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妍
【摘要】本文主要是研究中職語文教學導入的方法,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分別從標題導入,作者導入,故事導入,情境導入四個方面去研究。
【關(guān)鍵詞】中職語文教學 導入 技巧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說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蔽覀兘?jīng)常把一篇美文的“開頭”稱之為“鳳頭”,就是因為它能夠引人入勝。其實教師講課也是如此。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能起到先聲奪人的功效,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同時,緊扣其心弦,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從而喚起學生對知識的渴求,渲染濃厚的學習氛圍。在我們中職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應傾心于學生的興趣愛好方面的培養(yǎng),只有如此,學生才會樂學、愛學,而我們的教學效率也才能更為高效。筆者結(jié)合自身在中職教學的導入方面的一點體會,來談談個人的一些做法。
1 標題導入
我們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常常用到“標題就是文章的眼睛”這句話,旨在告訴學生標題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性,以及寫作時一定要注意擬好標題等。同樣的道理,在我們中職語文的日常教學中,教師也應注意標題在一篇課文中的重要性。因此,借助標題直接導入新課,也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一個好的選擇。借助標題引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內(nèi)容思考,既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激發(fā)其潛在的求知欲望。
筆者在講授《一碗清湯蕎麥面》時,就是直接以標題導入新課的。我先問是否學生吃過蕎麥面,學生皆言沒有。接著就講述了韓國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曾在企業(yè)跌入低谷時,請副會長尹鐘龍面向45000名員工朗讀《一碗清湯蕎麥面》一文,號召員工向本文中的母子三人學習。而當三星企業(yè)欣欣向榮之時,他再次組織全體員工學習《一碗清湯蕎麥面》,號召員工向文中面館老板夫婦學習。適機導入:“三星集團為什么也要學習這篇文章?這其中包含了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味《一碗清湯蕎麥面》,從中來尋找答案吧。”
又如在講《我的父親愛迪生》一文時,由于學生都知道愛迪生是個偉大的發(fā)明家,一提起他就無比的崇拜。因此,我就直接以標題內(nèi)容來導入:“同學們都知道愛迪生有很多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甚至覺得他天生就是一個偉人。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呢?今天我就跟隨查理斯的腳步去看看他的父親愛迪生究竟都在忙些什么?!边@樣的導入方式,能夠快速地讓學生閱讀文本、走進文本。
2 作者導入
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難點當屬古詩文的學習,由于時代的關(guān)系,再加中職生的基礎(chǔ)都比較薄弱,故在這一塊的學習上也感覺頗為吃力。而作為教師,如何消除學生的這種畏難情緒,并能激發(fā)其對這一模塊的學習產(chǎn)生興趣?則是教師在古詩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中應首先要考慮到的。解讀詩歌強調(diào)的“知人論世”,了解作者生平經(jīng)歷、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流派,達到知人論世,從而借以理解詩歌內(nèi)容,把握詩歌情感。鑒于此,我在進行古詩文教學時,就采用先從介紹作者入手來導入新課。也就是在上課前給學生介紹一些作者的相關(guān)經(jīng)歷及其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風格等。設計這樣的導語,由作者到作品,順理成章,過渡自然。
筆者在講授李白的《月下獨酌》一詩,教師可以先介紹李白的生平經(jīng)歷及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風格。詩人天賦異稟、想象奇特,其詩風飄逸豪邁不拘一格,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之神功。擅用大膽的夸張、奇妙的比喻和驚人的幻想,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等名句,李白更譽有“謫仙”、“詩仙”的美稱。這些介紹,就是便于學生理解李白在《月下獨酌》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超乎常人的想象。然后再介紹李白當時所處的環(huán)境,滿腔熱情的詩人終于來到了長安,自認為大展宏圖的時機已經(jīng)降臨,卻不曾想唐玄宗只是將其當作詞臣罷了,再加上詩人的本性純良正直,得罪了不少權(quán)貴,處處迫受排擠,不久就被賜金放還。乘勢導入:“離開京城之后,詩人過著四處漫游的生活,政治抱負也無處施展,《月下獨酌》這首詩就是作于這個時期,在這首詩中,詩人究竟寫了什么?(生答喝酒)那我們就來看看詩人是和誰一塊喝的,這件事又表明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品一品吧?!边@樣,學生就有了一種急于想品讀詩歌的欲望。
這樣的導入,雖然費時費力,但通過介紹這些內(nèi)容,可以更好幫助學生理解詩歌中的復雜情感,詩人表面上是自得其樂,但內(nèi)心里卻是凄涼無限。以一種瀟灑的筆調(diào),盡抒詩人于失意中仍樂觀曠達的情懷,但在其放浪形骸、狂放不羈的外表下,依然難掩其懷才不遇的苦悶和落寞。
3 故事導入
偉大的發(fā)明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點,在一些科技說明文中體現(xiàn)尤其明顯。由于文體上的限制,學生在閱讀此類文本時,往往很難投入進去,甚至有些同學還會有抵觸情緒。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除了備教材之外,還要考慮學生對此類課文的接受能力。因而在講授《牛郎織女》一文時,先給講述關(guān)于每年農(nóng)歷七月七日,即七夕這個流傳了一千多年的節(jié)日的最初由來。然后導入:“在這個感人的神話故事背后,又給我們帶來多少美的遐想和浪漫的情思。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兩位男女主角的神秘面紗。看看他們是如何生活在我們的神話和現(xiàn)實中?!庇辛诉@樣的鋪墊,學生很快就投入到文本的閱讀中去了。
在講授《成長》一文時,筆者則是結(jié)合自身的生活體驗,在學習本課時拿來與學生一起分享。“這個暑假對于我來說有著非凡的意義,因為我可愛的女兒降臨到了這個奇妙的世界。我看著她一天天的長大,內(nèi)心中無比喜悅。但我又時常處于苦惱中,作為一個父親,我不知道今后該如何使她快樂成長?她以后的人生方向又是什么?相信我們同學在童年時也同樣有苦惱,經(jīng)常被自己的父母逼著去學畫畫、學舞蹈……,卻沒有自己的自由空間,是嗎?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拉索爾貝克的成長歷程,一起感受他童年的苦惱與快樂。”這樣以自身經(jīng)歷導入的方式,既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又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教學效率。
4 情境導入
一些有深度的、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課文,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需要教師用語言或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進入文本的閱讀中去,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筆者在講授《社會沒有義務等待你成長和成熟》一文時,沒有向以往那樣直接開始學習新課,而是先為學生介紹了一個叫嚴永明的少年。用幻燈片打出:他1983年生,2歲掌握1000多個漢字;1991年10月,他8歲,跳級到重點中學,1996年9月,他13歲,以高分考進湖南湘潭大學物理系;2000年4月,他17歲,考取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士、博士連讀,但是,2003年,他20歲時被學校取消碩、博士連讀,被迫回家!在這種震撼之下,教師乘勢導人“他就是嚴永明!一個學習上的天才,生活上的‘弱智,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蘇力教授的《社會沒有義務等待你成長和成熟》就是最好的回答!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尋找啟示?!?/p>
在講授《絕品》一文時,就是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境導入新課的。“大家是如何理解‘絕品這個概念的?本文以‘絕品為題有何深意?請同學快速閱讀文本,找出文中的‘絕品是指什么?‘絕字一詞又體現(xiàn)在何處?”這種采用創(chuàng)設疑問的方式,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潛在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帶著探尋答案的動力,有目標地在小說的世界邀游。
在中職語文的教學過程中,鑒于教學的對象、內(nèi)容、條件等方面的不同,導入新課的方法還有很多。有時可以多種方式融為一體,綜合運用、滲透在一節(jié)新課的導入上。所以說,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它能引人入勝,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探求,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同時,它也是教師對其整個教學設計獨具匠心思索的一種體現(xiàn)。它使我們的語文教學在開講前的三分鐘,創(chuàng)造出一個多姿多彩的課堂景觀,促進語文教學效率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