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李金麗
(東北大學 學報編輯部,遼寧 沈陽110819)
提到標點符號,通常情況下不太會引起人們的注意,或許有人會不以為意,認為它們的作用微不足道,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我們都會有這樣的體會,稿件中若是缺少標點符號,讀起來就會像猜燈謎一樣費勁,當然也就談不上正確理解了。如果雖然有,但卻用的不正確呢?效果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會讓人費解、誤解,甚至因此而產生嚴重后果,其副作用不亞于關鍵性的文字差錯。因此,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問題,必須引起期刊編輯的重視。
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不要小看標點,以為輕而易舉,一定要謹慎從事?!惫粢舱f過:“標點符號好像一個人的五官,不能因為它不是字就看得無足輕重。標點錯了,意義也就變了。”
個人體會專家所言極是,而且事實也的確如此。別的不說,小小的引號就能關乎國家主權。最能說明問題的是標題新聞——我國政府抗議日本議員空中“視察”釣魚島(見2010年10月12日新華社所發(fā)稿)“視察”二字加引號的用法。在這里引號必須加,否則對我們來講就沒有主權可言了,因為詞典上對“視察”二字的解釋有二:(1)上級人員到下級機關檢查工作;(2)察看,如察看地形等。很顯然這些都只能是發(fā)生在一國之內的事情,你到別的國家做,人家能允許嗎?肯定不能。所以說,把“視察”二字加上引號就向世人明白無誤地表明了我們對釣魚島擁有不可爭辯的主權,別人無權干涉的嚴正立場。這也充分證明了小小的標點符號完全可以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由不得我們不重視。[1]
其他標點符號的使用也有同樣的問題,如由小小的頓號引發(fā)的主權不明的差錯:宗教觀念濃郁的地區(qū)(如中東、西藏)則鐘情于象征天地神秘色彩的松石和青金石;頓號誤為間隔號:列寧·彼得一世,在字面上把偉大的革命導師與封建王朝的統(tǒng)治者合二為一了,錯誤的性質也就超出了簡單的標點運用錯誤的范疇。其他種類的例子則不一而足。由此說,我們沒有理由輕視標點符號在稿件中的作用。
以上的大小例子都說明了一個相同的道理:就像足球比賽中的所有違反比賽規(guī)則的動作都叫“犯規(guī)”一樣,只不過是嚴重程度不同,犯規(guī)者有的是被口頭警告,有的是被出示黃牌,更嚴重的則要被紅牌罰下。稿件中的標點符號用法凡是不符合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的,都屬于“犯規(guī)”,盡管有些不很嚴重,其危害顯得無足輕重,但不管怎么說,我們要像球場上的“黑衣法官”那樣明察秋毫,都要予以糾正。
雖然比較極端的標點符號誤用情況在我們的稿件中很少見到,但我們絕不能視其為沒有。事實上標點符號的誤用現(xiàn)象在稿件中還很普遍,只不過還沒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而已。學術期刊不僅是學術成果的傳播載體,更承擔著繁榮學術乃至推動社會進步的使命,而對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是首先要身體力行的,因此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筆者認為這樣做的意義至少在于以下兩點:
一是遵法、守法的體現(xiàn)。早在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就公布了《標點符號用法》,它屬于行業(yè)法規(guī),出版界當然要遵守;1995年12月13日,國家技術監(jiān)督局發(fā)布了國家標準《標點符號用法》(B/T 15834—1995,1996-06-01實施),標志著它被提升到了國家法規(guī)的高度。公民遵法守法是天經地義的,期刊編輯更是責無旁貸。
二是規(guī)范稿件中語言運用的需要。就像體育比賽中所有違反比賽規(guī)則的行為、動作都屬于“犯規(guī)”一樣,稿件中所有不符合《標點符號用法》要求的用法都是差錯,這一點毫無疑問。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在編校工作中如何做到自覺地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進而糾正書稿中標點符號的錯誤用法,在具體實踐中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等等。然而,具體的應用情況千差萬別,不好一概而論,這就需要我們進行深入的探討,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筆者認為有三個方面值得探討:[2]
(1)使不使用的問題。標點符號的功能主要是表示停頓、語氣以及詞語的性質和作用,因此,該用時則用,而且必須用,如例1:據表1中的數(shù)據繪出了三大產業(yè)產出對M2沖擊的脈沖響應曲線如圖2所示。在例1中,該句子在“脈沖響應曲線”后面應使用逗號,如果不使用逗號,就會使句子出現(xiàn)結構混亂的語病?!稑它c符號用法》列出的常用的16種標點符號用法各異,在使用時要讓它們“對號入座”,不可節(jié)省。
當然了,在該用則用的同時,我們也不能走另一個極端而成為標點符號的“浪費專家”,如例2:由此可以看出,基于補償?shù)慕7椒ǎ哂斜容^理想的預報效果。在例2中,該句子在“基于補償?shù)慕7椒ā焙笫褂玫亩禾柧蜑槎嘤谩?/p>
(2)選取的對不對的問題?!稑它c符號用法》又進一步地把16種常用的標點符號分為7種點號和9種標號并做了說明:“點號的作用在于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內點號和句末點號。標號的作用在于標明,主要標明語句的性質和作用。”可見在應用時要根據定義,結合具體的語境進行正確的選取。在稿件中這方面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主要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一“逗”到底或一“句”到底,逗號、分號不分,括號的使用比較隨意,引號的使用不規(guī)范,等等。例3:過度標引的后果,一是造成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浪費;二是影響檢索系統(tǒng)的精度;三是容易導致誤檢。在例3中,該句子的分號選取不正確,雖然句子較長,但只是一個單句,因此應使用逗號,而不該使用分號。例4:經常被用做主要的市場細分變量的人口學變量在定義綠色消費者方面并不顯著(如收入、教育程度、性別等)。在例4中,括號的使用有誤,應放在“人口學變量”的后面。[3]
(3)運用的對不對的問題??紤]這一問題為的是免生歧義,焦點主要集中在點的位置和用的是否準確上。例5:據文獻[7]選取的式(5),所導出的特征曲線,與實驗值相符。在例5中,該句子的含義是式(5)是從文獻[7]選取的,而作者的本意是式(5)是根據文獻[7]選取的,因此逗號應放在“據文獻[7]”的后面。由于逗號的位置使用不當,使得句子的含義截然不同。
標點符號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之所以拋出上面的話題,主要是想以此說明:標點雖小,作用卻不??;使用不當,后果難扛!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還真容不得我們忽視。
在期刊出版流程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首先是對作者而言的,因為稿件是他提供的,屬于使用的上游;編輯則是對使用情況進行評判——評價和判斷,進而得出結論,隨后進行更正,完全是使用的下游。編輯要靠什么做評判呢?當然得靠對標點符號的深入、正確理解,并能夠活學活用,運用水平至少不能低于作者(一般情況而言)。唯有如此,才能勝任工作角色。因此,期刊編輯應該努力想辦法積累這方面的能量,把自己變成標點符號運用方面的專家,進而增加為作者把好標點符號使用關的資本。
[1]林穗芳.標點符號學習與應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郭愛民.研究生科技論文寫作[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08.
[3]陳浩元.科技書刊標準化18講[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