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潔雅 曾 鴻 陳妙芬 呂海韻
南海區(qū)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種不同劑次疫苗效力病例對照研究
梁潔雅 曾 鴻 陳妙芬 呂海韻
目的探討接種不同劑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對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的疫苗效力,為開展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2012年1~10月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上報的年齡在12歲以下并居住在南海區(qū)流行性腮腺炎病例進行1:1配對病例對照研究。結果共有1072例病例納入研究,接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對流行性腮腺炎的保護效果為65.62%(58.08%~72.42%),接種1劑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對流行性腮腺炎的保護效果為64.48%(55.86%~71.42%),接種2劑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對流行性腮腺炎的保護效果為77.78%(50.18%~90.09%)。結論接種1劑次疫苗與接種2劑次疫苗的效果無差異,提示接種1劑次疫苗也能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不同劑次;病例對照
流行性腮腺炎是國家法定丙類傳染疾病,好發(fā)于兒童和青少年,可廣泛累及各臟器,如無菌性腦膜炎、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在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未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程序前,國內應用接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劑次各有不同。2008年9月1日后,麻腮風和麻腮疫苗被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一類疫苗,兒童可以在1.5歲免費接種1劑次麻腮風或麻腮疫苗。為了比較接種1劑次與接種2劑次疫苗的效力是否相同,為開展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提供科學依據(jù),本文對南海區(qū)12歲以下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072例進行1:1配對病例對照研究。
1.1 一般資料2012年1~10月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tǒng)上報的南海區(qū)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年齡在12歲以下并居住在南海區(qū)且能在兒童免疫接種信息系統(tǒng)找到記錄。流行性腮腺炎診斷依據(jù)《腮腺炎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GB17016-1997)。病例對照:選擇與病例出生日期一致,住址接近(同一村居委或鎮(zhèn)內),戶口性質相同(以上信息用電腦收集),且從未出現(xiàn)過腮腺或其它唾液腺癥狀者(通過電話、走訪等方式確認)。
1.2 研究方法病例對照研究方法,采用統(tǒng)一的調查表,調查研究對象的一般情況及既往免疫情況。其中既往免疫情況以兒童免疫接種信息系統(tǒng)的記錄為準。發(fā)病1個月前接種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單純或聯(lián)合疫苗)視為有免疫,發(fā)病前1個月內和發(fā)病后接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者視為未免疫。
1.3 統(tǒng)計處理方法利用Epiata 3.0建立數(shù)據(jù)庫,采用SPSS 16.0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相關統(tǒng)計分析。疫苗效力VE=(1-OR)×100%。
2.1 一般人口學情況1072例病例中,常住321例,暫住454例,流動297例,平均年齡為(5.37 ±2.40)歲。病例組和對照組中男女比例分別為2.07:1和2.31:1,兩者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χ2=2.419,P=0.120<0.05)。
2.2 疫苗總體免疫效果評價病例組和對照組在免疫史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01.56,P<0.0001);OR=0.3438,95%置信區(qū)間為0.2758~0.4192;疫苗效力為65.62%(58.08%~72.42%),見表1。
表1 兒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護效果病例對照研究(n)
2.3 接種不同劑次疫苗免疫效果評價
2.3.1 接種1劑次疫苗免疫效果評價分析992對接種1劑次疫苗的病例對照,病例組和對照組在接種1劑次免疫史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8.98,P<0.0001);OR=0.3552,95%置信區(qū)間為0.2858~0.4414;疫苗效力為64.48%(55.86%~71.42%),見表2。
表2 接種1劑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護效果病例對照研究(n)
2.3.2 接種2劑次疫苗免疫效果評價分析326對接種2劑次疫苗的病例對照,病例組和對照組在接種2劑次免疫史上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36,P<0.0001);OR=0.2222,95%置信區(qū)間為0.0991~0.4982;疫苗效力為77.78%(50.18%~90.09%),見表3。
表3 接種2劑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保護效果病例對照研究(n)
疫苗的有效性要在人群中廣泛應用后才能對其作出真實的評價。真實的預防接種有效性評價應該是在接種組和未接種組之間進行流行性腮腺炎感染率的對比而得出,但由于麻腮風或麻腮疫苗已被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程序,有意不給對照組進行預防接種是違反規(guī)定的,因此本研究采用病例對照研究對疫苗的不同劑次免疫效果進行研究。
從2006年12月起,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192個成員國都全面開展了流行性腮腺炎的預防接種,這些國家大多數(shù)均采用2劑次的免疫方案[1]。國內現(xiàn)采用1劑次的免疫方案,許多文獻研究顯示,1劑次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抗體陽轉率達80%以上[2-3],保護力為61%~95%[4-7],能有效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本次研究對比不同劑次疫苗的效力,結果顯示,接種1劑次疫苗與接種2劑次疫苗的效果無差異,提示接種1劑次疫苗也能產生較好的免疫效果。雖曾有調查顯示在流行性腮腺炎暴發(fā)調查時,有相當多的患者曾接種過1劑次含流行性腮腺炎疫苗[8-9]。這可能與疫苗誘導的抗體水平較自然感染低以及疫苗誘導的抗體免疫持續(xù)時間短有關[10]。
目前含有腮腺炎成分的麻腮風疫苗或麻腮疫苗已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程序,采用的是在1.5歲接種1劑次麻腮風疫苗或麻腮疫苗的免疫方案。該方案與2劑次方案一樣,對預防流行性腮腺炎有相同的免疫效果。但考慮到疫苗誘導抗體的免疫持續(xù)時間問題和小部分人對疫苗未產生免疫應答,今后應考慮將2劑次麻腮風疫苗的免疫方案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程序,以達到減少流行性腮腺炎發(fā)病的目的。
[1]Anders H, Steven R, Kathfn M.Burdenof Disease[J].The Lancet, 2008,371(9616):932-944.
[2]葛備,秦才珍,張以祥,等.麻疹疫苗及麻腮風聯(lián)合疫苗免疫成功率監(jiān)測分析[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0,17(11):2221-2223.
[3]劉國華,方悍華,馮子健,等.凍干麻疹-腮腺炎-風疹三聯(lián)活疫苗免疫安全性及免疫學效果觀察[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2,23(6):435-437.
[4]李洪玲,曹基輝,方芳,等.廣州地區(qū)兒童腮腺炎疫苗效力的1:1配對病例對照研究[J].預防醫(yī)學論壇,2007,13(8):681-682.
[5]傅傳喜,梁建華,王大虎,等.腮腺炎疫苗保護效果配對病例對照研究[J].中國預防醫(yī)學雜志,2007,8(5):611-613.
[6]周建芳,張素惠,裘曉梅,等.接種腮腺炎疫苗后再感染流行性腮腺炎的探討[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02,14(8):9-11.
[7]趙仲堂.流行病學研究方法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257-258.
[8]Hersh BS, Fine PEM, Kent WK, et al.Mumps outbreak in a highly vaccinated population[J].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91,119 (2):187-193.
[9]Briss PA, Fehrs LJ, Parker RA, et al.Sustained transmission of mumps in a highly vaccinated population:Assessment of frimar vaccine failure and waning vaccine-induced immunity[J].Infect Dis, 1994,161:77-82.
[10]Watson JC, Hadler SC, Dykewicz CA, et al.CDC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Vaccine Use and Strategies for Elimination of Measles, Rubella, and Congenital Rubella syndrome and Control of Mumps: Recommendation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ACIP)[J].MMWR, 1998,47(RR-8):57.
R512.1
B
1673-5846(2013)08-0187-02
佛山市南海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廣東佛山 52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