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焱 潘忠敏
HPV與TCT及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和宮頸篩查的應用價值
徐焱 潘忠敏
宮頸病變是育齡女性常見疾病。育齡女性因性生活、流產(chǎn)、分娩和節(jié)育措施等致宮頸損傷而患宮頸病變,其病變包括炎癥、損傷、畸形、腫瘤及癌前病變[1]。宮頸癌發(fā)展一般經(jīng)過癌前病變、早期浸潤癌和浸潤癌三個階段。目前HPV的持續(xù)感染是世界上公認的導致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和宮頸癌的主要原因[2]。研究已證實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侵犯人體皮膚和黏膜引起增殖性乳頭瘤病變,宮頸癌患者近100%能檢測到HPV感染。感染HPV的宮頸不一定都發(fā)展成宮頸癌,因其感染是可逆的。在宮頸惡變前進行HPV早期干預會很大程度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生率。
建立合適的宮頸篩查方法是我們目前降低宮頸病變的有力措施,避免其盲目性。TCT法直接制成清晰的薄層涂片,提高了準確性。但對于早期未出現(xiàn)細胞內(nèi)瘤變的患者僅用TCT篩查很難,此時可能存在HPV的感染,需行HPV檢測或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提高癌前病變的檢測率,避免漏診率。本研究遵循三階梯診斷方法:細胞學-陰道鏡-病理組織學,這對開展預防宮頸病變及宮頸癌有重大意義。
1.1 一般資料 選自2010年1月~2012年5月就診于本院和錦州市婦嬰醫(yī)院婦產(chǎn)科門診自愿行宮頸癌前病變篩查2156人,年齡19~70歲,平均32.6歲,均有性生活史。
1.2 方法
1.2.1 TCT檢測 在非月經(jīng)期,患者于檢查前24 h內(nèi)禁止性生活、72 h內(nèi)禁止陰道沖洗及上藥。窺器暴露宮頸,干棉球拭去宮頸分泌物,專用毛刷在宮頸管處順時針旋轉5~6周、并停留20 s,將毛刷放入專用保存液中進行病理檢測;對檢測結果異常行陰道鏡下宮頸活檢送病理。
1.2.2 HPV檢測 運用雜交捕獲法(HC-II HPV-DNA)進行檢測,取材前方法同TCT法,毛刷于宮頸管處逆時針旋轉3周、停留10 s,然后取樣刷放入專用試管中,切口處折斷多余部分,擰緊瓶蓋;行病理檢查并分型,如有一型陽性,在陰道鏡下宮頸組織活檢。
1.2.3 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 檢查方法分別同上,如兩項檢查有一項陽性行陰道鏡下宮頸組織活檢病理。
1.2.4 宮頸活檢 檢查者在陰道鏡下仔細觀察宮頸,陰道鏡下圖片采集,再行醋酸試驗及碘試驗,在醋白處及碘不著色部位多點取材后送病理組織活檢。病理結果分為慢性炎癥、ASCUS、LSIL、HSIL、CINI、CINII、CINIII、浸潤癌。
2.1 TCT組 696例宮頸篩查結果為宮頸相對正常123人、慢性炎癥487人、細胞學異常(包括ASCUS、LSIL、HSIL等)86人,并將細胞學異常的在陰道鏡下宮頸組織病理活檢,結果示慢性炎癥48例,占6.89%,CINI 20例,占2.87%,CINII 11例,占1.58%,CINIII 6例,占0.86%,浸潤癌1例,占0.14%。
2.2 HPV組 842例例宮頸篩查結果為宮頸相對正常178人、慢性炎癥567人,HPV陽性94人,均在陰道鏡下宮頸組織病理活檢,結果示慢性炎癥55例,占6.53%,CINI 17例,占2.02%,CINII 14例,占1.66%,CINIII 7例,占0.83%,浸潤癌1例,占0.12%。
2.3 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組 618例宮頸篩查結果為宮頸相對正常101人、慢性炎癥343人,HPV和TCT均陽性或其中一項陽性,細胞學異常(包括ASCUS、LSIL、HSIL等)174人,并在陰道鏡下宮頸組織病理活檢,結果示慢性炎癥88例,占14.23%,CINI 42例,占6.79%,CINII 25例,占4.05%,CINIII 14例,占2.27%,浸潤癌5例,占0.81%。
2.4 HPV、TCT及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三組篩查結果比較,HPV+TCT組在篩查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明顯優(yōu)于單獨檢測HPV和TCT組,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HPV組篩查結果略優(yōu)于TCT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三組比較結果見下表1。
表1 HPV、TCT及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三組細胞學異常及陰道鏡宮頸組織活檢病理結果[n(%)]
宮頸上皮內(nèi)瘤變(CIN)是宮頸浸潤癌的癌前病變。CIN在發(fā)展過程中可自愈也可持續(xù)存在;宮頸病變逐漸發(fā)展,發(fā)展成宮頸浸潤癌約需10~15年。早期篩查出CIN阻斷其發(fā)展降低宮頸浸潤癌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這也是國內(nèi)外重點篩查的目標。
乳頭瘤病毒(HPV)的特定型別宮頸CIN和宮頸浸潤癌的主要致病原因。目前已鑒定約100種HPV,其中40種與感染生殖道有關。其中HPV6、11、42、43、44亞型屬低危型,一般癌變率較低;HPV16、18、31、33、35、39、45、51、52、56或58亞型屬高危型,高危型HPV亞型的E6和E7癌蛋白與宿主細胞抑癌基因P53和Rb相結合,致細胞周期失控發(fā)生癌變[3]。有研究顯示,宮頸癌組織標本的研究發(fā)現(xiàn),HPV感染占90%以上,其中高危型HPV16和HPV18型感染率最高,占70%。HPV16型多見于宮頸鱗癌,HPV18型多見于宮頸腺癌[4]。大量資料表明,HPV感染是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的必要條件和主要因素,已為人們所共識。HPV檢測彌補了宮頸細胞學檢查的不足,從而減少了漏診、誤診。中科院腫瘤醫(yī)院HPV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5%和86%。有力支持子宮頸病變篩查方法的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篩查,HPV與TCT聯(lián)合應用其敏感度達 28.16%,而HPV敏感度達17.34%,TCT敏感度達12.36%。綜上所述,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優(yōu)于HPV和TCT單獨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單獨檢測HPV略優(yōu)于TC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通過研究結果,行宮頸篩查最佳推崇方案是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能提高其敏感性。對篩查結果的陽性或可疑者需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或(和)宮頸組織病理活檢明確診斷??傊?,將HPV與TCT聯(lián)合檢測篩查宮頸病變很大程度上獲得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效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有重大意義。
[1] 郎景和.子宮頸上皮內(nèi)瘤樣病變的診斷與治療.中華婦產(chǎn)科雜志,2001,36(5):261-262.
[2] Roden R,Wu TC.How will HPV vaccines affect cervical cancer.Nature Rev,2006,6(10):753-763.
[3] 樂杰.婦產(chǎn)科學.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63.
[4] 李華,高國蘭.HPV與宮頸癌的研究進展.腫瘤研究與臨床,2007,22(4):420.
124200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婦幼保健院(徐焱);錦州市婦嬰醫(yī)院(潘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