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儀明
21世紀人才已成為第一資源,對于正在大力推進國際金融、航運中心建設的上海而言,吸引高層次人才、構筑人才高地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驅動、轉型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因此,保護人才資源、減少人才流失,對于經濟社會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一起案件引發(fā)的思考
2008年,一起極其普通的受賄案件進入了上海預防干部的視野。袁某,一位曾經參與過風云一號、資源一號衛(wèi)星研制,在太陽能開發(fā)領域卓有成就,被公認為上海太陽能產業(yè)領軍人物的高科技專家,由于收受商業(yè)伙伴的10萬余元 “感謝費”而鋃鐺入獄。這原本是一起情節(jié)簡單、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且涉案金額并不吸引眼球的案件。但由于袁某的獲罪服刑,導致其主導的太陽能研發(fā)工作被迫中斷,上海太陽能產業(yè)發(fā)展一度停滯,經濟損失數(shù)以億計。由此,全市檢察機關以法律服務為載體,開始了專家型人才職務犯罪預防工作。
如何服務專業(yè)對待自尊
法律服務工作開展伊始便遇到困難。由于這是一項全新的課題,工作對象相對特殊,專家學者有著卓越的智慧和專業(yè)的技能,但同時自尊而敏感,采用傳統(tǒng)的預防措施容易造成抵觸情緒,往往適得其反。如何進行有效的預防,沒有經驗可以參考。為了找準法律服務的方向,預防干部決定調研先行。
2009年年初,檢察預防部門聯(lián)合上海師范大學預防職務違紀違法犯罪研究中心,開展專題調研,走訪了組織部門和主管單位,收集了56個近年專家職務犯罪的案例,多次邀請有關的專家學者座談,了解情況、聽取意見。在調研中了解到,目前上海市擁有“兩院”院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高級專家”等高層次人才4萬余名,近年來專家學者職務犯罪呈現(xiàn)上升趨勢,案件涉及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科研等多個領域,且大要案比例高。許多專家盡管學歷很高、業(yè)務能力很強,但法制意識淡薄、法律知識匱乏,一不小心就會觸碰法律的紅線。相關主管部門的負責同志說:一些專家型人才走上領導崗位或者掌握了關鍵資源,當專業(yè)權威與行政權力結合時,由于對政策和法律把握不當,容易造成犯罪,往往損失大、影響大,加強預防工作十分必要和緊迫。通過調研,預防干部對于做好法律服務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認識,對于專家職務犯罪的特點和規(guī)律有了更準確地把握,對于如何做好法律服務工作也初步形成了工作方案。
由點及面三階段推進
上海專家型人才人數(shù)多、層面廣,法律服務又是一項新工作,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鋪開。因此,在調研和試點的基礎上,預防部門會同上海市紀委監(jiān)察局制發(fā)了《關于為專家型人才提供法紀法律服務的八項工作措施》,明確了逐步推進法律服務的有關措施、步驟和目標,研究確定了法律服務的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人士,制定了長期規(guī)劃,采取分期、分批、分步實施的辦法。
第一階段(2009年),選擇專家型人才相對集中的科教、衛(wèi)生、金融、航運等系統(tǒng)先行開展,首選146名有較大貢獻和影響的專家或所在學術領域的領軍人物作為服務對象,定期提供相關法律服務,邊摸索、邊驗證,積累法律服務的初步經驗。第二階段(2010年),將服務對象擴展至上海市經濟發(fā)展的重點部門,如高新技術產業(yè)、金融業(yè)、現(xiàn)代服務業(yè)、知識產權等領域的具有特殊貢獻的專業(yè)人才600余名,并根據區(qū)位特點建立區(qū)縣院分工負責制,確立法律服務的基本模式。第三階段(2011年),將法律服務的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到科技、教育、信息等領域的專家、學者,服務人數(shù)超過5000人,形成法律服務的規(guī)模效應。
共同形成服務合力
由于專家人才的管理涉及相關職能部門和主管單位,因此做好法律服務工作離不開各方面的支持和參與。為此,預防干部積極與有關部門、單位溝通聯(lián)系,解釋開展法律服務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尋求工作支持,得到了有關單位的積極響應,形成了工作合力。
預防部門與市紀委達成共識,將專家法律服務工作納入雙方共同開展的重點工作范疇。與市人保局、市國資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經信委等職能部門加強協(xié)調配合,建立、完善了查案和預防工作情況通報制度,通過聯(lián)席會議、座談會、法律講座等形式共同推進專家法律服務。同時,還與復旦大學、商飛公司、申康公司、申通公司等專家型人才比較集中的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yè)直接聯(lián)系,在取得共識的基礎上,依托主管單位紀檢監(jiān)察部門推動法律服務措施落實。
充分的溝通贏得了理解和支持,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說:“國家培養(yǎng)一名專家學者不容易,一旦犯罪不僅是其個人的損失,也是家庭、單位和社會的共同損失。檢察機關開展的法律服務工作實際是在保護人才,具有戰(zhàn)略的眼光和全局的意義,我們一定會全力配合把法律服務工作落實好?!痹跈z察機關的推動下,許多主管單位已經將專家法律服務工作納入反腐倡廉工作的整體部署,成為一項常規(guī)性的工作。
讓剛性預防得以“柔性”推動
專家群體具有相對特殊的心理特征,不宜采用一般、直接的預防手段。因此預防干部轉變工作思路和方式方法,以“柔性”預防措施為主,“少講大道理,多做貼心事”,在付出尊重和取得理解的基礎上開展預防工作,強調三“心”原則。即“真心”,以真誠的態(tài)度和溝通方式消除疑慮、化解顧慮;“耐心”,不急于求成,通過交朋友拉近彼此距離;“貼心”,法律服務措施有的放矢,提供專家需要的。
比如,針對商飛公司海外引進專家多的特點,上海市院與浦東區(qū)院在商飛公司設立了法律服務工作站,為該公司60余名高層次人才提供了法律咨詢熱線、專家座談、廉政講座等不間斷的法律服務。為了給專家學者提供可讀性強的法律讀物,預防部門專門收集典型案例,編輯成通俗易懂、圖文并茂的小冊子提供給專家閱讀,先后發(fā)放6000余冊,受到廣泛歡迎。
如今,專家型人才法律服務工作已初具影響和成效,成為上海檢察預防工作的特色和品牌。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目前,全市檢察機關共為6000人次的專家學者提供了各類法律服務,發(fā)放宣傳資料3萬余份,舉辦講座20余場,提供法律咨詢300余次。細致貼心的法律服務受到了有關單位和專家學者的歡迎,獲得了支持,贏得了贊譽,不少專家學者成為檢察機關的老朋友,許多專家還積極參與預防工作,主動為預防部門出謀劃策。一位專家在參加完講座后動情地留言:檢察機關的法律服務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并且充滿了溫情和關愛,徹底顛覆了我對檢察機關執(zhí)法活動冰冷、強硬的印象,希望你們把這項有意義的工作堅持下去。
編輯:劉雁君 nina_lyj@sina.com
法制園地·以古為新 方塔添廉韻
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是開展預防宣傳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為了使警示教育基地可持續(xù)發(fā)展,松江區(qū)院積極探索、反復調研,本著節(jié)約、實用、有效的原則,大力推進方塔園預防職務犯罪警示教育基地建設?!耙槐凇?、“一堂”、“一廊”、“一軒”和“一館”,結合歷史文化古跡,以書畫、木雕、展板和視頻的方式集中展現(xiàn)清官廉吏的為官之道,以及松江區(qū)院近年查辦的典型職務犯罪案件,給人啟迪,讓人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