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隆信,劉俊吉,余志龍
(南昌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普外科,南昌 330077)
胰腺癌是一種惡性程度高、發(fā)病隱匿、早期診斷困難、發(fā)展迅速、治療效果不佳、預后差的消化道惡性腫瘤[1]。根據報道,在常見癌癥死因中胰腺癌位居第4位,而在消化道癌癥死因中排第2位,病死率較高。隨著醫(yī)學技術的進步,對于胰腺癌治療方面有所提高,但是胰腺癌治療之后預后差的情況并沒有明顯的改變。預后效果差一直是令人困擾的難題,研究影響胰腺癌患者預后的因素,為改善預后提供參考,對于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以及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2]?;仡櫡治霰驹?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間收治的30例治療胰腺癌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間本院收治的30例胰腺癌患者進行隨訪,方式包括來院復查、電話和信件。所有病例均確診為胰腺癌,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齡34~87歲,平均(65.1±3.91)歲;分期Ⅰ~Ⅱ為8例,Ⅲ~Ⅳ為22例;手術方式,行短路手術17例,根治性切除13例。
1.2 統(tǒng)計學處理 全部數(shù)據均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在單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中,計算各因素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區(qū)間(95%CI),之后采用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資料中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生存時間分析 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腫瘤淋巴結轉移(tumor node metastasis,TNM)分期、手術方式、綜合治療、并發(fā)癥對生存時間影響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因素對生存時間影響分析
續(xù)表1 各因素對生存時間影響分析
2.2 單因素分析 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性別、TNM分期、手術方式、綜合治療、并發(fā)癥、肝轉移在單因素分析后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年齡、腹痛、腫瘤大小在單因素分析后的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胰腺癌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2.3 多因素分析 經過統(tǒng)計學分析,TNM分期、手術方式、綜合治療、并發(fā)癥、肝轉移在多因素分析后的結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胰腺癌患者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胰腺癌屬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在世界范圍內,胰腺癌的發(fā)病率呈上升的趨勢,原因尚不明確。由于該病起病隱匿,大多數(shù)患者確診時已經處于病情的晚期,手術治療后,2年以上生存率低[3]。目前,胰腺癌治療方法主要采用綜合治療模式,以手術為主多種治療方法相結合。治療之后,患者的預后情況差,治療效果不理想,無法有效幫助患者擺脫病痛折磨,患者病死率偏高。為了改善這一現(xiàn)象,通過分析影響預后因素,以提高治療效果。
很多因素影響胰腺癌預后,多數(shù)與治療方式、腫瘤生物學特點、浸潤轉移有關聯(lián)。伴隨社會發(fā)展,人們生活方式隨之改變,食用高動物蛋白和高脂肪、飲用咖啡、喝酒、吸煙和糖尿病等可能是誘發(fā)胰腺癌的因子[1,4-5]。本研究資料顯示,性別、TNM分期、手術方式、綜合治療、并發(fā)癥、肝轉移在單因素分析后為影響胰腺癌預后的顯著因素,進行多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TNM分期、手術方式、綜合治療、并發(fā)癥、肝轉移為影響胰腺癌預后的顯著因素。男性群體胰腺癌的發(fā)病率高于女性,造成這一情況可能與男性的職業(yè)因素有關,如接觸放射物質、石棉、油類等。另外,男性的吸煙、高脂飲食生活方式也會有一定的影響[6]。因胰腺癌解剖位置特殊,而且癥狀不典型,早期診斷比較困難,甚至于有些患者于就診時就已經發(fā)生遠處轉移,已無法實施根治手術。本研究資料顯示TNM分期為Ⅰ~Ⅱ期的患者8例,占26.7%,Ⅲ~Ⅳ期的患者22例,占73.3%。在單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中,TNM分期都屬于影響胰腺癌預后的顯著危險因素,TNM分期越晚患者的預后效果越差,主要是由于很多晚期患者的腫瘤已發(fā)生廣泛浸潤轉移,侵犯腹腔大血管和腸系膜血管,無法進行根治手術。根據TNM分期標準,Ⅲ期為不能進行根治切除的局部進展期胰腺癌,Ⅳ期為晚期胰腺癌并存在遠處轉移??梢酝ㄟ^分期來指導臨床醫(yī)生選擇治療方案。孫誠誼等[7]研究表明晚期胰腺癌沒有進行開腹手術的必要,而Ⅰ期患者主要行根治切除,可以不進行輔助治療,Ⅱ~Ⅲ期患者可通過擴大手術提高切除率,減少復發(fā),改善遠期療效。TNM分期簡單易用,以此來選擇治療方案有助于改善胰腺癌患者預后。目前,外科手術是治療胰腺癌的主要方法,胰腺癌根治手術相較短路手術生存期有所延長。短路手術主要目的是緩解胰腺癌引起的癥狀,如疼痛、腸梗阻、黃疸及胃排空障礙等,該手術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但對于增加患者生存期效果不明顯。因此,如果患者病情處于早期,可采用根治手術。袁曉慶等[8]研究顯示晚期患者應根據個人自身情況選擇姑息手術,或者以改善胃腸道、膽道梗阻為目的的外引流、內引流。研究顯示,有、無進行綜合治療患者的生存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合治療是一體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聯(lián)合放療、化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等[9],各種治療方法聯(lián)合運用治療效果顯著。有報道指出為了提高切除率,可以通過術前進行輔助放化療降低腫瘤分期,為了降低腫瘤局部復發(fā),可以在術中進行內放射治療。全身靜脈化療可以降低腫瘤復發(fā)可能,增加生存期[10-14]。因此,對于胰腺癌采用多種治療方式結合的綜合治療能夠有效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TNM分期越晚患者預后越差,腫瘤轉移情況影響治療可采用的手術方式。為了改善胰腺癌患者預后,在治療方面應采用綜合治療方案。病情分期早的患者,治療后療效顯著、生存時間長,所以,應努力提高早期診斷率,還可以針對影響預后的因素,采取相應改善措施。
[1] 王飛,隆艷艷,戴廣海,等.123例胰腺癌臨床資料及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腫瘤,2011,20(6):462-465.
[2] Jemal A,Siegel R,Ward E,et al.Cancer statistics,2008[J].CA Cancer J Clin,2008,58(2):71-96.
[3]Jung Y,Lee S,Choi HS,et al.Clinical valida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iomarkers identified from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of public expression data[J].Clin Cancer Res,2011,17(4):700-709.
[4] 晏冬,王喜艷,徐新建,等.局部進展期胰腺癌患者預后相關因素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33(4):412-414.
[5] 孫麗紅.飲食因素與胰腺癌的相關性[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1,19(4):410-415.
[6] 戴月娣,張德祥,袁蘇徐,等.胰腺癌治療方式評價及預后分析[J].中國癌癥雜志,2011,21(3):211-215.
[7] 孫誠誼,陳自力.重視胰腺癌的綜合治療[J].中華消化外科雜志,2009,8(4):244-246.
[8] 袁曉慶,肖明兵,江楓,等.鈣囊素對胰腺癌預后判斷的價值[J].江蘇醫(yī)藥,2012,38(9):1052-1054.
[9] 楊瓊,江志敏,郭雙雙,等.吉西他濱固定劑量率輸注一線治療晚期胰腺癌隨機對照試驗的 Meta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08,15(1):57-60.
[10]丁強,胡先貴.影響中晚期胰腺癌預后的多因素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12):1450-1451.
[11]Ansari D,Nilsson J,Andersson R,et al.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predict survival from pancreatic cancer after radical surgery[J].Am J Surg,2013,205(1):1-7.
[12]Dobson CC,Mongillo DL,Brien DC,et al.Chronic prenatal ethanol exposure increases adiposity and disrupts pancreatic morphology in adult guinea pig off spring[J].Nutr Diabetes,2012,2(5):57.
[13]Kalwat MA,Yoder SM,Wang Z,et al.A p21-activated kinase(PAK1)signaling cascade coordinately regulates F-actin remodeling and insulin granule exocytosis in pancreatic beta cells[J].Biochem Pharmacol,2012,31(2):157-178.
[14]Tannapfel A.New S3guidelines on exocrine pancreatic cancer[J].Pathologe,2012,33(2):266-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