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振東
南陽醫(yī)學高等??茖W校第一附屬醫(yī)院心臟外科一病區(qū),河南南陽 473058
主動脈瓣狹窄是心臟外科常見的心臟瓣膜病,外科心臟瓣膜置換手術是治療主動脈瓣狹窄的主要治療方法。隨著麻醉、體外循環(huán)及圍手術期管理技術的提高,手術已成為常見手術。但對嚴重鈣化的主動脈瓣狹窄病人行瓣膜置換手術并發(fā)癥及死亡率仍高于普通病人。為了降低死亡率,減少并發(fā)癥,我科自2009年1月—2012年8月共收治主動脈瓣狹窄伴嚴重鈣化患者93例,經(jīng)準備后行主動脈瓣置換術?,F(xiàn)就病變的原因、手術指征、術前準備、手術技術、并發(fā)癥進行分析研究。
本組93例患者,男68例、女25例,年齡45~71(56.5±7.2)歲,病史2月~46年,平均(7.2±5.6)年。有活動后氣促、心悸、心絞痛、暈厥等癥狀者68例,術前無臨床癥狀者15例。風濕性病變31例,老年性主動脈瓣病變42例,二葉瓣畸形10例,先天性主動脈瓣膜病變8例,其它2例。術前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顯示:93例主動脈瓣均僵硬嚴重鈣化,收縮期主動脈瓣膜上流速355~692(456±115)mm/s,瓣跨瓣壓差51~194(74.4±19.6)mmHg;室間隔厚度11~25(15.6±3.4),射血分數(shù)35~76(53.8±16.7)%。升主動脈增粗大于40 mm13例,室間隔肥厚大于18 mm38例,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有臨床意義5例。
全組患者充分準備后均在全麻、低溫、體外循環(huán)下行主動脈瓣置換術。主動脈根部斜切口,切除瓣膜,仔細剔除鈣化組織,沖洗左心腔、對瓣環(huán)結構破壞者部分重建瓣環(huán),然后主動脈瓣置換,均采用間斷縫合法。術中主動脈瓣環(huán)植入人工主動脈瓣93枚。同期升主動脈置換3例,升主動脈成形或加固10例,冠狀動脈搭橋5例,二尖瓣膜成形3次,二尖瓣膜置換29例,主動脈根部拓寬1例。
91例出院后通過醫(yī)院隨訪平臺軟件系統(tǒng)均得到隨訪,隨訪時間2月~3年,平均(16.3±4.5)月,心功能狀態(tài)Ⅰ級47例,Ⅱ級37例,Ⅲ級4例,Ⅳ級1例,16例須長期口服強心、利尿、擴管藥物。慢性心衰死亡1例,猝死1例。
主動脈瓣狹窄病人,通過左室代償性肥厚來維持正常的射血分數(shù),病情進展慢可10~20年無臨床癥狀,但一旦出現(xiàn)臨床癥狀,尤其出現(xiàn)心絞痛、暈厥時平均壽命只有3年,故對有癥狀的病人則應積極行主動脈瓣置換。對無癥狀的患者是否外科干預目前存在爭議,但大多學者傾向于平均跨瓣膜壓>60 mmHg,左室肥厚>15 mm,主動脈瓣膜形態(tài)學改變重,及早外科手術更獲益[1]。本組手術指征均符合以上2條。
與國外病因不同,在我國主動脈瓣狹窄病人風濕性心臟病,往同時合并有二尖瓣膜病變。近年老年主動脈瓣病變日益增高,據(jù)統(tǒng)計65歲以上人群,1/4存在主動脈硬化,而約1/6發(fā)展為主動脈瓣狹窄。分析本組病人,風濕性病變31例(占33.3%),老年病變42例(占45.1%),先天性病變18例(占19.3%),其它2例,與文獻資料一致[2]。
①小瓣環(huán)決策:主動脈瓣狹窄的病人往往合并小主動脈瓣環(huán),對于這類病人首先考慮是否能置入特殊設計的瓣膜,如環(huán)上瓣、Regent瓣等。縫合技術可采用單針間斷直接縫合、左室面進針間斷褥式縫合,通過選擇特殊設計瓣膜和特殊縫法,一般可植入理想型號瓣膜,對于17號特殊設計瓣膜也無法植入者,必須采用主動脈根部加寬技術,本組1例主動脈根部拓寬。②加強心肌保護:主動脈瓣狹窄病人左心室肥厚,心肌保護顯得更為重要,本組采用含血心臟停搏液,心表放冰泥局部降溫,對室間隔厚度>18 mm者先正行灌停心臟,然后再持續(xù)逆灌。③心臟復蘇困難的處理:左室肥厚易出現(xiàn)復蘇困難,首先保證左心充分引流,維持內環(huán)境參數(shù)在正常范圍,灌注壓足夠,電除顫大多可復蘇,除顫失敗可用胺碘酮靜注后再除顫,仍不復蘇可重新阻斷,徹底灌停心臟,再用溫血灌注使心臟復蘇。通過這些方法,本組開放后3~68 min均復蘇。④預防瓣膜置換術后殘留瓣下狹窄:術中需進一步探查主動脈瓣下繼發(fā)性肥厚程度,若明顯瓣膜下狹窄則需切除室間隔一條心肌以防術后殘余梗阻,位置在右冠瓣環(huán)下靠左冠側[3]。⑤擴張的升主動脈處理:處理時機及方法存在爭議,大多學者認為升主動脈擴張>40 mm應積極處理,方法有主動脈減張成形術和升主動脈置換術。本組有13例擴張>40 mm。其中6例用6×14編織線在升主動脈擴張區(qū)域縫荷包3~5個,打結后縮細主動脈,4例用絳綸布包裹加固擴張段,3例擴張>50 mm,同期行升主動脈置換。
本組死亡2例。1例為主動脈合并難治性出血,另一例心功能Ⅳ級,術前心功能難以改善,術后早期很快出現(xiàn)低心排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可能與術前心肌已出現(xiàn)不可逆損傷有關。各種并發(fā)癥28例,以低心排血量綜合征和心律失常多見。
總之,主動脈瓣置換術是治療主動脈瓣鈣化嚴重狹窄的有效方法,合適的手術指征,熟練的外科技術,正確術中決策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1] 姚建民.無癥狀嚴重主動脈瓣狹窄的風險評估與管理[J].中華老年多器官疾病雜志,2011,10(1):92-95.
[2] 汪曾煒,劉維永,張寶仁.心臟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1279-1280.
[3] 宋邦榮,來永強,崔永超,等.主動脈瓣置換術后室間隔厚度對主動脈瓣跨瓣壓差的影響[J].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2012,28(5):282-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