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淑霞
分層教學又稱分組教學、能力分組,最先出現(xiàn)于20世紀初的美國,當時美國面對著大量移民兒童的涌入,為了教育這些背景各異的新生,教育官員認為有必要按照學生智力測驗分數(shù)和學業(yè)成績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組,教師根據(jù)不同班組的實際水平進行教學。到了20世紀50年代,英國幾乎所有的中小學都根據(jù)學生能力對學生分層,所不同的是,英國中小學是在同一班級內部對學生進行分類(分層),按照知識、能力水平和以前的學習成績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并區(qū)別對待,使這些群體在教師恰當?shù)姆謱硬呗院拖嗷プ饔弥械玫礁玫陌l(fā)展和提高。但是這種做法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批評,認為它加強了種族間的不平等,造成了對“低能兒童”的歧視,使他們的身心健康受到殘害;相反的,對“高能兒童”給予的特殊照顧,助長了他們自高自大的驕傲習氣。同時,這種分層加深了學生之間的隔閡,易造成社會矛盾,是一種不民主的教學組織形式。由此,分層教學陷入了低谷。[2]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開始引進了分層教學思想,因其充分體現(xiàn)了因材施教的原則,該理念在短短的30年時間里得到了各類院校越來越多的老師認可,幾乎各學科領域都曾進行分層教學的探索,尤其在各層次的英語教育中被大力推行[3]。英語分層教學作為一種教學理念和施教方法,是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認知能力、個性差異等實際情況出發(fā),依據(jù)教學大綱要求和語言認知規(guī)律,確定不同層次的要求,進行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最充分的發(fā)展,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眾所周知,在我國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背景下,許多高職院校在辦學條件和招生人數(shù)等方面得以飛速發(fā)展,同時也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在諸多問題中,學生知識水平的參差不齊,難以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是最為突出的問題之一。另一方面,我國與國際社會在各個領域的接軌逐步變?yōu)楝F(xiàn)實,社會和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yè)生的要求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各層次學生的需要。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在明確高職教育英語課程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的同時,提出了對學生實行分級指導的原則,為高職英語實施分層教學提供了政策支持[4]。為了應對形勢的變化,業(yè)內廣大同仁在全國范圍掀起了一輪教學改革熱潮,以至于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深入人心,在許多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被廣泛運用。
據(jù)筆者調查,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實施英語分層教學,整體而言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中學英語教學在分層教育方面與高職英語教學存在著脫節(jié)現(xiàn)象,致使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在具體實施中面臨著諸多困難。我國中學英語教學受到班級授課制的限制,教師通常只能采用隱形性分層教育,就是在不改變原有班級日常教學的情況下,對班內學生在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作業(yè)評估等方面進行分層教育,在這種分層教育模式下,學生往往不容易察覺具體的分層情況,這樣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較小。然而在高職院校,由于生源的復雜性,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英語基礎、學習目標、學習動機等方面存在的差距較大,如果英語教學延續(xù)中學時期班內分層教育的模式,難以解決英語教學中常出現(xiàn)的英語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能力欠佳的同學“吃不消”的矛盾。故此,顯性分層教育,也就是走班制的分層教育模式更適合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實需要,沿用中學時期的班內分層教育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但是顯性分層教學的出現(xiàn),容易造成學校和老師機械區(qū)分優(yōu)等生和差生,造成了對英語能力欠佳的同學的歧視,給他們造成心靈上的傷害,而英語能力強的學生則容易享受到“特殊待遇”,有可能助長他們自以為是的驕傲習氣。所謂“特殊待遇”,無非是由資深教師授課,享有較好的教學設施,甚至作息時間都與眾不同等等[5]。一些學生為了享受到這種特殊待遇甚至在考試中作弊,而一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同時也為了撐足自己的臉面,不惜采取一些不正當?shù)男袨椋T如托關系,請吃飯,送錢送禮等等。這無疑助長了歪風邪氣。個別高官子弟憑借自身家庭的優(yōu)勢,通過“走后門”的方式“擠進”所謂重點班,也導致教育的不公平,并且無形中加深了學生之間的隔閡,容易帶來不和諧因素,進而造成社會矛盾。
分層教學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是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班。如果只靠單一的摸底考試成績或高考成績來劃分學生的英語水平的層次,是不全面,也是不科學的。為了能進入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學學習,許多考生在高中的三年的學習中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備戰(zhàn)高考中,身心都十分疲憊,在高考過后,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放下書本盡情地享受大學入學前那兩個多月的暑假。于是在缺乏有效復習的情況下,原本高中所學的知識在大腦中的記憶會有所消減。因此,部分學生會產生心理負擔,在摸底考試中發(fā)揮失常,不利于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
由于種種因素的限制,當前高職院校進行的英語分層教育只能在有限范圍內進行,具體做法是:把英語知識和能力最薄弱的同學從自然班中劃分出來重新組合成新的班級,進行分層教學。部分學生在此過程中會出現(xiàn)思想不穩(wěn)定的情況,進而產生抵觸的情緒,覺得進入基礎班有損面子,甚至有部分學生會更加意識到自己是一個英語學習的失敗者,進而產生悲觀的想法,完全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但有的學生,卻會強烈要求進入英語基礎班的學習,即便是其英語摸底考試成績不至于使其進入基礎班。
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導致不同層次的學生到相應層次的班級上英語課,但對于專業(yè)課和其他公共課,學生則要返回原來的自然班里上課,這就難免會出現(xiàn)上課時間發(fā)生沖突的情況。對于那些資源有限的學校來說,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甚至對教室的安排使用都是嚴峻的挑戰(zhàn)。如果一味地把高職英語課安排在晚上,既不利于學生學習,也給教師帶來了不便。
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教育總體供給能力不足,其中突出的表現(xiàn)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嚴重匱乏,師資力量不足,以至于一個教師帶多個班級的情況非常普遍,而且教學班的人數(shù)普遍超過46人這個“國家標準”。教師工作壓力大了,教學質量會相對下降。另外,由于高職院校資金不足,造成教學設施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政府公共財政投入及教育總供給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響。
由于分層教學引進我國比較晚,加上受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使一部分人沒能將分層教學與傳統(tǒng)等級教學相區(qū)分。教師不能一下子對以往的做法有所轉變,在思想上和態(tài)度上不能做到對學生一視同仁,分層帶有歧視的成分或被學生認為有歧視。學生一旦對現(xiàn)實之間比較小的差異作出過度的反應,心理和感情上便會受到傷害。
在我國延續(xù)多年的傳統(tǒng)應試教育痼疾,引發(fā)教學目標的功利性。高職英語教師很難在45分鐘內既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又能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英語技能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的英語學習與實踐能力相脫節(jié),以至于許多學生靠死記硬背學習英語,或者只注重“聽”和“寫”,忽視“說”的啞巴英語現(xiàn)象在中國高職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長期得不到很好的解決。
高職院校對分層教學缺乏科學合理的宣傳和對學生的教育引導,使很多教師、家長、學生誤認為分層教學就是等級教學,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教育不公平、差別對待、歧視等現(xiàn)象。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除了參考學生高考英語成績和組織新生入學后參加統(tǒng)一的模擬考試外,還可以參照學生自己的意愿進行分層。而且,高職英語教師應該在大學一年級第一個學期的教學中深入研究學生,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檢測等的表現(xiàn),綜合評價學生,做到心中能準確定位每一個學生,做到準確分層。
(1)社會有關部門
社會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教育資源的合理配置,做到教育公平。對那些不公平的教育行為給予嚴厲打擊,對私立高職院校給予足夠的資金及其他支持,從而促進教育公平。
(2)學校方面
高職英語分層教學涵蓋的范圍大,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如學生成績錄入、教學資源的分配、師資安排等。要使高職英語分層教學取得一定的成效,除了需要英語老師的努力外,更需要教學管理部門領導的關心、支持,以及各部門的齊心協(xié)力,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tǒng),保障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實施效果。
高職院校對英語教學要進行全面的改革,采用“分層教學與技能模板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突出高職教育特色,突出職業(yè)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分層教學要求高職英語教師不僅要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底和豐富的文化知識,還需要教師有靈活的應變能力,能充分地了解學生,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教師配備方面,管理者要考慮到流動配置的方式,讓每個老師都有機會教不同層次的學生。鑒于低層次的學生在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英語學習興趣性都比較低,管理者可以讓經(jīng)驗較豐富的中年老師帶領年輕教師一起負責英語課堂教學,鼓勵教師針對學生的特點,共同研究教學方法,設計教案。
盡管分層教學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但作為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學生,了解高職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心理需求,觀察和了解他們在英語學習上的日常表現(xiàn),以此為基礎開動腦筋,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個性特點,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作業(yè)、檢測等實際情況,綜合評價學生,做到心中能準確定位每一個學生,從而做到準確分層。同時要不斷探索高職英語分層教學的客觀規(guī)律,設計出更多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熱情和自信的教學方法,譬如采用“分層教學與技能模板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以突出高職教育特色,突出職業(yè)教育中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盡管本論文對分層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但是由于時間和條件限制,許多問題研究還不夠深入,有待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進一步深入探討。
[1]李圣愛.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交際,2009(11).
[2]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 (怎樣教英語)[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68-78.
[3]袁運開.學生認識與優(yōu)化教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4]束德領.“分層教學”探析[J].新課程,2011(6).
[5]張艷.職業(yè)學校新生班英語顯性分層和隱性分層教學優(yōu)劣的實驗研究[J].新課程,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