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潤蘭,楊文東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呈進行性發(fā)展,患者多、病死率高及社會經(jīng)濟負擔重,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COPD是一種氣道炎癥性疾病,是由于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所引起的氣流阻塞,氣道的阻塞與炎癥有關,炎癥過程受細胞因子的調(diào)節(jié)[2]。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白介素6(IL-6)等細胞因子與COPD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3]。COPD的病理改變主要累及肺臟,也可引起心肌受損,加重心臟負荷,導致肺源性心臟病 (簡稱肺心病)。血清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 (NT-proBNP)是一個快速、可靠預測及評價心臟功能的指標,在臨床上已得到廣泛應用[4-5]。NT-proBNP與B型腦鈉肽 (BNP) 相比,具有t1/2長及穩(wěn)定性更好的特點[6-7]。穩(wěn)定期COPD患者慢性肺損傷仍持續(xù)發(fā)生發(fā)展,大多數(shù)臨床醫(yī)生重視急性期,而忽視或輕視穩(wěn)定期的防治[8]。為了觀察臨床治療穩(wěn)定期COPD患者心臟功能及炎性細胞因子水平變化,我們檢測了患者血清NT-proBNP、TNF-α及IL-6水平,并探討其臨床檢測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2012年10月選擇入本院治療的穩(wěn)定期COPD患者86例,均符合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的COPD診治指南的診斷標準[1]。其中男51例,女35例;平均年齡 (57.4±8.1)歲。入選標準:1個月內(nèi)無急性發(fā)作史、6個月內(nèi)未口服或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及患者知情同意。選擇同期體檢健康者40人為對照組,其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齡 (56.5±6.8)歲。兩組間的年齡、性別比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2007年我國COPD診斷指南 (修訂版)[3]和2006年COPD全球倡議 (GOLD)[2]公布的COPD治療方案中,穩(wěn)定期COPD患者建議使用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吸入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治療。治療的關鍵是抗感染、祛痰、抑制痰液的分泌和促進痰液的排出。本文以吸氧、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營養(yǎng)支持等為COPD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予以沙美特羅替卡松 (商品名:舒利迭,沙美特羅50μg+丙酸氟替卡松500μg)氣霧劑吸入治療,2次/d,1吸/次,具體方法:患者取直立位,作最大呼氣后再作最大吸氣并同時吸入藥物,盡量屏氣10s,用清水漱口并飲少量清水。總療程為8周。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積分,觀察咳嗽、咳痰、喘悶嚴重程度,輕度為1分,重度為3分,介于兩者之間為2分;用藥前后1s用力呼氣末容積 (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和用力肺活量 (FVC)的測定使用日本美能公司Autospiropal型肺功能儀;記錄用藥期間可能發(fā)生的不良反應;檢測治療前后患者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
1.4 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含量的檢測 治療前 (入院后)、后 (治療8周時)受檢者采肘靜脈血5ml行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定量檢測,及時分離血清,-30℃冰箱密封保存,集中檢測 NT-proBNP、TNF-α和IL-6,48h內(nèi)檢測完畢。血清NT-proBNP測定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法,儀器為羅氏Elecsys 2010電化學免疫系統(tǒng),檢測試劑盒為美國羅氏公司產(chǎn)品 (線性范圍為5~35000ng/L),正常參考值為<100 ng/L。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檢測血清TNF-α及IL-6水平,試劑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操作方法嚴格按說明書進行,經(jīng)孵育、洗板、酶標、再洗板、顯色、酶標儀 (芬蘭產(chǎn)Multiskan MK3酶標儀、Wellwash 4 MK2洗板機)測定等步驟得出結果。檢測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根據(jù)測得的A值計算各樣本含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均以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對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性分析,用r值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穩(wěn)定期COPD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比較 穩(wěn)定期COPD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肺功能指標(FEV1/FVC、FEV1及FEV1%)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穩(wěn)定期COPD患者治療前后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比較 穩(wěn)定期COPD患者治療前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治療后上述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治療后上述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1,見表2)。
2.3 相關性分析 經(jīng)相關分析,以TNF-α為應變量,血清TNF-α水平與血清IL-6水平呈正相關 (r=0.739,P<0.01)。
2.4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均未發(fā)生與皮質(zhì)激素相關的不良反應。
表1 穩(wěn)定期COPD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dice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穩(wěn)定期COPD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及肺功能指標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s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dice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P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例數(shù) 臨床癥狀積分 (分) FEV1/FVC FEV1(L)FEV1%(%)治療前 86 5.33±0.5159.72±6.771.59±0.2856.02±8.71治療后 86 3.88±0.4073.09±7.261.96±0.5167.92±9.38
表2 受檢者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比較 (,ng/L)Table 2 Comparison of subject of serum NT-proBNP,TNF- α and IL-6 levels
表2 受檢者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比較 (,ng/L)Table 2 Comparison of subject of serum NT-proBNP,TNF- α and IL-6 levels
例數(shù) NT-proBNP TNF-αIL-6治療前40 37.3±9.5 13.6±2.8 11.1±2.486 107.4±46.3 68.4±11.2 58.3±11.7治療后 86 59.9±21.8 33.9±6.1 22.6±5.8對照組
穩(wěn)定期COPD患者慢性肺損傷仍持續(xù)發(fā)生發(fā)展,反復的慢性炎癥損傷最終導致氣道的重塑,以及肺血管平滑肌的增生和血管壁的進行性增厚。前者是COPD患者肺功能持續(xù)性下降的因素,也是不能根治的原因;后者是COPD并發(fā)肺心病的病理基礎[3]。沙美特羅和丙酸氟替卡松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復方制劑稱為舒利迭。沙美特羅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和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9],是長效高選擇性β2-受體激動劑。丙酸氟替卡松屬于糖皮質(zhì)激素,可抑制多種炎性細胞活化及炎性因子生成,保護細菌或病毒感染所致上皮表面損傷[10],對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抑制作用小,全身不良反應低[11]。兩者具有協(xié)同作用,一方面,沙美特羅可通過磷酸化作用機制活化無活性的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受體,增加其對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丙酸氟替卡松可增加肺部β2-受體轉錄,增加呼吸道黏膜β2-受體合成,減少β2-受體脫敏和耐受。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穩(wěn)定期COPD患者臨床癥狀積分升高,F(xiàn)EV1/FVC、FEV1及FEV1%值均降低,說明存在肺功能的損害;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均升高,說明存在心功能的損害及炎性因子的過度表達。治療后,臨床癥狀積分顯著下降,F(xiàn)EV1/FVC、FEV1及FEV1%值均顯著升高,說明臨床治療能夠顯著改善肺功能;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均顯著低于治療前,但仍顯著高于正常對照組,說明臨床治療能夠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降低炎性反應,但仍需持續(xù)治療。本研究治療后臨床癥狀、肺功能、心功能及炎性反應均得到顯著改善,可能機制為: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后直接作用于靶器官,發(fā)揮舒張支氣管及抑制炎癥反應作用,且未見全身皮質(zhì)激素不良反應發(fā)生。
血清NT-proBNP水平高低是反映心功能狀態(tài)的客觀指標,也是早期心功能損害的敏感指標[12-13]。不同程度的COPD患者可并發(fā)不同程度的酸堿平衡紊亂、缺氧及二氧化碳(CO2)潴留,導致心肌受損從而引起NT-proBNP釋放增加,血清NT-proBNP水平升高。血清NT-proBNP水平與pH值呈負相關,與動脈血二氧化碳 (PaCO2)呈正相關[14]。TNF-α是機體最重要的促炎癥細胞因子,是各種細胞因子和炎性遞質(zhì)失控性釋放的關鍵性前炎性細胞因子,并被認為是細胞因子爆發(fā)中心,能夠促進IL-1、IL-6、IL-8等多種炎性細胞因子的釋放[15]。IL-6可由TNF誘導產(chǎn)生并可反過來增強TNF的有害作用,同時具有誘導肝臟合成急性C反應蛋白(CRP)、催化并放大炎性反應的作用[16-17]。本文證實,COPD患者血清TNF-α與IL-6呈正相關。
綜上所述,穩(wěn)定期 COPD患者存在血清 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異常表達,即存在異常的肺功能、心臟功能及炎性反應,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沙美特羅替卡松吸入治療可明顯改善臨床癥狀、肺功能、心臟功能以及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測定血清NT-proBNP、TNF-α和IL-6水平可作為病情判定和療效評定的良好指標。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標準[J].國際呼吸雜志,2011,31(1):1-2.
2 Celli BR,MacNee W.Standard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PD:a summary of the ATS/ERS position paper[J].Eur Respir J,2004,23(5):932.
3 高風英,王星海,付春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慢性肺損傷的機制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10):1595-1597.
4 陳賢沖,宋衛(wèi)華,曹興建.圍生期婦女血清N末端B型鈉尿肽原水平測定及意義[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26(1):120,123.
5 周克儉,張興平,付曉.對比分析舒張性和收縮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腦鈉肽前體 (NT-proBNP)水平 [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26(1):148-149,155.
6 Moro C,Berlan M.Cardiovascular and metabolic effects of natriuretic peptides[J] .Fundam Clin Pharmacol,2006,20(1):41 -49.
7 趙昕,王萌.N端腦鈉肽前體對心力衰竭診斷價值的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13):1287-1289.
8 李凡,徐迅,張學民,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區(qū)管理一年效果評價 [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11,10(3):171-174.
9 朱元玨,陳文彬.呼吸病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609-616.
10 李明,李明霞,李舸,等.舒利迭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應用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5,15(23):3621.
11 姚婉貞,常春.支氣管舒張劑和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應用 [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30(3):223.
12 Ewald B,Ewald D,Thakkinstian A,et al.Meta-analysis of 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N-terminal pro B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he diagnosis of clinical heart failure and population screening for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J].Intern Med J,2008,38(2):101 -113.
13 賀紅霞,胡蘇萍,黃毅.血漿NT-proBNP水平對膿毒血癥合并心肌損傷的診斷價值[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4):523-524.
14 曹典象,何仁忠.不同程度COPD患者NT-proBNP臨床檢驗意義與pH,PCO2相關性分析[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26(5):149-151.
15 黃希芬,裴文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及誘導痰中腫瘤壞死因子α水平測定的臨床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13(9):3037.
16 張廣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IL-8、高敏C反應蛋白、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5):791.
17 彭曉東.急性百草枯中毒后MODS患者血清TNF-α和IL-10的變化及意義[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3(1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