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萍
江蘇省徐州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江蘇 徐州 221009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因此,探尋一種準確、可靠、簡便易行、便于進行批量測量的實驗方法已迫在眉睫。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篩選、診斷、血糖控制、療效評估的有效監(jiān)測指標,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使用,本文將進行的相關研究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就診的糖尿病患者67例作為研究對象,男37例,女30例,年齡37~70歲,平均年齡 (46±2.7)歲,病程3~20年,平均病程 (8±4.0)年,所有病例診斷符合WHO對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同時選擇在我院體檢各項指標正常,無糖尿病和心、肝、腎性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健康體檢者65例作為對照組,男46例,女19例,年齡34~73歲,平均年齡 (45±1.9)歲。兩組性別、年齡等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均采集空腹靜脈血2ml,應用糖化血紅蛋白儀及相關配套試劑檢測HbAlC(試劑由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測定FBG(試劑由山東鑫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操作過程嚴格按試劑盒說明進行,采用西門子RLMaX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測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踞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相比較觀察組FBG及HbAlc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糖化血紅蛋白、空腹血糖相比較
糖尿病是一組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胰島素作用障礙所致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持續(xù)高血糖與長期代謝紊亂等可導致全身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損害及其功能障礙和衰竭[1]。嚴重者可引起失水,電解質(zhì)紊亂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等急性并發(fā)癥酮癥酸中毒和高滲昏迷。目前臨床上對糖尿病診療和監(jiān)測多采用空腹、餐后血糖或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等,但其只能反映瞬間血糖水平的檢驗指標,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失去檢測意義。糖化血紅蛋白 (HbAlC)是國際上公認的可以反映長期血糖水平的金標準[2]。
本文通過對已確診的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的糖化血紅蛋白及空腹血糖的相關性進行分析。表明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之間存在著正向相關,糖化血紅蛋白的多少與血中葡萄糖的含量呈正比關系,可以間接反應血糖濃度的變化,同時也反映了機體糖代謝的狀態(tài)。
糖化血紅蛋白是人體血液中紅細胞內(nèi)的血紅蛋白與血糖結合的產(chǎn)物,血糖和血紅蛋白的結合生成糖化血紅蛋白是不可逆反應,并與血糖濃度成正比,且保持120天左右,所以可以觀測到120天之前的血糖濃度。糖化血紅蛋白測試通??梢苑从郴颊呓?~12周的血糖控制情況,其高低可作為糖尿病患者診斷與疾病控制的重要指標,可較好的反應患者一段較長時間的血糖控制情況,對患者的治療與轉歸、預后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3]。
糖化血紅蛋白是血液中和葡萄糖結合的一部分血紅蛋白。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較高時,人體所形成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相對較高。人體內(nèi)紅細胞的壽命一般為120d,在紅細胞死亡前,血液中糖化血紅蛋白含量也會保持相對不變[4]。因此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反映的是在檢測前120d內(nèi)的平均血糖水平,與抽血時間,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是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的良好指標。
[1]Yang W,Lu J,Weng J,et.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2]王小芳.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糖水平的相關性研究[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0,28(4):398-399.
[3]李鐘響.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對糖尿病診斷、血糖控制及療效評價的臨床意義[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09,8(1):110-111.
[4]陳文祥.糖化血紅蛋白檢測標準化及有關問題[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1,19(11):8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