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儷佳* 汪曉云 張 蘭
(貴州省貴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5)
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的篩查分析
寧儷佳* 汪曉云 張 蘭
(貴州省貴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貴州 貴陽 550005)
目的抽樣檢測貴陽健康人群中的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病變的發(fā)生率。方法按篩查標準,從我院體檢人員中篩選出292例健康人(無高血壓病、冠心病、2型糖尿?。┻M行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以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增厚(CIMT)≥1.0mm作為陽性診斷標準。按性別、年齡、勞動強度、鍛煉習慣等不同因素進行陽性率分組比較。結果4540名人員參與體檢,符合健康標準的有682名;其中的292例的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病變的檢出率為17.12%,男∶女≈4∶1;50歲以上的檢出率明顯高于50歲以下年齡段;輕體力勞動者的檢出率明顯高于中重度體力勞動者的檢出率;不鍛煉人員的檢出率高于有鍛煉習慣人員的檢出率。結論抽樣結果表明,貴陽健康人群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病變比率很高,而且與性別、年齡、勞動強度、鍛煉習慣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男性較女性的發(fā)病風險高,50歲以上人員更易發(fā)生,體育鍛煉可減少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病變的發(fā)生。
頸動脈內(nèi)中膜;健康人群;動脈粥樣硬化;篩查
頸動脈內(nèi)中膜病變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早期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變,是動脈粥樣硬化進程的早期標志,隨著危險因素水平和危險因素個數(shù)增加,患頸動脈的絕對風險增加[1-4],我院從體檢人員中,篩選出符合要求的健康人,進行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并對其性別、年齡、體力勞動強度、有無鍛煉習慣等方面進行分析,如下。
1.1 資料來源
我院從2009年8月至10月的4540名體檢人員中,篩選出682名符合篩查要求的健康人,共計292例進行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其中男性145例,女性147例,年齡≤50歲的152例,50歲以上60歲以下133例,≥60歲7例。體力勞動強度:醫(yī)師、值班員、技師、其他辦公人員為輕體力工種;護士、汽車司機、信號員、列車員、電務人員為中體力工種;工人、貨物員、服務員、橋隧工、供電員為重體力工種。鍛煉習慣:每周≥4次,每次≥15min,定為規(guī)律鍛煉;每周≥2次,<4次,每次≥15min,定為偶爾鍛煉;每周≤1次,或者每次<15min,定為不鍛煉。見表~表3。
表1 篩查人員的年齡分段
表2 篩查人員的體力勞動強度
表3 篩查人員的鍛煉習慣
1.2 篩查標準與方法[1]
1.2.1 篩查標準
①年齡:男性40~65歲,女性45~70歲。②排除標準:a.明確診斷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包括冠心病、卒中、外周血管病、腎動脈狹窄等;b.糖尿??;c.血漿LDL-C≥160mg/dL或TG≥400mg/dL或正在服用降脂藥物;d.頸動脈手術史;e.高血壓伴下列危險因素的任何一個者,即男≥45歲,女≥55歲、吸煙、低HDL-C、肥胖和早發(fā)缺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f.心力衰竭;g.已知或懷疑肝腎功能不良(ALT,AST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血肌酐>176μmol/L)或惡性腫瘤;h.各種原因的肌病或血清肌酸磷酸肌酶高于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i.已知酗酒或吸毒;j.食主義者;k.定期補充魚油制劑或其他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的營養(yǎng)品者;l.不能進行體育運動者;m.對研究用藥有過敏或不良反應史;n.研究者認為不適合參與本研究的情況。
1.2.2 方法
對符合篩查的人員進行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檢測,檢測機型為:GE Voluson Vivid i 便攜式心臟彩超機、檢測方法[2]、檢測人員均由“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PCA)干預研究”科研組認定及培訓合格的人員操作。
檢測:對符合上述篩查要求的人員,進行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增厚(CIMT≥1.0mm)的視為陽性入選,結果見表4,其陽性入選者的年齡分段、工種類別、鍛煉習慣見表5~表7。
從表4~表7中可見,在我院體檢的健康人群中,有17.12%的人員可檢出頸動脈內(nèi)中膜結構的異常病變。其中男性的檢出率為27.59%,女性的檢出率為6.80%,男性檢出率較女性高約四倍;從年齡段來看,50歲以上的檢出率約為50歲以下年齡段的2倍;從體力勞動強度來看,在辦公室工作的輕體力勞動者的檢出率明顯高出中重度體力勞動者的檢出率;從鍛煉身體的習慣上看,不鍛煉的檢出率高于有鍛煉習慣人員的檢出率。
表4 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結果
表5 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增厚人員的年齡分段
表6 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增厚人員的體力勞動強度
表7 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增厚員的鍛煉習慣
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成為近年來研究心血管危險因素和心血管病變的早期指標,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據(jù)報道,頸動脈內(nèi)中膜厚度增加常預示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并可作為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診斷依據(jù)之一[5]。之前的文獻大多是以已經(jīng)明確有高血壓病、冠心病及2型糖尿病患者為目的人群作為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的樣本,本文的目的人群均為明確排除高血壓病、冠心病、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健康人群,其彩色多普勒頸動脈內(nèi)中膜檢測結果,反應出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在人群中的發(fā)病率,其檢出率為17.12%,男∶女≈4∶1;50歲以上的檢出率明顯高于50歲以下年齡段;輕體力勞動者的檢出率明顯高出中重度體力勞動者的檢出率;不鍛煉人員的檢出率高于有鍛煉習慣人員的檢出率。檢出的人員雖然無嚴重粥樣硬化狹窄明確臨床癥狀和證據(jù)的情況,但是具有較高的心腦血管事件或其他嚴重血管事件的風險,應予以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以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減少醫(yī)療費用,改善生活質(zhì)量[6-12]。
(備注:我院是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冠心病早期診斷與綜合治療技術體系研究”課題組開展的 “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PCA)干預研究”組的成員,按照科研組要求,負責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的篩查以及入組后的隨訪和復診工作。)
[1] 李建平,馬為.“動脈粥樣硬化臨床前期病變干預研究”的課題設計[J].中國詢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09,1(3):189-192.
[2] 楊穎,霍勇.頸動脈粥樣硬化超聲監(jiān)測方法的規(guī)范化—“冠心病早期診斷和綜合治療技術體系的研究”頸動脈超聲監(jiān)測方案[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8,16(6):337-338.
[3] 劉翠平,黎明,李斌,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聯(lián)素比值與頸動脈內(nèi)中膜的關系[J].中國使用內(nèi)科雜志,2007,15(27):1210-1212.
[4] 胡大一,馬長生.中國人群10年心血管發(fā)生危險的評估及應用[M]//心臟病學實踐.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15-25.
[5] 陳偉坤,彭偉成,劉玉華,等.ACE基因多態(tài)性和新診斷2型糖尿病患者頸動脈內(nèi)中膜增厚的關系研究[J].中國使用內(nèi)科雜志, 2007,16(27):1304-1305.
[6] 殷瑛,任杰,趙興勝.高血壓與血脂異常對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影響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09,15(7):1060-1062.
[7] 荀小青,張曄.彩色多普勒超聲監(jiān)測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應用價值[J].武警醫(yī)學院學報,2009,18(10):855-857.
[8] 李振,王忠.動脈粥樣硬化無創(chuàng)性監(jiān)測方法概述[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4):396-397.
[9] 張維忠.早期發(fā)現(xiàn)和監(jiān)測亞臨床血管病變[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0):881-882.
[10] 馬長生.亞臨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監(jiān)測與干預[J].中國循環(huán)雜志,2006,21(4):313-314.
[11] 王繼業(yè),江亞文.亞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無創(chuàng)監(jiān)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08,10(3):233-235.
[12] 胡翠芬.頸動脈內(nèi)中膜超聲監(jiān)測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及評價[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8,5(31):27-28.
R543
B
1671-8194(2013)18-0106-03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06BAI01A02)
*通信作者:E-mail: 1127130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