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蓉,謝陳玲 (.四川省綿陽市人民醫(yī)院急救部,四川 綿陽 6000;.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急性冠脈綜合征(ACS)指有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心絞痛(UA),sT抬高與非sT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征早期診斷對患者的預(yù)后至關(guān)重要。為此,本研究分析了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1月84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4聯(lián)檢測,證實它們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早期診斷的意義。
1.1 一般資料:選擇2009年9月~2012年11月在我院心內(nèi)科及急救部住院觀察ACS患者104例。按照國際心臟病的診斷和命名標準確診,84例患者分為急性心肌梗死(AMI)組54例,其中男18例,女17例,平均(70.15±8.55)歲;不穩(wěn)定心絞痛(UA)組50例,男26例,女23例,平均(69.42±9.05)歲。同期健康體檢者為正常對照組55例,男24例,女21例,平均(68.83±9.45)歲。所有對象均排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急性損傷、腫瘤、肝腎功能不全、自身免疫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
1.2 方法:AMI組及UA組,于入院即刻用無菌靜脈采血程序采集靜脈血5 ml,對照組于清晨采集空腹靜脈血5ml,用德國羅氏公司生產(chǎn)的2010全自動電化學(xué)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進行定量測定。
1.3 統(tǒng)計學(xué)方法: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xué)軟件,計量數(shù)據(jù)以±s表示,兩組間行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和兩兩比較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
表1 各組檢測指標的血漿濃度及比較(±s)
表1 各組檢測指標的血漿濃度及比較(±s)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①P <0.05,t=112.19、71.42、99.12、57.75;與正常對照組比較,②P <0.05,t=34.1、15.0、8.53、AMI組與 OA 組比較,P<0.05,t=89.15、71.93、76.97、42.17。
組別 例數(shù) CK-MB(U/L) CTnI(μg/L) Myo(μg/L) D-D(mg/L)正常對照組 55 22.25±1.80 0.05±0.01 85.90±9.02 0.40±0.05 AMI 54 180.35±10.20① 8.50±0.86① 389.55±20.66① 18.55±2.58①UA 50 44.50±4.45② 0.08±0.01② 128.95±13.35② 3.20±0.69②
AMI及UA 與正常對照組比較,各項指標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AMI與UA組比較,各項指標差異仍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詳見表1。
D-D是交聯(lián)纖維蛋白的特異性降解產(chǎn)物,是血栓形成和溶解的標志物,其生成和增高表明體內(nèi)存在高凝狀態(tài)、血栓形成和繼發(fā)纖溶性增強。因此,測定D-D水平對于冠心病的臨床分型有一定價值、D-D水平越高、冠心病發(fā)生AMI的可能性越大。文獻報道,血栓形成率AMI>UA>sAP[1-2]??赡軝C制為冠狀動脈活動斑塊破裂出血可形成微小血栓;炎性反應(yīng)和凝血相互作用可導(dǎo)致全身凝血系統(tǒng)激活,促進冠心病發(fā)展。
cTn I在心肌細胞含量較高,分子量較小,易釋放入血。故當心肌嚴重缺血,損傷心肌細胞膜的完整性,即使灶性微小心肌損傷,其CK-MB沒有升高,外周血中也可檢測到cTn I水平的變化。AMI組與UAP組比較有明顯差異,提示cTnI水平與心肌纖維的降解數(shù)量成正比[3]。據(jù)報道,由于它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高于經(jīng)典的心肌酶CK和CK-MB,窗口期較長,長達7 d,可以診斷延遲的AMI,故它對AMI的診斷價值已被充分肯定[4-6],對UA的應(yīng)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Myo是一種氧合蛋白,廣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細胞質(zhì)內(nèi),心肌梗死后可快速地從梗死心肌細胞中釋放出來,其擴散入血的速度快,所以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是目前AMI發(fā)生后最早可測的標志物,當AMI發(fā)病后2 h即可升高,6~9 h達高峰,24~36 h恢復(fù)正常水平。Myo的陰性預(yù)測價值極高,在AMI發(fā)作2 h后如Myo仍為陰性,則AMI的幾率極小,其窗口期短,AMI發(fā)作后16 h測定易見假陰性[7]。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診斷可以挽救患者生命,因同時具有高敏感度和特異度的單一心臟診斷標志物不多,此次研究證實了將幾種心臟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對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早期診斷及臨床分型以及預(yù)后的判斷具有重要價值。
[1] 呂 程,廖啟洪.超敏c一反應(yīng)蛋白及D二聚體與冠心病的關(guān)系[J]. 血栓與止血學(xué),2008,14(5):216.
[2] 杜同信,王自正.血清胰島素、脂聯(lián)素、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應(yīng)蛋白水平變化與發(fā)生冠心病的相關(guān)性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2008,15(2):82.
[3] 李小平,雷 涵,王克義.ACS患者血清IMA與cTnI聯(lián)檢的意義[J]. 放射免疫學(xué),2012,25(1):92.
[4] Galvani M,Ottani F,F(xiàn)errini D,et al.Prognostic influence of elevated values of cardiac troponin I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J].Circulatin,1997,95(11):2053.
[5] Panteghihi M,Bonora R,Pagani F,et al.Rapid,highly sensitive immunoasssayfor determination of cardiac troponin I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cell damage[J].Clin Chem,1997,43:1464.
[6] 3 FALAHATI A,SHARKEY S W,CHRISTENSEN D,et al.Imple-mentation of 8cram cardiac tropnin I as marker for detec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Am Heart J,1999,13(7):332.
[7] 劉 芳,李惠娟.聯(lián)合檢測肌鈣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紅蛋白在早期心肌梗死中的診斷價值[J].河南職工醫(yī)學(xué)院學(xué)報,2009,21(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