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本剛
教師閱讀具有其專業(yè)價值。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說:“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爆F(xiàn)在的中學教師很少有人讀書,有的教師甚至除教科書之外基本不讀書,就連教育理論的書也讀不了幾本,更談不上博覽群書了?;谝陨锨闆r,我們開展了本次研究,以期了解中學教師的真實閱讀情況,為提升教師閱讀水平提供對策與建議。
本研究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廈門市三所直屬、區(qū)屬學校的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閱讀的意義,閱讀時間、方式,書籍種類、來源,閱讀策略等。共發(fā)放125份問卷,回收125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120份,有效率96%。其中男 44(36.7%)、女 76(63.3%);文科 68(56.7%)、理科 52(43.3%);初中58(48.3%)、高中62(51.7%)。調查數據采用SPSS1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本次調查以120名中學教師為對象,基本情況如表1。
表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1.教師的閱讀時間、閱讀數量、閱讀滿意度
表2 教師每天讀書時間
從表2中可以看出,10%以上的中學教師每天的讀書時間在1小時之內,近90%的中學教師每天用于讀書的時間在2小時之內,只有極少數的中學教師每天拿出2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讀書。這反映出一個問題,即絕大多數教師讀書的時間很少。
表3 教師近五年每年平均讀書量
表4 讀書時間占閑暇時間的比例
以5年為一個時間段,調查教師在這個時間段內每年的讀書量,從表3中發(fā)現(xiàn)53.3%的教師每年平均讀四本書以上,19.1%的教師每年平均才讀一兩本書;從表4中發(fā)現(xiàn)只有5.9%的教師會拿出二分之一以上的閑暇時間讀書,接近60%的理科教師只用閑暇時間五分之一以下的時間看書??梢?,教師并不是沒有看書的時間,而是閑暇時間沒用在看書上。
表5 教師對自己和他人閱讀量的態(tài)度
從表5中可以發(fā)現(xiàn),在本次調查中,以一個教師平均每年讀十本書為基本標準,衡量其閱讀量大小,結果有超過一半的中學教師認為這個閱讀量很大,只有22.6%的教師認為閱讀量不大;在問及自己同事每年的閱讀量是否很大時,只有38.6%的教師認為自己同事每年的閱讀量很大。這一調查結果與前面得出的教師每年的閱讀量偏低相吻合。而在問到對自己的閱讀量是否滿意的時候,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師對自己目前的閱讀量表示滿意,42.5%的教師不滿意自己的閱讀量。
表6 教師認為自己和同事閱讀量過少的原因
表7 讀書過程中教師的主要困惑
從表6中,可以發(fā)現(xiàn),當問到什么原因造成了自己和同事的閱讀量過少呢?沒時間和缺少閱讀氛圍是主要的原因。除以上原因外,很多教師在讀書過程中存在很多困惑,比如,不知道讀什么書、應怎樣讀書,以及讀后感覺對提高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沒有多大的收獲,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找不到自己想讀的書籍、讀后感覺沒用等。
2.不同學科教師的閱讀情況
表8 不同學科中學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情況
從表8中發(fā)現(xiàn),89.7%的文科教師每天閱讀時間在兩小時之內;而對于理科教師來說,84.6%的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在2小時之內,雖然在數據的比例上來說,理科教師在閱讀時間上比文科教師要多,但是由于T=0.692,P=0.491>0.05,所以文理科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狀況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3.不同學段教師的閱讀情況
表9 不同學段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情況
從表9中可以發(fā)現(xiàn),94.8%的初中教師每天閱讀時間在2小時之內,每天讀書時間超過2小時的教師只有5.2%;而對于高中教師,80.6%的教師每天閱讀時間在2小時以內,19.4%的教師每天讀書時間超過2小時。很顯然,高中教師平均每天的讀書時間要比初中的多很多。又因為T=2.705,P=0.009<0.05,所以初高中理科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
4.中學教師的基本信息與本身每天閱讀時間的相關分析
表10 理科教師閱讀情況與基本信息的相關分析(r值)
從表10中可以看出,年齡、教齡以及現(xiàn)任職務對中學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影響較大;而且他們之間的關系是正相關,也就是年齡、教齡越大,現(xiàn)任職務越高,教師每天的閱讀時間就會越多,其中年齡和現(xiàn)任職稱對教師每天閱讀時間具有顯著性相關。從近5年來年平均讀書量來看,教齡和年齡對其影響較大,也是正相關。而從個人藏書量來看,年齡和現(xiàn)任職稱對其有顯著性正相關,同時教齡對其影響也較大。
1.中學教師在閱讀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1)閱讀時間偏少,閱讀量偏低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發(fā)現(xiàn),40%以上的中學教師每天的讀書時間在1小時之內,近90%的中學教師每天用于讀書的時間在2小時之內,只有極少數的中學教師每天拿出兩個小時或更多的時間讀書;53.3%的教師每年平均讀四本書以上,19.1%的教師每年平均才讀一兩本書。以一個教師平均每年讀十本書為基本標準,衡量其閱讀量大小,結果有超過一半的中學教師認為這個閱讀量很大,只有22.6%的教師認為閱讀量不大;在問及自己同事每年的閱讀量是否很大時,只有38.6%的教師認為自己同事每年的閱讀量很大。中學教師閱讀時間偏少,閱讀量偏低的現(xiàn)狀,著實讓人擔憂。
(2)教師閱讀目的不正確,缺乏閱讀計劃
從調查問卷的數據中發(fā)現(xiàn),42.0%的中學教師沒有閱讀計劃,33.6%的理科教師偶爾會有閱讀計劃,而只有24.4%的理科教師有閱讀計劃。同時還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閱讀目的不明確,因為數據顯示43.5%的理科教師沒有閱讀目的。這樣的結果會對教師以后的專業(yè)發(fā)展以及整體素質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
(3)閱讀種類偏少,閱讀效果不明顯
調查了解教師們讀過的教育名著情況,只有少數教師填寫具體書籍,有少數教師把《教育學》《心理學》教材當作教育名著,甚至有的教師從未讀過。調查顯示,雖然有52.9%的理科教師說會經常閱讀科學類書籍,82.3%的文科教師說會經常閱讀文史類書籍,但是當讓他們寫出自己曾經閱讀過的科學類書籍有哪些時,只有少數教師作答,而且在作答的教師里面,大多數寫的書名都是教學參考、本學科知識、教育教學案例等實用性書籍。這個結果反映出教師們閱讀的種類和數量偏少,也反映出教師們閱讀效果偏低。
2.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閱讀量過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教師缺少閱讀時間。現(xiàn)實中很多教師沒有時間讀書,因為瑣碎的班級事務纏身,每天忙于備課、批改作業(yè)、輔導學生、家校聯(lián)系,應付各種檢查,忙于各種考試、閱卷。當然也有些教師有時間讀書,但卻沒有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時間,而是把時間放在休閑娛樂上。調查中發(fā)現(xiàn),閱讀氛圍對促進教師更好地讀書非常重要,但現(xiàn)實條件是缺少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在升學率壓力面前,在“分數至上”的原則面前,在與切身利益關系密切的相關考核評價面前,教育功利化傾向明顯。閱讀缺少的原因還有閱讀資源缺乏。現(xiàn)在書的種類繁多,但是真正值得閱讀的書卻很少,尤其是找到一本自己想讀的書更是難上加難,再加上正版書價格不菲,內容膚淺、錯誤百出的盜版書泛濫市場,教師難辨真?zhèn)伪阃鴧s步;有些教師缺乏閱讀動力,認為自身經驗豐富,不需要閱讀;有的教師認為現(xiàn)在的東西更新很快,學習也來不及,干脆不去閱讀。當然除了以上原因,影響教師閱讀的因素還與閱讀結構不合理、閱讀面過于狹窄、閱讀品位不高、閱讀動機和自覺意識缺乏等教師的內在因素有關。
調查中發(fā)現(xiàn),閱讀氛圍對促進教師讀書非常重要。學??梢栽谛@內的走廊、宣傳櫥窗等陣地張貼宣傳標語、宣傳畫、名人名言,教師可以自我設計布置具有書香特色的辦公室環(huán)境,營造出一種濃郁的讀書氛圍。學校還可以建設教師書吧,為教師提供一個溫馨的讀書、交流的場所。
問卷中教師們建議,開展“書香校園”系列活動,可以推動教師閱讀。學??梢砸蠼處熤朴喿x書計劃,每位教師結合自己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明確讀書內容,制訂自己的個人讀書計劃。定期舉辦讀書交流活動,以實施新課程為重點,結合教師的教學行為和生活體悟為主題,舉辦讀書沙龍活動。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定期舉辦“讀書論壇”,構建網絡讀書研討交流的平臺,在學校網站內開辟“品味書香”“讀書隨筆”等專欄,定期推薦優(yōu)秀文章,組織交流教師優(yōu)秀讀書心得、書評等,為教師搭建一個讀書、交流的平臺,分享讀書快樂。
針對很多教師不知道讀什么書、怎樣提供有效可讀書籍的情況,我們需要提高圖書館藏書的質量、數量和實用性,改善圖書館的環(huán)境和氛圍,購買圖書時增加教師的參與度對于每所學校非常重要。學校需要切實改變圖書館藏書質量很差的現(xiàn)狀,防止圖書館只是為迎接檢查的擺設,提供適合教師閱讀的圖書。發(fā)動教師提供喜歡的書目,學校圖書室定期購買教育類書籍,豐富閱覽室的藏書。
學校應當建立教師閱讀的日常機制和激勵機制。比如學校要求全體教師每人每學期至少讀完兩本書,并完成讀書筆記,寫出讀書心得,對于完成較好的教師給予適當表彰和獎勵,對于讀書氛圍和效果較好的教研組給予鼓勵。
調查顯示中學教師在教學準備、上課和作業(yè)批改之外,還承擔了過多教學之外的工作,如學生管理、撰寫各種計劃和總結、應對各種檢查、參加各種會議等。目前大批教師長期處于工作時間過長、心理壓力過大、體力透支的亞健康狀態(tài),難有合適的時間閱讀。減輕教師負擔,特別是減輕教師教學之外的負擔,是學校切實需要考慮的問題。
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中學教師不喜歡閱讀跟自己的觀念有關,他們覺得閱讀對于自己的實際教學沒有太大的作用。學校是讀書的場所,真正的教師必定是一個讀書愛好者。教師的讀書習慣會影響學生,每一個教師首先必須是一個讀書人。教師的學習應秉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原則,教師可以通過讀書,登高望遠、高屋建瓴,指導與反思自己的教育實踐,激發(fā)自己的思維能力和對教育問題的批評性思考,努力轉變思想觀念、思維模式,進行教育創(chuàng)新。
在調查和訪談中發(fā)現(xiàn),當前人們的閱讀方式趨向多樣化,紙質閱讀與電子閱讀并存。閱讀從本質上說,是為了獲取知識和信息,從這一點上來說,手機閱讀與電子書閱讀也具有相同的功能。但是深層次的閱讀帶給我們的是思維能力的提升,從這個角度看,手機閱讀與電子書閱讀相形見絀。教師的閱讀方式可以紙質閱讀與電子閱讀相結合,充分利用紙質書刊和手機、電腦網絡資源,達成自己的閱讀目標。
針對教師們反映的讀書效果和習慣問題,學校可以要求教師讀好四類書:讀經典名著,增文化底蘊;讀教學專著,強教學實踐;讀教育學、心理學,悟學生心理;讀報紙雜志,知天下大事。教師在閱讀中,以原理掌握、方法實施為基礎,以專業(yè)拓展、學科縱深為發(fā)展。文科教師可適當閱讀科學類的書籍,理科教師可適當閱讀文史類的書籍,加強通識閱讀。強調通過閱讀激發(fā)教師持久的興趣,引發(fā)教師可持續(xù)的思考,從而形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