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究竟長啥模樣?地球并不是一個標準的球體,長相有些“怪”。但究竟有多怪呢?
從太空看地球是一個美麗的球體,但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它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圓球。事實上,地球的兩極長度比赤道要短,地球的極半徑是3949.99英里,而赤道半徑是3963.34英里,因此也沒有辦法形成球體。
我們都知道地球是橢圓形的,一直也都以為它是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球體。然而,一張“地球素顏照”在微博上流傳開來,照片中,地球呈現(xiàn)出凹凸不平酷似土豆的樣子,徹底顛覆了人們以往的印象。
專家稱這張“地球素顏照”并不是地球的形體照而是一張全球不同地區(qū)的重力分布形象圖。重力的本源是萬有引力,而萬有引力取決于質量,質量、密度比較大的地方,對周邊的引力就相對較大;質量、密度比較小的地方,對周邊的引力就相對較弱。比如金屬礦藏密度就大,一般的土壤或者水密度就比較小。
為了形象地將重力的強弱表現(xiàn)出來,采用了這種改變地球形態(tài)的方法。把重力較強的區(qū)域用“突出”、“紅色”表現(xiàn),引力弱的地方用“凹陷”、“藍色”表現(xiàn),因此地球就被描繪成了高低不平的土豆形狀,實際上這種形狀與真實的地球根本不符。這只是一種關于地球不同區(qū)域的不同重力形態(tài)的一種形象的表現(xiàn)手法,是一種虛擬圖像。
地球究竟長啥樣?在中學課本中,地球的形狀被描述為“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橢球體”,雖不是完美的球體,但這顆藍色星球的外表還是令人賞心悅目的。地球的真實形狀基本是個規(guī)矩的球體,但北極曲率稍大一些,南極曲率稍小一些,換句話說,南半球平緩一點,北半球彎曲一點。但這點差別,在太空一定的距離內(nèi)一般看不出來,只有經(jīng)過精密的測算才能察覺。
此外,這張“地球素顏照”也引起不少網(wǎng)友的好奇,如果去除土壤和海水以及所有植被,地球還是圓的嗎?對此,大連大學物理學教授劉金壽表示,海水抽干后,地球大體上還是圓的,只是表面會顯得凹凸不平,溝壑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