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念
(西華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曹操是一個頗受爭議的人物,他的功績與過失,對歷史進程是促進還是阻礙,至今都為史家所切磋。曹操的性格特征同樣是爭議頗豐的,對其評判可謂各執(zhí)所詞。本文另辟蹊徑,主要從曹操生活戰(zhàn)斗中的細節(jié)切入,結合其令文詩作,對他的性格作一個深度解讀,挖掘出更多鮮明的個性特征。盡量展示曹操有血有肉生活化的一面,主要是率直豪邁的真我性情,從而有助于還原一個真實的曹操。
曹操生活于東漢末年,這一時期社會生活動蕩,災害頻發(fā),民眾生活多艱。政治格局亂象叢生,中央政府威信極度退化,各種勢力紛繁交錯,士大夫集團失勢,宦官與外戚集團得勢掌權。曹操父親曹嵩正是當時宦官集團代表曹騰的養(yǎng)子。幼時曹操就生活在這樣的最高權力集團,家庭氛圍與政治緊密結合,耳濡目染的他為以后的政治生涯營造出寵辱不驚的底蘊。宦官集團本身是一個特殊的政治集團,雖然身居高位,卻飽受士大夫集團詬病。士大夫集團并未掌權,但社會基礎和社會支持影響廣泛,本身處于主流地位,曹操本人也心馳神往。與士大夫集團的交往過程中,其家庭背景帶來自卑心理;在與宦官集團的政治決裂中,又形成了堅毅果敢的自信作風。復雜的社會個人背景,對理解曹操的性格有很好的幫助。
政治背景出生濃烈的曹操,在幼時的生活中就見慣了大場面,政治生涯從一開始就一直秉承豪邁的氣度,盡顯王者之風。在面對各種小事大事,順境逆境都付諸本色,展示出一個具有鮮活個性特征的人,而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統(tǒng)帥。
戰(zhàn)爭是曹操生活時代的常態(tài),曹操也經常親自指揮戰(zhàn)爭。在大小不計的多次戰(zhàn)斗中,許多細節(jié)顯示出其個性特征。
官渡之戰(zhàn)是曹操奠定政治地位的重要一戰(zhàn),戰(zhàn)斗僵持階段曹操陷入極大被動。當?shù)弥吓笥言S攸從袁紹陣營投奔而來,“跣出迎之”[1],不穿襪子就出來迎接,高興的拍著手說要是你來了,我的事就能辦成了。這樣的不端架子不拘小節(jié),充分顯示其可愛。官渡之戰(zhàn)勝利之后,曹操乘勝追擊,對付殘余的袁氏勢力。直到斬袁紹之子袁譚于南皮,冀州平定,北方才基本完成統(tǒng)一。是役曹操興奮異常,“做鼓吹,自稱萬歲,于馬上舞?!盵2]唱歌跳舞忽視禮法而稱萬歲,興之所至得意而忘形。赤壁之戰(zhàn)曹操大敗,自己從華容道狼狽逃出。勉強脫離險境的曹操不僅不悲,反而大喜,對眾將領說“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盵1]這種在極度逆境中仍能自樂的情懷絕非常人所及。
西征馬超韓遂的戰(zhàn)役,集中的展示曹操的性格特點。一次戰(zhàn)斗曹軍潰敗,將領們剛開始都沒有見到曹操,個個驚慌失措。曹操出現(xiàn)后將領們都轉悲為喜,有甚者痛苦流涕。曹操卻大笑著說:“今日幾為小賊所困乎!”[1]這種談笑間展露的豪氣當是曹操真本性。當此戰(zhàn)時曹操已名振四海,敵軍陣營中少數(shù)民族軍士前后擁擠,都想一睹曹操真顏。曹操笑著對敵軍開玩笑說:“汝欲觀曹公邪?亦猶人也,非有四目兩口,但多智耳!”[1]兩軍陣營前不僅沒有嚴陣以待,更是以自己的形象對敵兵玩幽默,風韻何其灑脫。還是此戰(zhàn)中的小戰(zhàn)役,敵軍每多到一部,曹操不僅不擔憂還面露喜色,后來他解釋“今皆來集,一舉可滅,吾是以喜?!盵1]曹操把戰(zhàn)爭這種殘酷輕描淡寫,雖然是分析形勢后得出的結論,但賊眾日聚卻毫不慌亂反而更添喜色,其真性情仍可見一般。
曹操在政治上的成功很多程度得益于他廣納人才,知人善用。面對人才時他總是欲罷不能,或不計前嫌,或追憶知己,真情流露。
曹操政治生涯早期兗州發(fā)生叛亂,曹操對眾人說,我相信只有魏種一定不會離我而去。當?shù)弥悍N也在叛軍隊伍中,大怒而言“種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后來當真生擒魏種后,曹操卻因為愛其才“釋其縛而用之?!盵1]魏種其人事跡不甚知曉,其才華到底如何也不明朗,但他足以讓曹操信任和動怒可見一般。而曹操發(fā)誓般要捉拿其人,處置方法卻以愛撫收場,這種面對人才就不能自己的情感值得玩味。張邈兗州叛變時劫走了別駕畢諶的母弟妻子,要挾畢諶加入叛軍,畢諶向曹操請求離去。曹操了解情況后,對畢諶說你的老母親在那里,你就過去吧。后來曹操攻破叛軍俘獲了畢諶,眾人都為畢諶捏把汗,曹操卻因為其孝順并沒有責怪他,“夫人孝於其親者,豈不亦忠於君乎!吾所求也?!盵1]還封其為魯相。手下加入叛軍并不責難還主動放行,再次俘獲沒有報復還封官授賞,面對人才豪邁大度。攻殺袁譚后,曹操將袁譚梟首示眾,并責令不許哭泣,否則“戮及妻子”[1]。然而冀州別駕王修卻公然違抗命令,趕到袁譚尸身邊號啕大哭,還要求收葬袁譚的尸體。王修說:我受袁家厚恩,不能不報。讓我收尸以后再死,我死而無憾!如果因為怕死而忘了忠義,活著也沒什么意思了。曹操大為感動,不但赦免了王修,還任命他為司金中郎將??兹谝蛘瘟鲈虮徊懿偬幩篮?,許多本與孔融交好之人都怕惹禍上身而不敢吊唁,只有脂習前往放聲痛哭大訴衷腸。曹操知曉此事后不僅沒有處罰脂習,還送谷百斛,并稱贊脂習“卿固慷慨”[1]??峙乱仓挥斜咀钥犊瞬拍苷f出這樣的話。袁紹謀士陳琳曾起草《為袁紹檄豫州文》,內中所言“操贅閹遺丑,本無懿德”“歷觀古今書籍,所載貪殘虐烈無道之臣,于操為甚”等話語更是竭盡詆毀之能事,對曹操的名譽造成了極大的損害。平定冀州后曹操俘獲陳琳,卻只說“罪狀孤而已,何乃上及祖父焉”[1],不僅既往不咎,還官拜司空軍祭酒,其豁達如此。郭嘉是曹操前期政治生涯的重要謀士,在跟隨曹操征討北方過程中英年早逝。赤壁之戰(zhàn)大敗后,曹操仍長嘆如果郭嘉尚在不至于此。平常追憶郭嘉時更是聲淚俱下,“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奈何奈何!”[1]對知己的哀思惋惜情真意切,不可謂不感人。
曹操不只是在政治生活中才個性十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小事值得玩味。劉備被呂布戰(zhàn)敗后,有兩年多時間依附于曹操,期間曹操對劉備關懷備至,禮遇有加,以至無話不談。然而如此的信任卻換來了劉備的背叛。當?shù)弥獎鋵⒚苎孕孤队谒罃吃B后,“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戒后世”[3]。咬破舌頭流血將其懊悔的心理表露無遺,情緒反應之迅速見其率性。曹操原配丁夫人因為養(yǎng)子曹昂死于戰(zhàn)場,經常在曹操面前使性子發(fā)脾氣,曹操一氣之下把她送回了娘家。曹操后來親赴丁家道歉,丁夫人卻只顧自己織布不理曹操。曹操撫摸著妻子的后背說“顧我共載歸乎!”丁夫人既不看他也不回答。曹操臨走之前站在丁家門口再次詢問“得無尚可邪!”丁夫人還是不回答,曹操這才說一句“真訣矣。”[1]不得已和丁夫人離婚。面對心愛的女人,曹操性情立轉溫柔體貼,面對無法挽回的愛情也束手無策只得放手,這種柔情在英雄身上更彌足可愛。曹操北方征戰(zhàn)的過程中,路過故人橋玄的墳墓,作文祭祀橋玄。文中想到曹操當年與橋老約誓,說橋玄死后經過他的墳墓,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雞來祭一祭,“車過三步,腹痛勿怪”[1]。這種面對生死的玩笑話,更好的詮釋出曹操的可愛。《曹瞞傳》說曹操“每與人談論,戲弄言誦,盡無所隱,及歡悅大笑,至以頭沒杯案中,肴膳皆沾汙巾幘?!背燥垥r全然不顧自身形象,高興時弄的湯湯水水都沾濕頭巾,盡顯灑脫不羈的情懷。最能體現(xiàn)曹操率性的是他的遺囑。遺囑并沒有交代太多重要的國家大事,大多是生活中的細碎瑣事?!皵恳詴r服,無藏金玉珍寶”,“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余衣裘兄弟可共分之”[1]等等細碎言語占了遺令的大量篇幅。這些看似普通老百姓的交代,更是還原了一個普通人,一個平凡的曹操。
曹操究其一生頒發(fā)了許多令文,大多都中規(guī)中矩做官樣文章。但也不乏豁達開朗,溢出真我性情之作,其中以三道求賢令和《讓縣自明本志令》最為代表。
赤壁之戰(zhàn)大敗后,曹操深感事業(yè)艱難,連下三道求賢令廣納天下人才。建安十五年(210)頒《求賢令》,開“唯才是舉”之先河。建安十九年(214)頒《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言“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有行”,號召“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極力打破傳統(tǒng)束縛。建安二十二年(217)再頒《舉賢勿拘品行令》,其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敢不顧,臨敵力戰(zhàn);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封建社會極其注重德行操守,人才必須以德至上。曹操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下敢于突破,建立用人的新標準,為了事業(yè)的成功背負巨大的社會壓力,言辭懇切的展現(xiàn)其求賢若渴的心態(tài)。這種不為形式和輿論所左右的率性也為他政治上的成功有極大的幫助作用?!蹲尶h自明本志令》可以說是曹操政治生涯的自白書,令文中沒有空話大話,全是發(fā)自內心的剖白感言,整篇文章言辭流暢,慷慨激昂。“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不得慕虛名而處實禍”。面對無數(shù)政治對手的道德攻擊,全然沒有退縮回避,而是直面問題大講實話,反而讓道貌岸然的攻擊者們自亂陣腳,使自己站在了政治上更加有利的位置。向天下直率高調的告白,恐怕也只有本就性格率真的曹操才做得出來。
曹操的詩歌最能表達他復雜多元的個性特征,他并不全然是一個剛性十足的英雄,也有大量細膩情感的流露。《蒿里》“生民百遺一,念之人斷腸”展現(xiàn)對戰(zhàn)爭期間百姓遭遇的悲憤;《精列》“年之暮奈何,時過時來微”體現(xiàn)對生命有盡不可抗拒的惋惜;《苦寒行》“悲彼《東山》詩,悠悠令我哀”反映曹操體恤戰(zhàn)爭中士兵的疾苦;《卻東西門行》“狐死歸首丘,故鄉(xiāng)安可忘”表達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柔情;《薤露》“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流露出希望國家安定的惆悵情懷。當然曹操仍然是豪放通達的?!肚锖小贰捌萜萦文睿瑲g笑意所之”體現(xiàn)對生命態(tài)度的樂觀;《對歌》構建出一幅理想的太平盛世圖景,描繪出自身對政治美好的憧憬;《氣出唱》三首描寫仙人幻境,抒發(fā)曹操的浪漫情懷;《短歌行》整篇豪情萬丈,情感豐沛,“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更是展現(xiàn)其政治生涯的遠大抱負和堅定信心;《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大氣磅礴,成為表達晚年激蕩情懷的典范[4]。
從上面的大量示例可以看出,曹操并不是一個政治僵尸和政治符號,在戰(zhàn)斗生涯中,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中,文字表達中都體現(xiàn)出普通人經常表達的喜怒哀樂,充分展示了其率直豪邁的真我性情。這些細節(jié)的彰顯,能夠幫助我們更加完整的理解曹操的性格特征,從而塑造一個更加完整豐滿的曹操形象。
[1]陳壽.三國志[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2]李昉,等.太平御覽[M].北京:中華書局,1998.
[3]歐陽詢,等.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4]安徽亳縣《曹操集》譯注小組.曹操集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