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祥
(江蘇省南通市平潮高級中學,南通 226361)
“二十一世紀的文盲不再是沒知識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薄缎抡n程標準》要求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適應快速發(fā)展的社會,成為復合型人才。
“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边@句話某種程度上體現出化學學習與知識記憶是分不開的。如何高效而又輕松的加強知識記憶呢?如“分類法”記憶,可以使學生記憶牢固。如“顏色”分類記憶法,黑色:木炭、Mn O2、Fe O、Fe3O4、Cu O、等;紅棕色:Fe2O3、NO2、Br2蒸氣等;紫(紅)色:酸性 K Mn O4、I2的有機溶劑、苯酚與Fe Cl3、K元素的焰色等;藍色:Cu2+的溶液、Cu(O H)2、I2遇淀粉溶液、等;黃色:Fe3+的溶液、S、Ag I、Na元素的焰色等;淡黃色:Na2O2、Ag Br等;紅褐色:Fe(O H)3固體及其膠體等;黃綠色:Cl2氣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屬于邏輯記憶為主的階段,有時死記硬背不僅加大記憶的難度,而且不利于某些抽象知識的理解。如講解化學平衡時,有些學生雖能將“化學平衡移動原理”的概念背熟,但在判斷平衡移動方向時卻無從下手。此時,教師可以分析“改變影響平衡的條件”與“平衡朝減弱的方向移動”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濃度、壓強、溫度等條件的改變加以講解。
愛因斯坦曾說:“學習知識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學習方法成為科學家的?!彼詫W生提出問題的能力便成為探究活動的決定性因素。教師應該如何幫助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性,讓其投入到學習中去呢?
1.創(chuàng)設情境,示范引領,誘發(fā)問題
該方法要求通過觀察某一事物或實驗過程,產生認知沖突,進而提出針對性問題。如《乙烯的實驗室制法》一課中,教師就引領學生對實驗過程進行觀察時,學生可能會發(fā)現:“濃硫酸與乙醇的混合液呈現出黑色,同時伴有刺激性氣味氣體?!贝藭r,教師可以組織討論,得到濃硫酸“脫水炭化”,氧化生成C O2和S O2的結論。
2.思維提升,深入分析,提出問題
該方法主要研究的是引申型、探究型問題。如化學反應與能量中,可提出問題“化學反應伴隨能量的變化,則能量變化一定是化學反應嗎?”;講醛的化學性質時,可提出問題“醛類物質能發(fā)生銀鏡反應,則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的一定是醛嗎?”;電解法冶煉金屬中,可提出“制取金屬N a、M g時采用熔融的N a C l、M g C l2,而制取金屬A l時采用熔融的A l2O3,為什么不使用A l C l3以及N a2O、M g O?采用冰晶石的作用是什么?”
3.推因究果,融會貫通,引發(fā)問題
在對化學問題實行分析時,可以發(fā)覺許多知識點、實驗現象相互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教師可以“由原因出發(fā)進行演繹”或者“由結果出發(fā)進行歸因”,使學生將知識融會貫通,順利地引發(fā)出問題。如原電池課時中,首先設計Z n-C u-H 2 S O 4、Z n-Z n-H 2 S O 4、Z n-C u-酒精原電池進行實驗,根據電流表是否有示數很快就引發(fā)對“原電池構成條件”的思考,進而又引發(fā)對電極的判斷、電極反應式書寫等問題思考。
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向4 5分鐘要效益”不再是口號。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達到知識的認知、記憶的訓練、能力的運用相結合的境界。
1.課前預習先開路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苯處熞獋湔n,學生要預習。如何有效的進行預習工作?一是“讀”:先通讀全文,體會大意,明確教材所傳達的基本知識。例如,看實驗時要求學生①理清實驗步驟,指出實驗目的和原理;②理清實驗實施的各步依據,研究“怎么做”、“為什么”;③對比不同的實驗素材,體會選此實驗的意圖。二是“劃”:劃重點、難點、疑問點,這樣在聽課過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三是“思”:預習時學生不僅僅要了解書本介紹的知識,還要抓住關鍵,揭露內容的實質,提高課堂的針對性。四是“測”:學生可以做幾道書本課后題目,對自己的預習效果進行檢測。
2.聽課技巧來提升
為了提高課堂聽課效率,首先學生要抱有“必須當堂聽懂”的心態(tài)投身到學習中,力爭做到“接收—反思—理解”的最佳效果。其次,學生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注意老師如何分析和推理、如何使用技巧解題,這樣才能不脫離老師的課堂軌道。再次,要灌輸“學而不思則罔”的精神,學生聽課的同時應勤于思考,不漏任何疑點,對所授知識點要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最后,學生還要學會記筆記。筆記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強化課堂知識點,對課后復習提供了有效材料。
3.課堂小結來完整
對學生來講,課堂小結是學習主動性、強化邏輯思維的知識重塑過程。良好的課堂小結不僅能準確概括一堂課的精髓,亦能激發(fā)學生探究知識的熱情和強化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解題是考察學生掌握知識水平的最重要途徑,適當的習題訓練不僅可以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而且能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和解題“胃口”。相反,盲目解題、重量不重質、搞題海戰(zhàn)術等等只能讓學生產生疲勞感、厭惡感。
1.指導學生仔細審題
在解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留意外露條件、挖掘隱晦信息,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詞、句,仔細審題、理解題意、把握本質,真正將問題分析透徹。
2.指導學生發(fā)散思維
有經驗的教師都知道,思維是解題的生命線。發(fā)散思維的重要方法就是“一題多解”和“一題多變”,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來鍛煉學生思維的發(fā)散性、機動性和延展性。
3.指導學生巧算巧解
近幾年高考中化學復雜計算已悄然隱退,取而代之的是一類技巧型題目。這類題目題設條件似顯實隱、似足實少,他們主要考察的化學思想和思維,主要表現為:“元素守恒”、“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等方面。
總之,從來沒有差生,只是這部分學生暫時沒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希望以上建議能給這部分處于迷途的學生點亮心中的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