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小云,曹傳昕(寧夏固原市原州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寧夏 固原 756000)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是各種心血管疾病發(fā)展的嚴重階段,有很高的死亡率及致殘率。心衰頑固性水腫患者由于利尿失鈉,胃腸充血,食欲差,補鈉又有一定困難,常常并發(fā)低鈉血癥。低鈉血癥可以進一步加重心衰,形成惡性循環(huán)。筆者在臨床中對心衰頑固性水腫并低鈉血癥的患者適當補充氯化鈉,在糾正低鈉血癥的同時綜合抗心衰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收治的心衰頑固性水腫并低鈉血癥85例,男50例,女35例,年齡52~78歲,平均65.5歲,心衰的發(fā)生時間為6個月~5年。其中缺血性心臟病31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7例,肺源性心臟病16例,風濕性心臟病13例,擴張型心肌病8例。按紐約心臟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標準分級,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補鈉組)45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年齡60歲。其中心功能Ⅱ級6例,Ⅲ級23例,Ⅳ級16例。對照組(不補鈉組)40例,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61歲。其中心功能Ⅱ級5例,Ⅲ級20例,Ⅳ級15例。入院時均有明顯水腫、呼吸困難、納差、惡心、嘔吐,頭痛、乏力、四肢麻木、感覺減退、抽搐、昏迷。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心功能、血清鈉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者均限制水的攝入,并綜合抗心衰治療。觀察組暫不靜脈補鈉,可在飲食中補充氯化鈉5 g/d,注意觀察患者的飲食、精神,定期檢測電解質(zhì)。治療組積極糾正低鈉血癥,低鉀者同時補鉀。其公式為:氯化鈉量(g)=(135-血清鈉測定值)×體重(kg)×0.6/17,首日補充1/3量,以后根據(jù)心衰程度、血鈉情況及癥狀嚴重程度等綜合加以考慮,調(diào)整用量。一般用10%氯化鈉加生理鹽水配制成3%的氯化鈉溶液以1~2 ml/min微泵泵入。直到血鈉升至>120 mmol/L,繼而補充等滲鹽水,根據(jù)心功能及利尿情況,觀察血鈉變化,7~10 d使低鈉血癥得到糾正。經(jīng)以上治療,多數(shù)患者15~20 d后血鈉恢復正常,水腫消退,心功能改善。
1.3 療效評定:顯效:血鈉指標正常,心功能改善Ⅱ級以上或基本恢復正常。有效:血鈉恢復接近正常但心功能改善不足Ⅱ級。無效:血鈉未上升,心功能無改善。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8.9%,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蛋白質(zhì)負平衡,出現(xiàn)低蛋白血癥,從而使膠體滲透壓降低,故細胞內(nèi)水分外移,細胞外鈉離子內(nèi)移,導致低鈉血癥[1]。同時心功能不全限制了補鈉速度,鈉在心肌收縮和舒張時起一定作用,低鈉時會引起心肌應激性減弱,心肌收縮力下降加重心衰,這是造成頑固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因此,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時,治療除積極糾正心功能不全外,主要目的為提高血鈉濃度。補鈉的速度則根據(jù)心衰程度、低鈉血癥發(fā)展情況及癥狀嚴重程度等因素綜合加以考慮。一般主張3%的氯化鈉溶液以1~2 ml/min微泵持續(xù)泵入,同時應注意:①糾正血鈉濃度不宜過高,一般先糾正到120~125 mmol/L為止,或雖未達到該水平,但低鈉血癥癥狀已改善。②注射速度不宜過快;補鈉期間宜定期復查血生化。注意檢測肺毛細血管嵌砌楔壓、心率,反復聽診雙肺底有無濕啰音或較前加重等變化。另外對于血鈉過低者,尤其是稀釋性低鈉血癥,患者尿少而尿比重低,嚴重者可出現(xiàn)水中毒,可試用糖皮質(zhì)激素[2]。因此應根據(jù)全身情況、心功能狀況、血鈉水平等綜合決定攝鈉量,并合理使用利尿劑。一旦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嗜睡、意識模糊、抽搐、肌力減退、腱反射下降,加上正在使用利尿劑,應想到低鈉的可能,及時進行血電解質(zhì)檢查,及早發(fā)現(xiàn)低鈉血癥,進行早期治療,避免加重病情。
[1] 都汝忠,李 勇.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鈉血癥148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23):41.
[2] 葉任高,陸再英.內(nèi)科學[M].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