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濟寧市婦幼保健院 秦成君
檔案是個人、組織及國家機構等社會實踐活動最直接的歷史記錄,充分反映了發(fā)展、變化情況,有助于人們了解事物發(fā)展變化狀況、過程等,是處理解決問題的重要依據。檔案信息資源具有真實性、直接性、原始性等特點,是人類發(fā)展的必要條件,只有做好管理工作,才能充分發(fā)揮檔案信息的作用。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一項政府統一規(guī)劃、衛(wèi)生行政部門組織、群眾參與、醫(yī)療保健機構實施的系統工程,是集預防保健、臨床醫(yī)學、健康教育、組織管理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學。涉及新生兒篩查血樣采集、保存、遞送、實驗室檢測、可疑新生兒復查、陽性患兒確診、治療、隨訪、療效評估、信息傳遞等多個環(huán)節(jié)。新生兒疾病篩查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廣的特點,篩查檢驗工作同時又是一項不可補償的一次性檢驗,所以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檔案信息管理工作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因此應避免出現重大錯誤。以下就如何做好醫(yī)院新生兒疾病篩查檔案管理工作進行探討。
為貫徹落實《母嬰保健法》,降低殘疾兒童發(fā)生率,提升人口素質,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是一項有效措施。通過對新生兒健康存在嚴重危害的遺傳性疾病、先天性疾病開展專項檢查,為早期診斷、治療提供相關的醫(yī)療、技術信息。
我市自1998年開展了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目前篩查人數已超過110萬例,篩查率已經上升至99%以上,信息量也逐年增加。篩查工作開展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新生兒疾病篩查檔案管理工作,為提升、規(guī)范檔案信息管理工作,我們將其劃分為三類:(1)包括對新生兒實施疾病篩查基本信息的錄入規(guī)范、檢測報告結果等的檔案管理;(2)包括陽性確診病例和診治過程、可疑病例召回復查等的檔案管理;(3)與濾血片入庫保存相關的檔案管理。通過采用計算機對新生兒疾病篩查檔案實施管理,利用其存儲功能以光盤形式將檔案存儲,降低庫存量,編制出相應的檔案卷目錄、全引目錄索引、案卷存放位置索引、人名卡片索引等,便于進行信息檢索。對新生兒的基本信息、采血標本以及實驗室初檢復檢等信息進行記錄,應用網絡實現了數據信息的資源共享。
1.信息網絡不健全;2.新生兒疾病篩查檔案分級管理的制度存在缺陷;3.存在較多的紙質信息檔案,極易發(fā)生檔案信息數據丟失、損壞等現象;4.目前主要應用計算機輔助管理的手動模式,對于檔案信息的接收、鑒定、整理、保管和利用等主要應用手工處理方式,效率低下;5.由于部分醫(yī)生書寫不完整、不規(guī)范等造成新篩采血卡片信息不健全,對檔案信息錄入完整性、準確性造成了一定影響;6.人員素質不齊,難以實施系統化管理。
構建較為快捷便利的新生兒疾病篩查反饋渠道,對網絡整體功能進行強化。依托區(qū)域內婦幼保健網絡構建出追蹤隨訪網絡,以便在接收到可疑陽性報告時能夠及時通知新生兒監(jiān)護人,督促其在規(guī)定時間內復查及就診,實現及早預防,盡早治療。
健全疾病篩查分級管理制度,定制出詳細、具體的疾病篩查工作目標、計劃,對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項目進行確定管理并開展實施,強化工作開展監(jiān)督管理力度,確保制度能夠發(fā)揮制約、監(jiān)督作用,完善檔案信息依據。
對接產單位進行新生兒疾病篩查崗前培訓,明確產科主任、新生兒科主任等的責任,嚴把質量關;認真填寫采血卡內容,字跡應工整,不能出現遺漏現象,以免造成錄入人員的困擾,影響檔案信息準確性。將采血卡片設置成上下聯形式,把濾血片訂付在上聯,把新生兒基本信息資料(采血單位、母親姓名、住院號、居住地址、聯系電話、新生兒性別、孕周、出生體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填寫在下聯,以便存儲經過檢測的濾血片,還可以節(jié)約冰柜空間;明確制定采血濾血片合格的質量要求,并將采血濾血片名單信息等復制一份保存。
接受標本應做好登記工作,確保采血卡、采血基本信息表內容相一致后錄入;對采血卡濾血片質量進行檢驗,存在質量問題需及時退回,并做好退回登記記錄;實行統一的編號措施,確保每個血片都有獨立相應的編號,并將信息、實驗結果等錄入,保存在光盤內。將基本信息統一制成表格,裝訂過后入檔保存至少10年。要求錄入人員熟練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術,進行文字處理及統計,并具備一定的檔案管理工作經驗。
1.設置專門的可疑病例登記本,將隨訪情況進行記錄,如存在地址不詳、拒絕隨訪等失訪現象,應明確注明原因并將情況告知采血機構、檢測機構,方便其備案;2.設置專門的確診病例登記本,對每位患者基本信息進行記錄,并構建轉交登記本,轉交登記本上應有治療組醫(yī)生接收病例時的簽名。相關資料信息應保存10年。②
將經過檢驗的采血片卡的兩聯剪斷分離,對付有濾血片的上聯實施統一編號后采用橡膠圈將其扎緊捆好,裝在封口膠袋中封蓋于貯物箱內,在-20°并舉內保存。把填寫有新生兒基本信息的下聯依照編號擺放好后,采用橡膠圈將其扎緊捆綁好,保存在資料柜里。
現代化檔案信管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加上新生兒疾病篩查檔案內容包括的內容較多且復雜,管理人員素質不達標,會導致檔案管理工作無法有效、順利開展,應加強對檔案信息管理人員的培訓,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的檔案管理要求,提升綜合素質。要求具有一定的新生兒篩查工作經驗,對新生兒疾病篩查網絡運作、管理等具備相關知識,可保證檔案信息無誤差。
包括新生兒采血登記信息、篩查數、活產數、反饋檢測結果、確診病例等資料,至少保存10年。
伴隨著不斷發(fā)展的醫(yī)療事業(yè),醫(yī)療檔案信息會伴隨防治工作的開展不斷拓寬,也會對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從基層著手,認真做好檔案信息管理工作,實現規(guī)范化、信息化、標準化,全面提升新生兒疾病篩查檔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促進工作進一步開展。
注釋:
①張麗霞.新生兒疾病篩查網絡管理的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1745-1747.
②曾利紅.淺析網絡環(huán)境下的檔案信息管理[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