)境引誘,士兵潛逃頗眾。[12](32)陳誠尤其認為駐滇“中央各高級軍官漸隨環(huán)境墮落,非大加整飭不能用”,遂“向各軍官明言,其此次來非為救國,乃為自救軍隊之本身”。[13](379)9月17日,陳誠在上蔣介石書中痛陳了關(guān)于遠征軍事的嚴重問題:其一,中外關(guān)于遠征軍事之意見始終未能一致。除蔣介石外,其他方面多數(shù)不能重視與積極,消極批評者有之,無形擱置者有之,多方牽制者亦有之。其二,由于意見不一致,在中央方面凡事推不動、辦不通,除蔣介石本身指揮外,無任何機關(guān)、任何個人可有辦法使之力量集中與意志集中。其三,在地方方面存在得過且過之心理,認為敵不會來攻我,同時我亦絕無力量反攻。其四,由于心理與觀念之錯誤,部隊紀律廢弛,戰(zhàn)力消失。綜合以上情況,陳誠認為“今日部隊實況,確屬難言反攻。非但難言反攻,縱令走到緬甸,亦不可能。再進一步言,無論防御或反攻,均暫不計,單論部隊本身,長此以往,能否維持下去,實屬疑問”。最后,陳誠表示:“對于遠征軍各種問題,再三自問,絕無法解決?!雹萘硗猓愓\對軍隊指揮權(quán)不統(tǒng)一也有所不滿。據(jù)熊式輝回憶,陳誠于9月在重慶時曾與其談及遠征軍事,對“不能將滇南、滇西、桂南三方面指揮統(tǒng)一,殊為牢騷”。熊式輝認為陳誠“有責任心,但喜攬權(quán)太過,當然軍部不為同意”。[13](425)

        其二,財政羅掘俱窮。陳誠在赴云南前,即請蔣介石“先發(fā)運輸開辦等費周轉(zhuǎn)金貳百萬元,事后實報實銷”。蔣介石照準了陳誠的要求。[6](516)陳誠到云南后,對當?shù)氐挠^感頗為不佳,尤其擔心社會經(jīng)濟狀況。3月22日,他在致妻子書中道:“此間生活比重慶高幾倍。在恩施以元計,在重慶以十百計,此間則以千萬計。闊者固盡其奢侈之能事,而貧者真不堪言 狀?!盵7](526)8月12日,他在致妻子書中稱:“社會上一般最為可慮者,即物價問題,許多東西實高的無理……其高漲之原因,非經(jīng)濟本身問題,實政治使然 也。”[7](527?528)日軍的封鎖、社會的不公、政治的腐敗等諸多因素導致云南社會生活的困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遠征軍諸事務的處理。3月31日,陳誠在致蔣介石電中稱:駐滇部隊“一般紀律敗壞之原因?qū)嵟c目前滇中生活問題有密切之關(guān)系,今后對于紀律問題固當嚴格要求,同時生活問題亦須切實為之解決?!彼埵Y介石“飭令主管員司速就駐滇各軍實際情形重行固定給與或另訂合理之地區(qū)生活補助辦法,務期切合實情,使無不夠與不平之弊,俾官兵得以維持最低限度之生活,藉收整飭紀律增加戰(zhàn)力之實效”。蔣介石批示云:“交軍政部核議,限一周呈復?!盵14](124?126)縱使有蔣介石在財政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陳誠辦起事來仍頗感費力。他在回憶錄中稱:遠征軍整訓諸事“做起來都是困難叢生。最大原因還是沒有錢。即就重武器裝備一事而論,使用這種裝備,要用騾馬馱拉,要有道路可走。據(jù)估計遠征軍所屬部隊就需要一萬匹騾馬,修筑幾千里公路,試想這豈是我們羅掘俱窮的財力所能負擔的?”[15](203)

        三、解職:胃疾發(fā)作

        據(jù)陳誠自述,他二十幾歲時即患有胃病,在遠征軍期間操勞過度致使胃病復發(fā)。他在回憶錄中講述了其病發(fā)過程:10月6日,從大理視察完畢途經(jīng)彌度,胃部大感不適;12日,病即大作,已入昏迷狀態(tài);14、15日,病況轉(zhuǎn)佳,但怒江方面有敵情,仍需扶病理事,致夜不能寐;16日,鼻流血,醫(yī)生要求其二周后始能倚床小坐,六周后可在室內(nèi)扶行,最好能易地靜 養(yǎng)。[15](210?211)

        鑒于東南亞戰(zhàn)區(qū)總司令蒙巴頓即將到重慶來商談反攻緬甸問題,蔣介石曾于10月12日致電陳誠,望其飛渝與蒙巴頓相晤,以便于將來反攻緬甸時相互聯(lián)絡(luò),并指出如其可來,務于16或17兩日到渝。[16](88?89)在14日得悉陳誠“患咯血癥”后,蔣介石便去電詢問病情,并望其“靜心調(diào)制,勿必來渝”。[16](101?102)隨后,又照準陳誠請假六個星期的要求,令長官部日常業(yè)務暫由副長官、參謀長處理。[16](108)27日,赴滇探望陳誠的林蔚致電蔣介石稱:陳誠“病已無危險,惟體力甚衰弱而精神甚興奮,近日內(nèi)似尚不能談及正 事”。[16](225)鑒于此,蔣介石致電遠征軍副長官黃琪翔稱:悉陳誠“病狀必須靜養(yǎng),勿煩勞其腦力最為重要,前后方軍事由兄負責處理,如有重要不能解決之事,則可直接來電請示,總勿使辭修勞神以期其早日復元 也”。[16](315)11月7日,史迪威在得知“陳誠的病比所想得要重許多”的情況下,猜測“將有一個人來接替他[指揮遠征軍],很可能是衛(wèi)立煌”。[3](210?211)果然,蔣介石于8日手諭何應欽:“特派軍委會委員衛(wèi)立煌代理遠征軍司令長官職務?!盵16](338)衛(wèi)立煌于21日赴楚雄就職,陳誠將任內(nèi)事務交代清楚后于29日離昆飛渝。

        陳誠在任遠征軍司令期間,注意同史迪威加強溝通并信守承諾,較好地處理了兩人的關(guān)系。史迪威對陳誠的作為頗為認可,其3月間的日記載:“與陳誠開了幾次會。他正在做他在重慶時答應了的事……自到中國以來,我頭一次覺得我們在進行真正的合作。陳誠有決心,對我們盡力所做的事十分感激?!盵3](177)有評論指蔣介石認為陳誠與美國人關(guān)系過于親密,超出其所能容忍的程度,遂設(shè)法促使陳誠離職。此一看法似有失偏頗。

        其一,蔣介石出于反攻緬甸計劃能夠順利進行的考慮,是希望陳誠與史迪威維持良好合作關(guān)系的。蔣介石認為陳誠是最適當?shù)倪h征軍負責人選,除因陳有能力并系其嫡系外,還考慮到了史迪威對陳的歡迎態(tài)度,并擔心其他將領(lǐng)難與史迪威合作。[15](195)5月23日,宋子文向英美聯(lián)合參謀團闡述中國方面為反攻緬甸所做的大量工作時,有意強調(diào)“被史迪威將軍認為統(tǒng)帥之下最有能力的指揮官陳誠將軍擔任了駐云南遠征軍的指揮官”。[17](90?91)

        其二,陳誠與史迪威在政治觀念上有很大的差異,兩人的合作關(guān)系至多維持在軍事上。陳誠與蔣介石一樣,對史迪威關(guān)于國民政府及其軍隊的一些看法甚為不滿。6月12日,他在致宋子文電中稱:“盟國勝利最要之條件,為滌除過去尊己卑人之謬見,精誠合作,以迎接更劇烈之戰(zhàn)局,而達和平勝利之目的。似美國人以純物資條件視中國兵不能作戰(zhàn),中國人以革命精神立場視美國兵不能勝利,同屬觀念上之錯誤,急應糾正。史迪威以過去北平政府看我中央,以少數(shù)不肖軍人例我全般,國人之上下,對之均無好感,足為中美兩大民族接近中之障礙,私竊憂之,僅抒管見,希先生有以酌轉(zhuǎn)至,庶世界和平前途之幸也?!盵5](546)另外,陳誠在中共問題上也與史迪威頗有分歧,在回憶錄中指出中共問題“涉及中美兩國政府的政策問題,雖不干遠征軍的事,可是我和史迪威,接觸甚多,談到這些問題,難免就要互相枘鑿起來”。[15](205)

        陳誠在解遠征軍司令長官職后,仍與史迪威保持著禮節(jié)上的聯(lián)系。1944年7月史迪威榮膺上將軍銜,陳誠聞訊后致電表示祝賀。[18](145)1946年10月12日史迪威在舊金山病逝,陳誠于14日電唁史迪威夫人:“閱報驚悉史迪威將軍積勞病逝,不勝慟悼。猶憶在太平洋戰(zhàn)爭緊張之際,本人與史將軍共事于滇緬方面,阻止日寇進攻,開通中印國際路線,使聯(lián)合國對日作戰(zhàn)奠定勝利基礎(chǔ)。本人對史將軍之深識遠見,指揮卓越,至表欽敬。今將軍之死,使本人及中國全體官兵,失一良友,尤深惋惜?!盵18](289)

        四、結(jié)語

        在反攻緬甸的籌劃和準備過程中,駐云南中國遠征軍的指揮官人選成為中美雙方共同關(guān)注的問題。蔣介石為整訓遠征軍、便利反攻緬甸起見,決定由陳誠任遠征軍司令長官。但是,陳誠在接受任命之初就有抵觸情緒,認為應重點關(guān)注本土尤其是四川根據(jù)地的防務,在得到盟國積極配合的情況下再組織大規(guī)模反攻。任職期間,由于軍隊弊端深重、財政羅掘俱窮等因素的影響,陳誠對遠征前景甚為悲觀,認為僅憑自身力量無法改變惡劣現(xiàn)狀,為此多次向蔣介石提出辭職請求。蔣介石對于陳誠不能如其心意勇?lián)厝紊醺袘崙?,屢次駁回了陳誠的辭職要求,并對其提出極為嚴厲的批評。陳誠最終得以解遠征軍司令長官職,主要原因在于其胃疾發(fā)作、難以任事,與其同美國人的合作關(guān)系無關(guān)。蔣介石不滿陳誠的是其“跋扈恣睢”,而非“挾洋自重”。

        陳誠和蔣介石在反攻緬甸問題上的糾葛,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兩人戰(zhàn)略觀念的差異。到1942年底,盟國在北非、歐洲戰(zhàn)場都取得了進展。在這樣的情況下,蔣介石既要考慮對日抗戰(zhàn)問題,又要關(guān)注戰(zhàn)后安排問題。鑒于期待中的日蘇戰(zhàn)爭遲遲不能實現(xiàn),蔣介石希望亞洲戰(zhàn)爭能夠早于歐洲戰(zhàn)爭結(jié)束,這樣有利于其在蘇聯(lián)將注意力轉(zhuǎn)向遠東之前解決其一直憂心的中國北部邊疆問題和中共問題。為此,他積極準備連同美、英反攻緬甸,力圖扭轉(zhuǎn)美、英的“先歐后亞”戰(zhàn)略,以便盡早結(jié)束對日戰(zhàn)爭。他的戰(zhàn)略思路是先創(chuàng)造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解決中蘇、國共間的緊要問題,再徐圖推進國內(nèi)諸多方面的改革。陳誠并不反對借助美、英之力解決對日戰(zhàn)爭問題,但認為其前提是自身要保有實力,否則無法創(chuàng)造有利的國際環(huán)境,也無法抓住有利環(huán)境帶來的機遇。他的戰(zhàn)略思路是先對內(nèi)進行全面的改革,再在外力的配合下解決威脅國民黨政權(quán)的問題。1944年5月24日,他在致蔣介石函中稱:“去歲遠征軍事,遠非職之本懷,但既奉鈞命,亦欲振刷精神,力圖整飭。無如弊端既久,風氣已成,局部振作,無濟于事,雖不惜頂踵,至于大病,究于時艱何補乎?竊嘗深思其故,此雖由于職能力薄弱所致,而當前整個問題,無全盤之計劃,與根本之改革,實為主要之原因。大本不立,枝節(jié)無益?!盵5](574?575)日軍發(fā)起的豫湘桂戰(zhàn)役印證了陳誠的看法。國民黨軍隊在此役中的大潰敗打亂了蔣介石的全盤謀劃,使國民黨政權(quán)無論對內(nèi)還是對外都陷于被動地位。

        注釋:

        ① 相關(guān)的主要研究成果參見:寧志一:《陳誠緣何失去遠征軍司令一職》,《文史精華》2005年第6期;楊剛、馮杰:《鐵血遠征:滇緬會戰(zhàn)》,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孫宅?。骸妒Y介石、陳誠為遠征軍事的一段糾葛》,《鐘山風雨》2011年第6期。

        ② 陳誠此前已接到蔣介石要其任遠征軍司令的電令,于此電稿后附注云:“我最不贊成的事結(jié)果要我負責。天下矛盾之事,實不可思議?!焙沃橇鼐庉嫞骸蛾愓\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下冊,臺北:“國史館”2006年版,第537-539頁。

        ③ 陳誠辭職之意令外人頗為不解,據(jù)徐永昌7月28日日記載:“下午會報,蔚文言陳辭修表示辭意,不愿入滇,不悉何故?!薄缎煊啦沼洝返谄邇?,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版,第190頁。

        ④ 國民政府高層對反攻緬甸持懷疑態(tài)度的不只是陳誠,宋子文亦“對攻開滇緬路不樂觀,以為僅十之四的希望”,徐永昌則“以為緬路縱攻開,敵果由越出昆明亦大可慮”?!缎煊啦沼洝返谄邇?,第167、190頁。

        ⑤ 《陳誠先生書信集: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下冊,第555-557頁。在陳誠對遠征軍諸事表示不滿的同時,駐滇的一些官員也對其頗有意見。據(jù)徐永昌1943年8月13日日記載,關(guān)麟征來電稱:其集團軍辦事處長周景康(臨潼人)來見,為與陳誠不相能,請求調(diào)離滇邊戰(zhàn)區(qū)。徐永昌認為此事“似大部出于誤會,亦見國軍教育與人事缺陷甚大(由于驕傲與封建為最多)”。《徐永昌日記》第七冊,第143頁。

        參考文獻:

        [1] 周美華. 蔣中正總統(tǒng)檔案: 事略稿本: 第51冊[M]. 臺北: “國史館”, 2011.

        [2]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 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 第五輯第二編軍事(四)[M]. 南京: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8.

        [3] 史迪威日記[M]. 北京: 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2.

        [4] 吳景平, 林孝庭. 宋子文與外國人士往來函電稿1940—1942 [M].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

        [5] 何智霖. 陳誠先生書信集: 與蔣中正先生往來函電(下冊)[M]. 臺北: “國史館”, 2006.

        [6] 高素蘭. 蔣中正總統(tǒng)檔案: 事略稿本(第52冊)[M]. 臺北: “國史館”, 2011.

        [7] 何智霖, 高明芳,周美華. 陳誠先生書信集——家書(下冊)[M]. 臺北: “國史館”, 2006.

        [8] 何智霖. 陳誠先生回憶錄: 抗日戰(zhàn)爭(下冊)[M]. 臺北: “國史館”, 2005: 573.

        [9] 王世杰日記(第四冊)[M]. 臺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0.

        [10] 高素蘭. 蔣中正總統(tǒng)檔案: 事略稿本(第54冊)[M]. 臺北: “國史館”, 2011.

        [11] 黃自進, 潘光哲. 蔣中正總統(tǒng)五記: 困勉記(下冊)[M]. 臺北: “國史館”, 2011.

        [12] 方慶秋, 陳寶珠. 陳誠私人回憶資料(1935—1944): 下[J]. 民國檔案, 1987(2): 20?36.

        [13] 洪朝輝. 海桑集——熊式輝回憶錄(1907—1949)[M]. 香港: 明鏡出版社, 2008.

        [14] 高素蘭. 蔣中正總統(tǒng)檔案: 事略稿本(第53冊)[M]. 臺北: “國史館”, 2011.

        [15] 何智霖. 陳誠先生回憶錄: 抗日戰(zhàn)爭(上)[M]. 臺北: “國史館”, 2005.

        [16] 高素蘭. 蔣中正總統(tǒng)檔案: 事略稿本(第55冊)[M]. 臺北: “國史館”, 2011.

        [17]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Diplomatic Papers, The Conferences at Washington and Quebec, 1943 [M].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61.

        [18] 何智霖. 陳誠先生書信集: 與友人書(下冊)[M]. 臺北: “國史館”, 2009.

        猜你喜歡
        陳誠
        牢牢把握紅色主線凝聚奮進“紅色動力”
        當代黨員(2022年9期)2022-05-20 13:35:21
        Temperature effects of GaAs/Al0.45Ga0.55As superlattices on chaotic oscillation?
        陳誠的四年級
        陳誠作品
        藝術(shù)家(2017年9期)2017-05-20 03:20:58
        狠心的龍蝦媽媽
        愛情不止眼前的茍且
        伴侶(2016年7期)2016-07-07 11:31:10
        陳誠為何屢敗屢升
        陳誠研究綜述
        與兩百個法國美女約會
        21世紀(2010年3期)2010-04-29 03:18:08
        與兩百個美女約會
        小小說月刊(2009年8期)2009-11-22 04:54:24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 久久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情|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中文字幕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图片小说视频一区二区| 麻豆国产在线精品国偷产拍| 色老汉免费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aⅴ无码av高潮AV喷| 久久青青草原一区网站| 蜜桃18禁成人午夜免费网站|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www插插插无码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青青草绿色华人播放在线视频| 日本一区二区在线高清观看|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无码人妻黑人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四季|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婷婷色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久爱www人成免费网站| 日韩插啊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日本特殊按摩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在线|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婷婷99久久精品|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激情中文丁香激情综合| 人妻秘书被社长浓厚接吻| 国产 一二三四五六| 边做边流奶水的人妻| 丰满少妇又紧又爽视频|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人妻久久久| 免费观看全黄做爰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