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鳳娟,朱淑霞,莫想有,王碧珍 (廣東省東莞市橋頭醫(yī)院康復科,廣東 東莞 523523)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是臨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因手術創(chuàng)面大,恢復時間長,且存在特殊的解剖位置,患者在術后的恢復過程中,往往帶來極大的痛苦與不便。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間,我科對20例肛周膿腫在接受手術后加高壓氧治療,與同期接受手術的20例肛周膿腫進行比較,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全組均無糖尿病、結核病等影響傷口愈合及免疫力的慢性疾病史,肛周局部無手術史及外傷史。病史最短5天,最長2個月。隨機分為高壓氧組和對照組。高壓氧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齡16~57歲,平均42.3歲;對照組20例,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齡18~55歲,平均41.7歲。病變在肛門單側29例,其中坐骨直腸間隙膿腫15例(高壓氧組7例,對照組8例),骨盆直腸間隙膿腫11例(高壓氧組6例,對照組5例),直腸后間隙膿腫3例(高壓氧組1例,對照組2例);病變在肛門兩側11例,其中坐骨直腸間隙膿腫3例(高壓氧組2例,對照組1例),骨盆直腸間隙膿腫8例(高壓氧組4例,對照組4例)。
1.2 手術方法:全組均在蛛網(wǎng)膜下腔阻滯下行膿腫主灶切開、對口引流或膿腫切開根治手術,術后進行常規(guī)的換藥處理,并根據(jù)細菌培養(yǎng)藥敏結果選擇相應抗生素治療,高壓氧組另加高壓氧治療。
1.3 高壓氧治療方法:高壓氧組患者于術后第一天開始接受高壓氧治療(高壓氧艙為煙臺冰輪高壓氧艙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多人艙)。具體方案:治療壓力為0.2 mPa,艙內(nèi)吸純氧2次,40 min/次,兩次間隔10 min,共計吸純氧80 min,全程120~130 min,1次/d,10次為1個療程,患者均完成1個療程以上。
1.4 觀察指標:觀察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術后創(chuàng)面滲出、組織水腫的程度。愈合時間以天數(shù)計算;創(chuàng)面滲出及水腫程度分為4級:Ⅰ級:創(chuàng)面水腫輕,無明顯滲出物;Ⅱ級:創(chuàng)面中度水腫,少量滲出物;Ⅲ級:創(chuàng)面明顯水腫,有中量滲出物;Ⅳ級:創(chuàng)面紅腫,有大量滲出物。
兩組患者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術后創(chuàng)面滲出、組織水腫的程度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和術后創(chuàng)面滲出、組織水腫的程度
直腸肛管周圍膿腫是指直腸肛管周圍軟組織內(nèi)或其周圍間隙發(fā)生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并形成膿腫,是肛管直腸周圍炎癥的急性期表現(xiàn)。絕大部分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由肛腺感染引起,由于直腸肛管周圍間隙為疏松的脂肪結締組織,感染極易蔓延、擴散,向上可達直腸周圍形成高位肌間膿腫或骨盆直腸間隙膿腫;向下達肛周皮下,形成肛周膿腫;向外穿過外括約肌,形成坐骨直腸間隙膿腫;向后可形成肛管后間隙膿腫或直腸后間隙膿腫。在解剖學上,以肛提肌為界將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分為肛提肌下部膿腫和肛提肌上部膿腫,前者包括肛門周圍膿腫、坐骨直腸間隙膿腫;后者包括骨盆直腸間隙膿腫、直腸后間隙膿腫、高位肌間膿腫。在臨床上,直腸肛管周圍膿腫,統(tǒng)稱肛周膿腫,以肛提肌為界,分高位肛周膿腫和低位肛周膿腫。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變形桿菌、產(chǎn)氣莢膜桿菌等。
研究表明,在機體的感染組織中氧分壓明顯降低,而在0.2 mPa高壓氧下,物理溶解氧可增加17倍,肌肉氧分壓增加8倍,組織氧分壓增加4倍,氧的有效彌散半徑延伸,彌散范圍擴大[1],且可加快血管內(nèi)皮細胞增殖,加快毛細血管向創(chuàng)面延伸,使創(chuàng)面聚集大量巨噬細胞、各種介質及酶,有利于病灶的清除,如重復高壓氧治療使組織中氧張力增加,超氧化物、過氧化氫和毒性氧原子基團將進一步增加,且還可以產(chǎn)生毒性基團,而厭氧菌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過氧化氫酶,因而對嚴格的厭氧菌具有直接的殺菌作用;盡管高壓氧對需氧菌無直接作用,但是高壓氧狀態(tài)下可以將巰基氧化成二巰基,而巰基是許多酶類的組成部分(如輔酶A、谷胱甘肽輔酶、琥珀酸脫氫酶、轉氨酶等),巰基被氧化,酶類被滅活,從而抑制細菌生長繁殖。另外,高壓氧治療可增加創(chuàng)面周圍組織足以使創(chuàng)面愈合的氧張力,增加白細胞的殺傷力,殺滅厭氧菌并抑制其毒素產(chǎn)生,有利于創(chuàng)面愈合[2]。在感染和手術創(chuàng)傷后,受損區(qū)域將出現(xiàn)水腫、滲出、變形、壞死等改變。細胞的分裂增殖能力與組織內(nèi)的氧分壓有密切關系,當細胞外液氧分壓低于1.3 kPa時細胞不再分裂,不再合成膠原纖維。高壓氧下可使受損組織氧分壓增高,血氧彌散加強,缺氧狀態(tài)改善,新陳代謝加強,ATP增多,纖維細胞增殖活躍,膠原纖維加強,從而可減輕受損組織的滲出、水腫,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同時可促進新生血管形成,加速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加快上皮組織的修復,利于損傷組織的修復與愈合。正是由于高壓氧治療具有抑制細菌生長,抑制和減少外毒素的產(chǎn)生,增加白細胞對微生物的吞噬能力、有利于控制感染,減小厭氧菌產(chǎn)氣、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全身和組織氧含量,加速傷口生長和愈合的作用,因而高壓氧治療能大大地提高常規(guī)治療方法治療壞死性軟組織感染、感染缺血性損傷、特別是厭氧菌感染的療效[3]。本組20例術后加作高壓氧治療后,術后創(chuàng)面滲出、組織水腫的程度較對照組明顯減輕,且創(chuàng)面愈合時間亦較對照組縮短,有顯著性差異,提示高壓氧可有效促進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術后創(chuàng)面的愈合、減少炎性反應的程度,利于病情的康復。對于直腸肛管周圍膿腫術后的康復治療,特別是高位膿腫者,筆者建議加作高壓氧治療,以促使病情的早日康復,減輕患者的痛苦。
[1]吳鐘琪.高壓氧臨床醫(yī)學[M].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42-43.
[2]易 治.高壓氧醫(yī)學臨床指引[M].廣東:廣東科技出版社,2005:1-5.
[3]楊 益.高壓氧治療的基礎與臨床[M].上海:上??萍汲霭嫔纾?005: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