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
(寶應縣夏集鎮(zhèn)中心初級中學,江蘇 揚州 225824)
太極拳至今已有將近300年歷史,太極拳不但其拳術被人們所接受,其中蘊含的哲理更是被應用于拳術之外的很多領域。在初中教學這一塊我們首先要找一個符合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拳種,簡易太極拳24式,由于其動作少,步伐變換簡單而適應初中生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就幾點教學心得與大家做個交流。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興趣就會全身心地去做,學于樂是不可分的。然而,學生的興趣也不是與生俱來的,也是通過實踐活動形成與發(fā)展的。因此,在太極拳教學初期,教師一定要創(chuàng)設好教學情境,如可以用一些武術小故事、太極拳比賽的視頻,結合音樂,讓學生感受到韻律及太極拳動作的優(yōu)美。
提高體育教學質量,主要就是取決于教學方法的利用。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究竟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適用于太極拳教學,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不斷地探索、總結。筆者主要在太極拳教學中使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動作示范法是體育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的教學方法,它形象、直觀,在體育教學中占一定的主導地位。它可以使學生了解太極拳動作的形象、結構和要領。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難點主要是動作線路復雜。例如,左右攬雀尾,它由轉體上步、弓步掤臂、后手前引、轉體后捋、弓步前擠、后坐引手、弓步前按7個動作組成,其動作的重心轉換比較多,也只有采取示范法,學生才能更直觀地接受動作。完美的示范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太極拳的積極性。
動作示范法也分完整示范法和分解示范法。在教授太極拳的過程中,教師應將這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整示范法可以是整個太極拳的動作,也可以是教授內容的一個完整動作,在教學中可以將其利用在課堂的開始和結尾,給學生一個大體的宏觀印象。而分解示范法一般是在教學過程采用,讓學生了解每個動作的步、眼、身、手的動作方向。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動作的節(jié)奏、意境。教師還可以和學生示范每個動作的攻防作用。
講解法也是體育老師使用比較多的教學方法。體育教學要求教師精講多練,所謂精講就是要語言精練,講在點上。體育教師要善于用清晰、精練、簡潔、準確的語言來表達所教授的內容。在太極拳教學中,每個動作的講解力求做到語言精練、重點突出。例如,攬雀尾中的弓步掤臂和野馬分鬃中的弓步分手主要是力點一個在腕,一個在前臂外側。這樣,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立刻就理解了兩者動作的區(qū)別。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還要抓住恰當?shù)臅r機,當學生練習過程中重心起伏比較大時,要提醒學生的重心放低一些,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作質量。在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和學生講清楚動作技術以外,還要和學生講清楚動作的肌肉用力狀況、線路的軸與面。所以說,精練、準確、生動的講解不但能增加學生對動作的理解,還能提高學生的動作質量,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但如何提出問題、提出問題的目的和提問的時機這里面有很大的學問,主要就要看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當需要學生增加對動作名稱記憶的時候,教師可以在開始下一個動作之前提問去讓學生回憶,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動作名稱的記憶。當需要學生對動作路線加深記憶的時候,教師可以對下一個動作方向作出提問,也可以利用攻防含義讓學生自己回憶,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動作的理解。
在太極拳教學過程中使用音樂,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但音樂的選擇也很重要,最好是選用一些民族樂器演奏的古典音樂,因為太極拳本身的歷史積淀就比較高,再配以讓人放松的古典樂曲,就能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起到放松作用,而太極拳本就是一種慢拳,其練功的本質大于練拳,這樣在練習的過程中更能讓學生理解每招每式的含義。
呼吸在太極拳教學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正確地掌握呼吸方法,有利于學生練好太極拳和提高強身健體的效果。太極拳的呼吸應該在學生基本掌握動作以后,為了進一步其強身健體的作用,這時候教師就要向學生滲透太極拳的呼吸。關于太極拳的呼吸,以自然、舒服為宜,長此以往呼吸自然就和動作配合上,這實際上是以動作來調節(jié)呼吸。這種辦法的前提是動作要準確,要合乎規(guī)格,要規(guī)范,對動作要求比較高。拳勢呼吸就是有意識地將呼吸和動作結合起來,呼吸的長短和動作的過程相聯(lián)系,呼吸的吐納也和動作的開合曲伸相關聯(lián)。一般是動作外展為呼,內收為吸;動作沉降為呼,提升為吸;發(fā)勁時為呼,蓄勁時為吸。不管哪種呼吸,基本要領都應是細、勻、深、長。例如,起勢,兩臂上舉時為吸,屈臂下按時為呼 ,練習時間一長,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把呼吸和動作結合在一起了。
信心來源于展示,相反展示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當太極拳成套教學完成后,教師就不能單單從動作的線路正確與否上來要求學生,而要從動作的整體協(xié)調、動作的意境上進一步提升,這時候教師可以利用班級比賽、社區(qū)表演、現(xiàn)場會展示等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自信心。
太極拳教學不是一曝十寒,而是積溪流以成江河。只有讓學生多練、勤練、動腦練,在練習的過程去理解、去消化,讓學生自覺地練習,并能享受到太極拳帶來的身體、精神上的愉悅,這才能把太極拳真正變成學生自己的東西。從而樹立其終身從事這項運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