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新/文
貴刊2012年第11期雜志《驗光與配鏡》欄目刊登“兒童驗光與散瞳”的討論話題,提出兒童驗光配鏡是否要散瞳驗光,這是業(yè)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話題。
兒童散瞳驗光在我國業(yè)內(nèi)沒有具體標準,各醫(yī)院對兒童驗光使用的睫狀肌麻痹劑也不一樣,有的習慣使用慢速散瞳劑,也有的使用快速散瞳劑,有的是依據(jù)患兒的具體情況分別對待。雖然對此有不同見解,但對小于5歲的患兒驗光有統(tǒng)一使用阿托品眼膏(慢速散瞳劑)散瞳的共識。
在我國散瞳驗光屬于醫(yī)療行為,醫(yī)院大都使用散瞳驗光,眼鏡店多數(shù)不使用散瞳驗光(醫(yī)師坐診除外),也不提倡散瞳驗光。在我國對視力患兒的驗光是否采用散瞳法,不是取決于患兒的具體情況,而是取決于患兒在什么地方檢查視力。筆者從事驗光配鏡多年,在醫(yī)院和眼鏡店都有過工作經(jīng)歷。在醫(yī)院是以散瞳驗光為主,在眼鏡店是以小瞳驗光為主。
對8歲以上的近視患兒采用散瞳驗光,其象征意義遠大于實際意義,因為不散瞳和散瞳的驗光結果幾乎相同。
是否散瞳驗光,要根據(jù)患兒的具體情況而定,如弱視、遠視和近視極度疲勞者必須散瞳驗光后才能確定屈光度。因為這幾種情況不散瞳很難驗出理想的結果。筆者的經(jīng)驗是,8歲以上的近視患兒多數(shù)不散瞳是可以驗光的,這是根據(jù)長期的臨床驗證獲得的結論。
筆者在驗光中,通過90天,采用分階段提取患兒進行臨床驗證(在不同時間段選擇2~3名患兒),共對50名(其中弱視15人、遠視15人、近視20人)4~18歲視力患兒進行驗光記錄,采用小瞳驗光與散瞳驗光對比。
弱視15人中內(nèi)斜視患兒5人;單眼外斜患兒2人;其余8人眼位均無異常?;純耗挲g4~15歲。
驗光方法:
眼位斜視者均采用散瞳驗光,對小于4歲的患兒使用0.5%(或1%)阿托品眼膏滴眼,5~7天后作檢影驗光,兩周后進行視力復查。對5歲以上的患兒眼位偏斜者使用美多麗散瞳,每5min1次,滴3~4次,20~30min后做檢影驗光或電腦+插片驗光,第二天進行視力復查。眼位無異常者先使用小瞳驗光,再進行美多麗散瞳驗光,第二天進行視力復查,結果發(fā)現(xiàn):不散瞳時,無論是檢影還是電腦+插片驗光,屈光度很難確定,即使勉強驗出的結果也與散瞳后誤差較大。散瞳后,無論使用什么方法進行驗光都比較方便,屈光度很快可以確定,其結果比較準確。
遠視15人,眼位無異常,患兒年齡6~11歲。
驗光方法:
對這15名遠視患兒分別采用小瞳驗光與散瞳驗光的結果對比。
散瞳劑:美多麗快速散瞳劑,每5min1次,滴3~4次,20~30min后驗光。
驗光方法:檢影驗光或電腦+插片驗光,第二天進行視力復查。
結果:遠視屈光度低于+3.00D者,小瞳驗光與散瞳驗光的結果接近,遠視屈光度大于+3.00D合并散光的,不散瞳驗光的結果誤差較大,散瞳驗光的結果較準確。
近視20人,眼位無異常,年齡6~18歲,其中8人大于14歲。
驗光方法:
對于近視患兒的驗光,散瞳與不散瞳作驗光結果對比。
驗光方法:電腦驗光+檢影驗光、電腦驗光+插片驗光,兩種方法同時使用。
先對患者進行小瞳驗光,記錄結果后再作散瞳驗光,全部使用美多麗快速散瞳劑,每5min1次,滴3~4次,20~30min后驗光,第二天進行視力復查。
結果:有18人的散瞳驗光與不散瞳的驗光較接近,誤差均小于±0.50D,2人由于是眼調(diào)節(jié)痙攣,散瞳驗光與不散瞳的驗光相差-1.00D度左右。
綜上所述:弱視、遠視的小瞳驗光難度很大,散光定量更難,眼位異常者必須作散瞳驗光。近視患者散瞳與不散瞳的驗光結果基本相同(極度視疲勞者除外)。
兒童弱視、遠視和近視極度視疲勞需要先散瞳才可以驗光,除此之外可以不散瞳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