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曉成(吉林農(nóng)業(yè)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吉林 吉林 136001)
個性是人的一種心理差異,它是在人長期生活發(fā)展中形成的一種具有傾向性、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總和。一個人個性的養(yǎng)成既有先天因素的影響,同時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也很重要,學校作為學生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個性形成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個性,我們首先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正因為差異的存在,讓每一個人都呈現(xiàn)出鮮明的個性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良好的個性品質,需要我們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培養(yǎng)每一名學生完美的個性品質。
體育的“個性品質”是指個體在其所參與的體育活動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思想觀點以及行為能力特征,具體可以分為體育思想品質、心理品質和行為品質。
高校是學生初入社會的一個新圈子,它有別于以往的初高中,在高校中學生接觸的人增多,環(huán)境變大,同時與社會接觸的機會也大幅增加,如果處理不好其與其它的關系,將導致學生不能很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之中,導致學生個性品質出現(xiàn)問題。體育教學作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其具有活動場所和教學形式多樣等特點,學生在不同的場所自由與其他成員進行組合搭配完成某一教學任務,在活動中學生之間的溝通、交往更為直接,并且活動環(huán)境輕松、娛樂性強,學生更容易客服自我交往中緊張的心理,融入于集體的活動之中,在學習獲得運動知識技能的同時,擴大了學生交往的范圍,學生在不同運動項目中所扮演這不同的角色,但是他們?yōu)榱四軌颢@取比賽的勝利,而共同協(xié)同努力配合,同結一致,在這期間彼此間的內心進行著溝通,并讓他們學會團結,學會人際交流。
競爭性是體育運動的最大特點,同時亦是體育活動最大的魅力特征,要想獲得最終的勝利,學生們要有堅強的意志品質克服體育運動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諸如,田徑、足球賽的風吹日曬,越野賽的長途奔襲,如果沒有良好的毅力和意志將很難達成目標。另外,在任何體育教學比賽中學生都會不知不覺的收到競賽特有的規(guī)律和氣氛的感染和影響,并且比賽結果瞬息萬變,學生要想取勝不但要有良好的運動技術,同時學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自己處于比賽弱勢時候,能夠堅持不氣餒,頑強、努力把比分拉回來,而當自己處于優(yōu)勢位置時,亦要保持冷靜,穩(wěn)健將優(yōu)勢保持到最后,這些都是通過體育教學所能夠給學生帶來的,是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
在當前教學模式中,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印記仍然嚴重,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學習的角色,缺乏自主發(fā)揮和創(chuàng)新的空間,不利于學生主體能力的培養(yǎng)與形成。因此,我們要轉變教學方式方法,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正確認識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并能夠依據(jù)學生的身體條件,運動能力和體育興趣出發(fā),突破以往傳統(tǒng)的系別、班級的限制,開放課堂,讓學生能夠自由選擇體育科目,自由選擇教師,自由選擇上課時間,建立新型師生觀和教學觀,把教師主導作用(教學組織、啟發(fā)和激勵)與學生主體作用(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結合起來,將體育教學的育體和育心功能結合起來,營造生動、活潑積極的課堂氛圍。
保證高質量的教學效果,教學內容設置就應該與學生個性發(fā)展保持一致:第一,依據(jù)學生興趣分組。學生只有對體育項目產(chǎn)生興趣,才能夠主動積極的投入到體育項目之中,與其他學生積極配合,完場教師所安排的教學內容,同時,學生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運動之中,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第二,依據(jù)學生的性格分類(內、外向型)。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類,體育運動中有團體性項目以及個體性項目,團體性項目需要學生之間進行配合,共同協(xié)作完成,那么外向型的學生更愿意參加團體比賽,彼此互相配合、交流以達到最終目標。內向型學生適合選擇個體性運動項目,需要穩(wěn)重、果斷的性格情緒。同時,亦可以鼓勵學生參加與其性格相反的運動項目,健全自己的性格。
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教會學生運動的基本技能,而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的速度和程度與學生個體差異有關,那么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針對不同的學生創(chuàng)造特定的空間。但是要注意,教學內容的設計安排上,要合理控制學練時間,切莫練習過程中讓學生感覺枯燥,教學內容設計要呈現(xiàn)出活潑、時代性等特點,激發(fā)學生的練習熱情,這樣的學習,既可以進一步強化基本技能的學習,又可以使學生在活動中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滿足感。
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作為主導者,應該融入到課堂教學之中,與學生一起練習、游戲、比賽,共享運動所帶來的快樂,并且能夠經(jīng)常換位去審視自己,了解學生,不斷改變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樹立正確的學生觀,與學生民主、平等地合作交流。只有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教師才能贏得學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從而提升其人格魅力,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也只有這樣的體育教師,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進一步促進個性的發(fā)展。
總之,作為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了如指掌,熟悉體育教學在學生興趣、能力、性格、氣質等方面的重要影響,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健全個性品質的形成。
[1]單繼偉.體育合作教學對增進高職學生社會適應性的研究[J].運動.2011,(01).
[2]孫志平.高職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個性形成與發(fā)展的對策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