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武堅中學 江蘇揚州 225253)
中學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高明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武堅中學 江蘇揚州 225253)
體育自主學習方式是新課程改革以來提出的新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分析了體育自主學習的必要性、可行性與實施策略。
中學 體育 自主學習 能力
自主學習是一切學科進行學習的最好方法,只有學生能夠主動的去學習,那么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很快。同樣是在體育學習中,我們學生也需要主動學習好習慣,也應該具備這種學習的意識。體育學習中的自主學習是指是指學生在學習時有自己的學習目標,能運用各種學習方法,通過自己的意志力進行學習,并能進行自我評價。當然,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示范與講解等一系列的指導。開展體育自主學習的目的:一是能掌握運動知識與技術;二是能形成優(yōu)良的品格,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自主學習,學生將會收獲體育運動中的快樂體驗、形成興趣,為以后的終身體育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的養(yǎng)成很重要,而體育課中的自主學習即能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還能使學生在被的學習方式下解脫出來,從而轉變成有目標的學習,他們的責任感得到增強,有了學習的信心,獲得自尊心,同時在學習中總結學習方法,不但有了體育的學習方法,對其它學科的學習也有了更多的啟示,實踐上也得到了證明,那就是學生的其它學科的學習成績也因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而提高,他們能游刃有余的進行文化學習。此外,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僅對學習上有幫助,而且對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貢獻,自主的成為為社會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發(fā)展跡象。由此可見,就整個課程領域來,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這種自主學習的方式在教學論領域內被看成是一個非常有效的高水平的學習方式,值得每個教師重視,也值得每個學生去學習。
但是,目前我國雖然處在新課程改革的時期,人們對自主學習有了一定的認識與實踐,但依然沒有改革以接受式學習為主的學習方式。教師對自主學習沒有足夠的認識,在教學中還不能真正的落實,教師體育教學中,還是主要以講授為主,學生還是模仿教師的學習,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時間都很少,更談不上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教師的想法與看法得不到教師的重視,在學習情感與習慣的養(yǎng)成上更是得不到教師的理解與關注。因此,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提高,他們沒得到真正的學習興趣,沒有體會到自主學習的快樂。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缺點:教師講解示范,學生被動的學習,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沒有得到培養(yǎng),實踐能力也沒有得到鍛煉,學生在學習中深得沒有意思,而且是帶著一種負擔學習,學習效果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學生在學習時如果能主動的學習,快樂的學習,那么他就會在學習中得到了自信,自尊也確立起來,這是發(fā)展的動力。那么,體育學習中的自主學習具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自主學習是終身體育的需要,所以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能運用科學的鍛煉方法,并養(yǎng)成一定的習慣,逐步形成終身體育觀,只有這樣,才能打下終身體育的基礎,自主學習這么重要才必須讓學生形成自我鍛煉的好習慣。現行的體育課堂還是重視對學生的體能訓練,只是一味的提高身體素質,所以在學習中,教師給學生定的目標也是一樣的統(tǒng)一標準,這種學習方法,忽視了體育方法的學習,各種體育能力得不到培養(yǎng)。我們所進行的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解決以上問題,在研究中發(fā)現,自主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具有很高的優(yōu)勢,這一點證明了自主學習的重要性。
我國就應試教育的要求,學生的學習負擔格外的重,在體育學習中也是如此,這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學習方法問題上,如果方法得當,體育學習就不會那么重,為了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我們就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良好的學習方法會讓學生事半功倍,既鍛煉了身體,也陶冶了情操。
體育學習是一個交流的過程,而不是教師的教與學生被動的學。需要在學習中共同克服困難,需要教師的幫助與學生的幫助,共同出謀劃策來解決問題,共同討論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交流的過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培養(yǎng)學生心理的疏通,人與人之間更親密。而自主學習就是離不開同伴之間的交流,自主學習有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交流,當對一個問題有不同的想法時,或者有更好的學習方法時分享給大家,讓大家都會受益。自主學習對于有個性的、有體育特長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研究過種,他們在學習中不斷的提高自己,使自己找到體育學習的規(guī)律,為以后的學習更方法。而沒有體育特長的學生,可以在有特長的學生的幫助下取得提高,雙方都是一個提高的過程,他們在想到幫助之中達到了身心發(fā)展的需要。
體育自主學習方式的運用有著各種各樣的需要,所以,自主學習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是及待研究的,那么,它是不是可行呢,操作性又是否方便呢,下面就可行性進行分析。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體育學習試的變革如火如荼,如果還是運用以前的學習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的需要,更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為了更好的落實新課標,就要嘗試進行體育學習方式的改革。所以,對體育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與變革是必須要進行的。
體育自主學習方式的改變需要一定的條件與環(huán)境,如果沒有良好的環(huán)境就沒有改革的環(huán)境,而如今天,體育新課程標準的環(huán)境要求改革,這是一個大的趨勢。從體育教師到體育專家對學習方式非常重視,這催生了一個主觀的因素,要求體育教師從課堂上進行實踐研究。另外,體育自主學習方式的研究有更多的資料可以參與,別的學科已經走在了最前線,這為體育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環(huán)境。
自主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理論,所以,理論為實踐打好了前提,我們在體育教學中,可以運動理論作為指導進行必要的體育實踐,并在實踐中逐步完成體育自主學習的理論。
自主學習需要先給學生提供一個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大的環(huán)境中進行自主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必要的學法指導。教師給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按不同的分組要求進行自由組合,可以是友伴式組織,可以按性別組合,也可以按體育興趣組合,凡是有利于體育學習的組合方式都可以來用。這樣,學生有了自由的組合,他們就會找到興趣相投的同伴,在學習中有目的性,既能自由的學習又能相互交流。在學習中,學生的組織還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比如說在自由學習中,如果有的學生學習過于自由,不利于學習了,那么教師要提醒他們;還有的同學在學習方法的運用上多走了很多的彎路,為接下來的學習產生了障礙,這時教師要及時告訴他們學習的方向與策略調整;另外,教師還要給他們提供必要的器材,而且教會他們如何利用器材,讓他們在學習中體會動手的體驗,更有效的利用體育器材。
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需要培養(yǎng),但是并不是可以隨便的條件下都可以培養(yǎng),而是自由而又安全的環(huán)境中,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同樣,在體育課堂上也需要自由,學生自由程度受教師的教學方式的制約,如果教師把教學管得太嚴格,自己的教成了課堂上的主題,而學生的學受教的限制,那處就沒有自由可言。所以教師要盡是的把學放給學生,讓教成為對學生的點撥,而不是點撥學生的大量時間,這樣學生的思維就會由自己支配,他們在學習中更容易自己去動腦學習。在課的一開始,由教師有目標的導入,然后讓學生按教師的意思去練習,讓他們自由的探究,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就會支配自己的行為為學習做好保障,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1]吳本連,季瀏.論新體育課程中的自主學習[J].中國學校體育,2004(6).
[2]余文森,王永,張文質.讓學生發(fā)揮自學潛能讓課堂煥發(fā)生命活力——福建省中小學“指導—自主學習”教改實驗研究總結[J].教育研究,1999(3).
[3]徐輝,楊守民.中學生上體育課的內在動機的影響因素探究[J].渝西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4).
[4]臧振雷,王娟.體育課的育人功能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1).
[5]霍憲奇.體育活動對中學生身體自尊的影響研究[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
G420
A
2095-2813(2013)11(b)-00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