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栓栓 (東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碩士 吉林長春 130000 )
美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課程論專家艾斯納所倡導的美術教育思想得到美國及各國美術教育中心的推廣特別是蓋蒂藝術教育中心的支持及學院的推廣,美國早期的美術教育領域是以科學理論主義為中心,以后在兒童研究運動和進步主義教育觀念影響下轉向兒童為中心中心的工具主義,是以著名美術教育教羅恩菲德為首的美術教育模式。隨后由于美術教學的弊端一些美術教育家開始反思,由1957年前蘇聯(lián)發(fā)射人類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使美國教育家開始自我反省,由此掀起了教育改革的高潮。艾斯納所倡導的以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思想(DBAE)來源于教育學家布魯納的教育過程理論,60年代巴肯、雷尼爾和艾克等人提倡“教育中的美術”運動從新認識美術及課程的重要性,改變了原來課程被忽略的狀況,使美國的美術教育從學生中心的的極端走向另一個科目中心的極端,艾斯納把布魯納的教育智能發(fā)展理論及巴肯科目為中心論和本質主義教育觀結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課程教育觀以學科為基礎的DBAE(Disc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美術教育思想即融美術創(chuàng)作、美術批判、美術史和美學四種領域知識系統(tǒng)嚴謹?shù)拿佬g教育課程體系。
艾斯納歸納了藝術的本質特征,在《兒童的知覺與視覺的發(fā)展》一書中的第一章“為什么要教美術”就討論了藝術的獨特性問題,表明艾斯納更注重藝術的獨特性。結合了羅恩菲德及巴肯的美術教育思想后,提出DBAE嚴謹?shù)拿佬g教育思想觀念由羅恩菲德的以“兒童”為中心轉向以“課程”為中心的教學強調美術教育不僅重過程還注重教育的結果,解析了以往美術教育理論的缺點結合了時代特征及教育的發(fā)展在一定基礎上吸收了其他美術思想的優(yōu)點,還結合了美術教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具體實驗來證明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總之他在前人美術教育研究的基礎上,從新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美術教育理論及美術課程計劃研究體系對美術教育領域作出了貢獻。
艾斯納認為藝術是人類視覺經(jīng)驗的領域可以表現(xiàn)為美感經(jīng)驗,美術教育對人類經(jīng)驗和理解力的獨特貢獻,他得美術教育價值論包含了審美和實用進一步挖掘美術教育的價值,他在美術教育中不論是社會中心論、兒童中心論及學科中心論的提出,還是工具論、本質論兩大派別,他認為工具論強化藝術的工具性價值,理論基礎過于狹窄,兒童與社會需求的問題是價值觀一個方面。
艾斯納為代表的學科中心論認為美術教育的價值在于它本身的人類思想和精神的貢獻,他贊同朗格的“概念的主要作用是人類交流的工具”美術有獨特的價值及美術創(chuàng)作能彌補學校教育對學生學習的整體性和關聯(lián)性,他反對羅恩菲德的主張“反對成人的干涉”倡導教師教導的重要性及兒童圖像創(chuàng)作能力及學科為基礎的美術教育(DBAE)美術教育形式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學會創(chuàng)作作品,評論研究及探討美術的本質問題,他還強調藝術的內在價值和本質特征并提出本質觀點融入了美術教育的認識方面的價值給我們起到了指導意義,值得我們對艾斯納的美術教育理論深入學習研究。
艾斯納美術教育思想至今受到各國的學習及研究,但我們還從全方面去研究艾斯納的美術教育理論實踐中的優(yōu)缺點及問題的解決方法,對艾斯納美術教育研究更加完整,艾斯納提出的DBAE美術教育理念有一種保守主義傾,DBAE美術教育思想在實踐中存在的問題,一些時間教師及美術批判界反映DBAE過分強調四個領域知識太智能化由于學生年齡上的差異教授知識不成熟及DBAE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以及風格及藝術形式單一性,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是關鍵,以DBAE存在問題來對美術教育思想及中國的美術教育的啟示。
艾斯納美術教育DBAE打破了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框架,DBAE美術教育思想告誡我們把握美術與其他學科綜合適應的人文學科知識做全面素養(yǎng)性人才,受西方先進美術教育思想羅恩菲德的學生為創(chuàng)造性主題,他的學科教學為主的綜合性美術教育體系,強調課程目標課程標準的重要性,不斷完善美術課程的內容及美術課程經(jīng)驗,融合DBAE兩種美術領域知識體現(xiàn)美術獨特性德課程體系及倡導的DBAE美術教育思想強調綜合學科的美術課程綜合探索美術學習保持教學上的完整、系統(tǒng)性及嚴謹性使學生美術學習不斷提高,老師作為輔助學生前進的主體,建立好師生關系提高本省專業(yè)性素養(yǎng)使美術教育形式穩(wěn)固發(fā)展。
在吸收和借鑒西方先進美術教育思想理論的基礎上針對我國美術教育的弊端盡量改進和完善綜合當前我國美術教育發(fā)展現(xiàn)狀加以吸收以借鑒并不能實質性地“拿來”為我所用,而是要對艾斯DBAE美術教育思想之理論實踐和全面發(fā)展進行平衡論的研究轉化,保持在美術課程培養(yǎng)學生藝術創(chuàng)造力及藝術表現(xiàn)力為主的情況下為適合我國學生接受能力的全面美術知識技能。作為21世紀的中國美術教育尤其在美術新課程改革和實踐中借鑒引進艾斯納的理論觀點,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為重點的全面綜合性美術教育體系。
[1]艾略特.W.艾斯納.兒童的知覺和視覺的發(fā)展[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
[2]馬箐汝.羅恩菲德與艾斯納的告誡[J].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