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淑雯 葉映林
廣州市南沙區(qū)欖核醫(yī)院內(nèi)科,廣東 廣州 511480
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致殘和致死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高血壓病的重要并發(fā)癥腦卒中、心臟疾病及高血壓腎病嚴重危害我國人民身體健康,給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對于高血壓病患者,單純住院治療已不能滿足患者優(yōu)化治療的需求,而社區(qū)護理干預是控制高血壓病非常有效的方法[1]。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社區(qū)延續(xù)護理干預能明顯改善高血壓病患者并發(fā)癥、認知功能、生活質(zhì)量[2-4],但目前對延續(xù)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的作用機制仍不完全清楚。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及高尿酸是影響高血壓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重要的危險因素;因此,高血壓病患者自覺處于一種心腦血管事件的高危狀態(tài)下,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心理狀態(tài),為此本研究擬探討延續(xù)護理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病患者代謝指標及負性的影響,以探討延續(xù)護理干預對社區(qū)高血壓病患者可能的作用機制。
選擇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科高血壓病患者100 例,其中,男 65 例,女 35 例;年齡 30~80 歲,平均(63.13±10.05)歲。入選標準:高血壓病患者診斷標準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的標準。排除標準:經(jīng)病史詢問、體格檢查、一般實驗室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排除繼發(fā)性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其他臟器疾病患者,并排除有過敏、支氣管哮喘、Ⅱ度以上房室傳導阻滯等藥物使用禁忌證的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對照組男 35例,女15例,年齡(62.64±9.60)歲,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11例,有吸煙史13例;研究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63.62±10.59)歲,有心腦血管病家族史9例,有吸煙史1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吸煙、家族史、職業(yè)、文化程度、隨訪期間藥物使用及劑量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 1。
1.2.1 治療方法
所有納入隨訪的病例在完成相關檢查后給予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氨氯地平治療;根據(jù)患者血脂及尿酸等情況決定是否給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非諾貝特、苯溴馬隆治療。降壓藥初始劑量為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1片/d、氨氯地平5 mg/d或二者聯(lián)用;每2周復診1次,根據(jù)血壓情況決定是否加用比索洛爾或螺內(nèi)酯;血壓達標后1個月復診1次。
1.2.2 護理干預措施
1.2.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規(guī)律服用降壓藥,初診時給予常規(guī)健康知識教育,并交代服藥、飲食、運動一般注意事項,每月復診時測血壓1次;對患者不進行進一步的心腦血管疾病、生活習性、健康知識等方面宣傳教育干預。
1.2.2.2 研究組 研究組護理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上延續(xù)護理干預措施:①建立患者隨訪指引手冊,指引患者隨訪時注意事項及隨訪時間,需要完善及攜帶的資料,促進患者家庭自我血壓監(jiān)測,提高患者接受治療、自我監(jiān)測及自我管理的自覺性及依從性;②建立患者個人健康檔案,延續(xù)護理小組根據(jù)患者的檢測、檢查結果、家族史及心血管危險因素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計劃,每2周1次電話詢問患者情況,記錄至患者個人健康檔案;③監(jiān)測患者血壓,教育患者如何正確測量血壓,鼓勵患者家庭自我血壓測量,有利于延續(xù)護理小組制定患者血壓波動曲線及血壓規(guī)律,為醫(yī)生提供用藥參考,調(diào)整患者降壓藥物及服藥次數(shù)、時間,提高患者血壓達標率;④對患者進行用藥指導指導患者正確的服藥時間、間隔時間、次數(shù),如何正確對待血壓的波動,避免盲目增加、減少或停用降壓藥物;⑤開展患者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心腦血管疾病、生活習性、健康知識等方面健康教育,重要的是針對患者個體化狀況進行個體化教育,患者還可根據(jù)自身的情況及遇到的問題進行提問,護理小組一一給予解答,進行健康指導;⑥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每2周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心理、情緒狀況,當患者情緒變化時,給患者以直接的心理援助,把負性情緒可誘發(fā)血壓升高及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的危害性告訴患者,根據(jù)患者的性格特點,給出改變不良性格的方法,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并積極與患者家屬溝通,為患者營造和諧、輕松的家庭氛圍,使患者保持平和、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⑦指導患者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監(jiān)督患者戒煙、限酒 指導患者低鹽、低脂飲食,補充適量蛋白質(zhì),少食多餐,避免過飽,控制體重,多食新鮮蔬菜、水果,預防便秘;教會患者掌握適度運動方法、時間、頻率、強度,選擇散步、慢舞、慢跑、游泳、打太極拳、練氣功的等張運動,根據(jù)患者年齡及病情制定運動處方;在適量運動的同時鼓勵患者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使用宣傳片、圖片等形式教育患者吸煙、過量飲酒的危害,與家屬一道監(jiān)督患者,改變其不良的生活習慣。
1.2.3 實驗室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于初始及結束時行血脂、血清尿酸、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檢測。血脂、血清尿酸、糖化血紅蛋白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1.2.4 療效評判標準
于研究前及心理干預后6個月應用Zung焦慮評定量表(SAS)、Zung 抑郁自評量表(SDS)[5]對患者進行調(diào)查。
資料采用SPSS 11.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7.0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隨訪期間,對照組有2例患者因腦梗死及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療,新發(fā)2型糖尿病1例;研究組無患者出現(xiàn)心腦血管事件,無上消化道出血及新發(fā)2型糖尿病病例。
研究開始時,兩組間各參數(shù)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束時,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收縮壓、血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焦慮及抑郁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血小板、體重指數(shù)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研究組患者體重指數(shù)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有下降的趨勢。見表2。
本研究顯示,研究開始時,兩組間在基本資料、血壓、體重指數(shù)、代謝指標、焦慮及抑郁水平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結束時,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血壓、血清TC、LDL、尿酸、焦慮及抑郁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患者體重指數(shù)及糖化血紅蛋白有下降的趨勢。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是心腦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險因素,致殘、致死率高,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國內(nèi)外實踐證明,有效控制患者血壓,可明顯減低心腦血管病發(fā)生率,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然而血壓控制受多種因素影響,依從性差是最重要因素[6]。高血壓病患者出院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延續(xù)護理,治療依從性會降低,導致血壓控制不穩(wěn),生存質(zhì)量就會受到影響。因此,重視高血壓病患者出院后的延續(xù)護理尤為重要。延續(xù)護理是指由醫(yī)院轉移到家庭過程中所提供的護理照顧[7]。延續(xù)護理能夠及時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遵醫(yī)行為和治療效果,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各種醫(yī)療信息和心理支持,有針對地采取護理措施,充分調(diào)動患者及家庭系統(tǒng)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療依從性,提高血壓的控制率,并且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本研究顯示,研究結束時,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患者血壓、體重指數(shù)、血清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酸水平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隨訪期間,對照組有1例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療,新發(fā)2型糖尿病1例,研究組無上消化道出血及新發(fā)2型糖尿病病例,提示延續(xù)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代謝指標及降低血壓、體重,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因此有可能防止或延緩高血壓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發(fā)展。在隨訪期間,對照組有2例患者因腦梗塞住院治療,研究組無患者出現(xiàn)心腦血管事件,提示延續(xù)護理干預可能有助于減少高血壓病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發(fā)生率。
表1 兩組間一般臨床資料的比較
表2 研究前后兩組間血壓、代謝參數(shù)、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水平的比較()
表2 研究前后兩組間血壓、代謝參數(shù)、血小板及血小板活化水平的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同組研究開始時比較,b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收縮壓(mm Hg)舒張壓(mm Hg)體重指數(shù)(kg/m2)血小板(×109個/L)膽固醇(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對照組(n=50)研究開始時研究結束時研究組(n=50)研究開始時研究結束時137.97±13.24133.70±12.8278.33±11.5675.49±8.7922.28±2.3622.51±2.46156.67±40.52163.33±44.144.87±0.294.65±0.632.75±0.602.56±0.57138.94±14.98126.27±14.59ab 80.97±11.2173.59±11.95b 22.46±2.4021.92±2.51155.00±41.80162.65±46.544.99±1.134.15±0.64ab 2.79±1.022.15±0.67ab組別 三酰甘油(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mmol/L)糖化血紅蛋白(%)尿酸(μmol/L) 焦慮評分(分) 抑郁評分(分)對照組(n=50)研究開始時研究結束時研究組(n=50)研究開始時研究結束時1.75±0.801.73±0.981.01±0.241.05±0.265.51±1.705.77±2.02323.65±98.92355.24±154.4163.27±13.1562.18±13.1462.34±14.6963.16±13.131.57±0.601.84±0.751.01±0.300.94±0.205.28±1.205.21±1.58332.87±166.02336.67±112.35a 62.15±14.7853.61±12.72ab 64.62±14.7754.18±13.05ab
高血壓由于其潛在的心腦血管事件及靶器官損傷的發(fā)生,不僅會給患者軀體造成影響,對心理和生活也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引起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反應。負性情緒影響患者血壓控制,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有時導致患者放棄治療,放大患者的不適感,從而影響高血壓綜合治療的效果,甚至對疾病預后產(chǎn)生不良影響,進而影響患者生活質(zhì)量。通過延續(xù)護理,對高血壓病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改善和康復可起到積極的作用。醫(yī)院應與家庭、社會一道幫助患者改善焦慮、抑郁情緒,保持健康、樂觀的情緒,以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tài)對抗疾病,繼續(xù)實現(xiàn)生命價值和社會價值。本研究顯示,通過延續(xù)護理干預,能明顯降低社區(qū)高血壓病患者焦慮、抑郁水平,提示延續(xù)護理干預可能是改善社區(qū)高血壓病負性情緒的有效手段。
我國目前高血壓病患者達到2億,且患者年齡趨于年輕化[8]。因此,要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僅僅依靠醫(yī)院診療是遠遠不夠的,社區(qū)護理工作者對高血壓病患者開展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社區(qū)護士對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延續(xù)護理,提高社區(qū)護士對高血壓病患者的管理能力,增加患者心理上安全感,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將有助于提高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率和生活質(zhì)量。
總之,對社區(qū)高血壓病患者進行延續(xù)護理干預,將可能改善患者代謝指標水平及負性情緒。
[1]汪旭,劉馨拮.高血壓的社區(qū)護理干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0):65-66.
[2]吉云蘭,崔秋霞,單君,等.個體化延續(xù)護理對改善高血壓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效果[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5):1401-1403.
[3]黃彥,陳肖平,唐聰燕,等.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17):97-99.
[4]周勝華.延續(xù)性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認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16):341-342.
[5]Karen H,EIisabeth W,Andersen NK,et al.Depression as a prognostic factor for breast cancer mortality [J].Psychosomatics,2003,44(1):24-29.
[6]付萍,徐慧春,林喜愛,等.高血壓患者出院后延續(xù)護理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8):546-548.
[7]Brooten D,Maylor MD,York R.Lessons Iearned form testing the quality cost model of advanced practice nursing(APN)transitional care[J].Journal of Nursing scholarship,2002,34(4):369-375.
[8]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基層版編撰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9年基層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3-5.
[9]王屹,陸冰,丁林峰.曲美他嗪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舒張功能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2,23(3):232-233,237.
[10]季宏,計振民,張東冬,等.社區(qū)衛(wèi)生定向服務模式在機關干部高血壓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2,26(1):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