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琦珠 陳志祥
孤獨癥兒童家長的心理問題及對策
王琦珠 陳志祥
目的 分析孤獨癥兒童父母存在的心理問題, 及時給以相應的措施, 幫助家長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對患兒的治療、訓練、成長及其家庭生活能取到積極的作用。方法 采用狀態(tài)焦慮問卷、Zung抑郁量表、90項癥狀自評量表及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表, 對102名孤獨癥兒童家長進行調查。結果 孤獨癥兒童家長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為:緊張焦慮96.1%, 自責自罪56.9%, 信心喪失65.7%, 悲觀抑郁81.4%。結論 針對家長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以相應的心理護理、支持和疏導, 使家長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 對患兒的治療、訓練、成長、家庭生活等具有重要的意義。
孤獨癥兒童;家長;心理問題;對策
兒童孤獨癥是一種全面發(fā)育障礙的疾病,主要是在社交技能、認知和交流等多方面存在障礙的發(fā)育障礙(包括發(fā)育延遲和扭曲), 多數(shù)患兒在智力、學習、語言表達、環(huán)境適應、與人交往等方面表現(xiàn)差[1],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 但綜合治療對多數(shù)患兒有重要幫助, 其中少數(shù)可獲明顯好轉, 但多數(shù)患兒遠期預后欠佳。
1.1 一般資料 對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本院就診并確診的102名孤獨癥兒童家長, 其中母親81人, 父親21人,年齡26~39歲, 平均31.4歲, 有固定工作的69人, 工作不穩(wěn)定33人。
1.2 方法
1.2.1 量表及問卷 采用狀態(tài)焦慮問卷、Zung抑郁量表[2]、90項癥狀自評量表[3]及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表對患兒家長的心理狀況進行評估分析。
1.2.2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百分率表示
表1 孤獨癥兒童家長心理問題統(tǒng)計表
從表中可見孤獨癥兒童家長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依次為:緊張焦慮、悲觀抑郁、信心喪失、自責自罪。
2.1 緊張焦慮 由于家長對疾病知識缺乏了解, 難以接受孩子患病的事實, 四處求醫(yī), 認為孩子會致殘, 且因為孩子與人交往障礙、行為異常等, 時常擔心孩子傷害他人或被他人傷害、周圍人的無知嘲笑等, 常常感到緊張不安、顧慮重重、焦躁。
2.2 自責自罪 多數(shù)家長在了解一些相關疾病知識后, 認為自己為了個人的發(fā)展而疏于在妊娠期情緒的不穩(wěn)定、患病、自行用藥、在孩子的嬰幼兒期未盡到照顧和關愛孩子的責任、生活壓力大、對孩子的不正當教育、在孩子嬰兒期出現(xiàn)的初期癥狀未及時發(fā)現(xiàn)就診等等因素造成家長的自責自罪心理。
2.3 信心喪失 大多數(shù)孤獨癥患兒即便接受了良好的治療和訓練也難于達到正常同齡兒的水平, 同時因治療和訓練持續(xù)時間長、見效慢、孩子不配合、難照顧等, 還需承擔來自家庭其他成員、經(jīng)濟、社會等多方面的壓力, 使家長信心喪失。
2.4 悲觀抑郁 孤獨癥兒童預后差, 多數(shù)患兒伴有明顯的精神發(fā)育遲滯, 智力低下, 感知覺、語言、社會交往障礙,行為異常等癥狀, 部分癥狀在孩子成年后持續(xù)存在甚至加重,使家長過分擔憂孩子的將來, 產生悲觀抑郁的心理。
3.1 緊張焦慮 在與家長接觸時應熱情耐心, 態(tài)度和藹, 認真傾聽家長的傾訴, 建立良好的關系, 做好知識宣教, 安慰家長, 認真解答疑問, 幫助正確認識疾病, 勇敢面對疾病, 培訓家長指導孩子與人相處時的注意事項及方法技巧, 減輕孩子受傷或傷人。
3.2 自責自罪 幫助家長正確面對疾病, 與孩子建立正常、良好的親子感情及關系, 合理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 教會家長妥善處理孤獨癥兒童的照顧、訓練與生活、工作的關系,有助于幫助家長克服自責自罪的心理。
3.3 信心喪失 對家長表示理解, 使其知道早起治療、馴良的重要性, 鼓勵家長克服困難, 幫助和指導進行有效的家庭訓練, 患兒改善和取得進步及時鼓勵, 讓家長和患兒看到希望。
3.4 悲觀抑郁 與家長保持長期的咨詢隨訪關系, 開展結構化訓練教育, 采取積極長期的干預措施, 改善預后, 幫助取得相關社會機構的支持[4], 提高患兒的自我照顧能力。
[1] 沈漁邨.精神病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3: 569-571.
[2] 沈漁邨.精神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9: 250-252.
[3] 姜乾金.醫(yī)學心理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7: 109-111.
[4] 鄒小兵.以家庭為基礎的結構化教育治療兒童孤獨癥的療效.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05, 13(2):98-100.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 parents of autistic childre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WANG Qi-zhu, CHEN Zhi-xiang.
Yunnan Psychiatric hospital, Kunming 650224,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for parents of autistic children in order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help parents keep a good state of mind, which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the treatment, training, growth, family life for children.Methods Investigating 102 parents of autistic children with the state anxiety questionnaire, Zung depression scale, 90 symptoms self evaluation scale and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Results Commo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autistic parents was: 96.1% anxious, 56.9% blame themselves from
sin, 65.7% loss of confidence, 81.4% depres sed.Conclusion For par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to promptly give the correspond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support and guidance to keep parents a good s tate of mind, which will have a vital significance to the treatment, training, growth, and family life of the children.
Parents of autistic children;Par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Countermeasures
650224 云南省精神病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