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香香 王丹 薛鸞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風濕科,上海 200437)
我院風濕科于2008年成立,設有床位20張。近年來主要診治的疾病包括類風濕關節(jié)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原發(fā)性干燥綜合征(primary sicca syndrome,pSS)、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強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硬皮病(scleroderma)、痛風(gout)等?,F將2008—2011年臨床管理數據整理如下,旨在為優(yōu)化臨床診療管理提供依據。
資料來源于醫(yī)院信息系統(tǒng)(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2008—2011年風濕科工作量統(tǒng)計報表。病案例數共計3051例,數據來源真實準確。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8.0進行數據整理與描述性分析。
2.1 2008—2011年住院患者數、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區(qū)域外患者情況見表1。統(tǒng)計顯示,2008—2011年,住院患者數逐年遞增,平均住院日逐年下降,床位使用率和區(qū)域外患者患者數逐年增加。
表1 2008—2011年風濕科住院患者指標統(tǒng)計概況
2.2 2008—2011年住院患者藥費構成見表2。統(tǒng)計顯示,2008—2011年隨著住院患者數增加,總藥費、西藥費、中藥費均呈逐年遞增趨勢,均次費用逐年下降,藥占比逐年升高,其中2011年藥占比較前3年顯著升高。
表2 2008—2011年風濕科住院患者藥費構成
2.3 2008—2011年 RA、AS住院患者治療方法見表3。統(tǒng)計顯示,2008年、2009年RA、AS患者以傳統(tǒng)治療為主,2010年生物制劑應用率呈上升趨勢,至2011年生物制劑治療比例顯著升高。
2.4 2008—2011年住院患者收治前5位病種構成見表4。統(tǒng)計顯示,2008—2011年收治前5位的病種依次為:RA、pSS、AS、SLE、PM/DM,病例數和構成比逐年上升,其中2011年收治SLE、PM/DM病例數顯著升高。
表3 2008—2011年風濕科RA、AS患者治療方法構成比(%)
表4 2008-2011年風濕科收治前5位病種構成n(%)
2.5 2011年SLE、PM/DM住院患者各種合并癥發(fā)生率見表5。統(tǒng)計顯示,163例SLE和92例PM/DM患者中,合并骨質疏松、高脂血癥者所占比例均超過70%。
表5 2011年SLE、PM/DM住院患者各種合并癥發(fā)生率(%)
通過4年數據比較(表1~2),我們發(fā)現風濕科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均次費用保持穩(wěn)中有降的趨勢。風濕性疾病大多為慢性病,怎樣縮短住院天數,提高床位使用率呢?首先,必須明確入院目的,有的放矢;第二,加強臨床與醫(yī)技部門之間的協作;第三,對RA、AS、SS病種按疾病診療常規(guī)、單病種臨床路徑方案,對檢查、用藥等進行篩選。
我院風濕科患者住院費用中,藥費所占的比例較高,而發(fā)達國家只占10% ~20%[1]。我院風濕科藥占比的逐年升高與以下因素有關。首先,近年來風濕性疾病的治療手段有比較大的進展。各類生物制劑已用于RA、AS的治療。表3可見,2011年RA和AS患者生物制劑應用率分別達到23.26%、38.02%,從而使2011年藥占比較前3年顯著升高;其次,由表4可以看出,復雜病種收治的比例有所改變。2011年起,SLE、PM/DM病例構成比顯著增加。SLE、PM/DM系統(tǒng)累及較多,且發(fā)病往往比較兇險,危急重病例常見。研究[2]表明,腎功能衰竭、感染、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傷是引起SLE患者病死的主要原因,而合并感染、惡性腫瘤則是PM/DM患者的主要危險因素。大部分SLE、PM/DM病患需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這些藥物大大增加了感染的概率和發(fā)生骨質疏松、高脂血癥、糖尿病、冠心病等各種并發(fā)癥的風險,本研究顯示SLE、PM/DM患者合并骨質疏松、高脂血癥比例超過了70%。而抗感染治療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治并發(fā)癥方面的用藥,勢必會影響藥費,提高藥占比;第三,近幾年中藥材的成本有較大幅度提高,對醫(yī)藥費用的影響不容忽視。我院風濕科致力于研究中醫(yī)藥治療風濕病的特色,以中藥內服,用于改善SS患者口干、眼干、便秘等癥狀,減輕SLE、PM/DM等患者長期應用大劑量激素所致的不良反應。中藥外治用于治療關節(jié)炎患者口服非甾體消炎藥對胃腸道的刺激,減輕對肝腎代謝的干擾。
風濕科臨床醫(yī)師應規(guī)范診療行為,合理用藥,必要時可以對特殊藥品實行分級管理,確保醫(yī)療質量,縮短平均住院日,從而控制患者藥費的支出,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1] 杜煒龍,蔡娜,劉惠玲.淺析我國醫(yī)療費用中藥費比例高的原因及解決方法[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31):164.
[2] 周亞敏,丁培霞,張景瑋.淺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14(1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