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慧
肝癌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一般發(fā)現(xiàn)就診時已屬于中晚期,肝癌的發(fā)生與乙肝病毒、肝硬化、飲酒有密切關系,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期,臨床上多采用介入放射治療,隨著介入放射學的發(fā)展,經(jīng)導管動脈內灌注化療藥物和拴塞治療肝癌取得了明顯效果,介入治療是應用影像設備將診斷與治療相結合的一門新興學科,肝癌的介入治療是指在X線等設備的監(jiān)視下,經(jīng)皮膚穿刺動脈將腫瘤藥物和栓塞劑經(jīng)動脈管導入對腫瘤病變進行直接治療,它可使腫瘤縮小,副作用小,操作簡便,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下面對110例肝癌介入治療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從2010年開始至今共做肝動脈介入治療術110例,其中男2例,女48例.年齡36~68歲,平均年齡52歲。
1.2 治療方法 在局麻下按seldinger法經(jīng)股動脈穿刺,在X線電視監(jiān)控下,將導管送至腫瘤供血處靶動脈,灌注化療及拴塞治療。
2.1 心理護理 當患者被確診為肝癌時,常會產生自爆自棄、悲觀失望心理,巨大的精神壓力,還要忍受疼痛的折磨,因此患者對介入治療會產生緊張、恐懼心理,護士應對患者熱情、關心、體貼,高度的同情心,了解患者的相關信息,給于積極的心理疏導,消除患者思想顧慮,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合作,向患者介紹病情及治療方案,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詳細向患者介紹介入治療的原理及該療法具有微創(chuàng)、安全、不破壞組織結構和生理功能特點,介紹同種患者手術成功的經(jīng)驗,讓患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可以積極配合治療,打消患者思想顧慮,以良好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使介入治療盡可能達到滿意效果,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2 術前護理 對患者進行術前評估。術前準備,術前一天完成個人衛(wèi)生,洗澡、更換清潔衣褲,測量生命體征,檢查穿刺部位的脈動情況,進行凝血酶原時間檢測,碘過敏試驗和肝功能檢測。手術區(qū)域皮膚準備:按穿刺部位進行兩側腹股溝及會陰的毛發(fā)處理,注意腹股溝部位有無皮膚破損及感染,術前訓練患者床上排便,以防止術后臥床不習慣床上排便造成尿潴留,術前8 h禁食、禁飲。
2.3 介入治療中的心理護理 術中主動關心體貼患者,了解患者心理活動,安慰鼓勵患者,防止患者情緒波動,轉移患者注意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使手術順利完成。
2.4 術后并發(fā)癥的護理
2.4.1 術后患者平臥24 h,術側肢體伸直為制動24 h,腹股溝穿刺部位加壓包扎,沙袋壓迫6 h,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是否有出血、血腫,注意觀察肢體血供、皮膚、顏色、感覺,測足動脈搏動情況,每20分鐘測一次,囑患者家屬按摩患者雙下肢,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嚴密觀察下肢血液循環(huán),若足動脈搏動明顯減弱或消失,應立即通知醫(yī)生。
2.4.2 胃腸道反應護理,患者術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胃區(qū)不適、惡心、嘔吐、腹痛、呃逆、食欲不振等胃腸道反應,這是由于介入治療用了化療藥物,臨床上通常給予止吐藥胃復安肌內注射,一般術后3~5 d,胃腸道反應可消失,術后鼓勵患者多飲水,減輕化療藥物對腎臟的損害,觀察尿液的顏色,術后患者應進食清淡、易消化、高維生素、高熱量飲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少量多餐。
2.4.3 發(fā)熱反應的護理,介入治療的患者一般會出現(xiàn)發(fā)熱反應,一般3~7 d,是由于腫瘤壞死產生吸收熱,低溫不需處理,體溫較高的患者根據(jù)醫(yī)囑給予解熱鎮(zhèn)痛藥,由于化療藥物的不良反應,可引起機體抵抗力下降,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的體溫變化,同時注意個人衛(wèi)生,加強口腔及皮膚等基礎護理,預防并發(fā)癥,保持病房安靜,床鋪平整,空氣新鮮,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修養(yǎng)環(huán)境。
2.4.4 腹痛患者的護理,一般在術后1~3 d出現(xiàn),3~5 d可自行緩解,密切觀察患者腹部疼痛程度,安慰患者,耐心向患者解釋腹痛的原因及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減輕患者心理負擔,對疼痛劇烈的患者,遵醫(yī)囑給予派替啶肌內注射,注意觀察患者用藥后的反應。
肝癌介入治療的心理護理對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它可以提高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做好心理護理,了解患者不同的心理變化,解除患者心理問題,使介入治療達到滿意效果。肝臟介入治療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中,通過110例肝癌患者介入治療結果顯示,只要術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術后嚴密觀察病情,積極預防并發(fā)癥,對提高治療效果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