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美容
(株洲市二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無痛護理管理在癌癥患者中的應用
尹美容
(株洲市二醫(yī)院,湖南 株洲 412000)
目的對應用無痛護理管理模式對患有癌癥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方法抽取90例對患有癌癥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平均每組45例。采用傳統(tǒng)癌癥護理模式對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采用無痛護理管理模式對觀察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顯輕于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出現(xiàn)不良反應的人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實際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結論對癌癥患者進行無痛護理管理可減輕或消除患者的疼痛,促進睡眠和食欲,提高生活質(zhì)量。
癌癥;疼痛;無痛護理
近些年來癌癥在我國臨床上的實際發(fā)病率正在不斷上升,疼痛是癌癥患者的一個最為常見并發(fā)癥,同時也是對患者生命質(zhì)量和生活幸福度造成影響最大的一個危害因素。所以采取有效措施,使該類患者的疼痛和痛苦得到有效緩解,是醫(yī)護患的一個共同心愿[1]。本次研究對患有癌癥的患者應用無痛護理管理模式在治療期間實施護理的臨床效果進行研究?,F(xiàn)將研究過程和結果作如下匯報。
1.1 一般資料
在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抽取90例對患有癌癥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年齡38~82歲,平均年齡(56.3±1.4)歲;患病時間1~7年,平均(2.6±0.4)年;觀察組患者中男19例,女26例;年齡36~83歲,平均年齡(56.1±1.2)歲;患病時間1~6年,平均(2.3±0.4)年。抽樣研究對象的年齡、患病時間、性別等自然資料無顯著組間差異(P>0.05),可進行科學性的比較研究。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模式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鎮(zhèn)痛方法,疼痛難忍時給予藥物鎮(zhèn)痛。
1.2.2 觀察組護理模式
無痛護理管理模式,主要措施包括:①疼痛知識培訓:醫(yī)務人員集中學習疼痛的病理,生理,疼痛評估與干預、藥物作用與不良反應及預防措施。②建立無痛病房:病房內(nèi)張貼疼痛相關資料和標識,發(fā)放疼痛教育手冊,由醫(yī)師和護士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疼痛知識健康宣教,使他們走出疼痛誤區(qū)。③疼痛評估:患者入院后8h內(nèi)完成疼痛評估,包括疼痛評分、疼痛部位、性質(zhì)、持續(xù)時間。④疼痛處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進行有效溝通,在短時間內(nèi)建立其良好護患關系,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應該有足夠的耐心與細心,對患者的合理需求要盡量予以滿足。對疼痛癥狀進行積極控制:非藥物鎮(zhèn)痛方法,物理治療(冷敷、熱敷、按摩等)心理疏導、音樂療法、分散注意力、放松技巧等。藥物鎮(zhèn)痛方法,三階梯止痛原則、個體化鎮(zhèn)痛、多模式鎮(zhèn)痛,按時給藥而不是按需給藥。多模式鎮(zhèn)痛指用藥多途徑及藥物選擇多模式,當疼痛評分≤3分時,實施非藥物干預措施或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當疼痛評分為4~6分時,實施非藥物和藥物干預措施(弱阿片類藥與非甾體抗炎藥聯(lián)合使用);當疼痛評分≥7分時,實施非藥物與藥物干預措施(強阿片類藥與非甾體類藥聯(lián)合使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疼痛程度、不良反應人數(shù)、病情控制時間、住院實際時間進行對比。
1.4 疼痛程度評價方法
疼痛程度采用數(shù)字等級量表(NRS)結合面部表情量表法方法評定,分為10個等級分,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無痛:患者沒有任何疼痛感;輕度疼痛:患者雖然能夠感覺到一定的疼痛感,但完全能夠忍受,不會對正常生活和睡眠造成任何影響;中度疼痛:患者感到疼痛程度比較明顯,難以忍受,對睡眠和正常生活造成了影響,主動要求通過服藥方式進行治療,用藥后疼痛緩解;重度疼痛:患者感到持續(xù)性的劇烈疼痛,伴隨出現(xiàn)自主神經(jīng)紊亂現(xiàn)象,對睡眠造成嚴重影響[3]。
1.5 數(shù)據(jù)處理
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表示采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形式(χ—±s),計數(shù)資料進行t檢驗,組間對比進行χ2檢驗,P<0.05表現(xiàn)差異具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明顯。
2.1 疼痛程度
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后10例無痛,13例感到輕度疼痛,13例感到中度疼痛,9例感到重度疼痛;觀察組患者護理干預后18例無痛,21例感到輕度疼痛,5例感到中度疼痛,1例感到重度疼痛。兩組患者疼痛程度組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1。
2.2 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實際時間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疼痛程度比較[n/(%)]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分別為(17.63±3.04)d和(13.72±2.68)d,病情控制時間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住院實際時間分別為(21.44±2.58)d和(16.17± 2.75)d,住院實際時間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病情控制時間和住院實際時間比較(d)
2.3 不良反應
對照組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有12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該組不良反應率為26.7%;觀察組患者住院治療期間有2例出現(xiàn)不良反應,該組不良反應率為4.4%。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率組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
在無痛護理管理模式應用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具備對疼痛進行處理的多方面知識,全面掌握對疼痛程度進行評估的正確方法。在護理期間保證主動熱情、多與患者接近、對病情變化進行嚴密觀察,努力提高自身的疼痛管理知識和技能,有效減輕或消除患者疼痛,使患者在無痛狀態(tài)下生活、工作、休息,提高患者的信心,增強抗病能力,延長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1] 鄭瑩,李德祿,徐德鳳,等.上海市醫(yī)生對癌癥疼痛治療認識的調(diào)查[J].中國腫瘤,2010,10(17):394-395.
[2] 張雪艷,謝雪華,王東明,等.慢性疼痛患者心理狀態(tài)分析及護理干預[J].護理研究,2009,16(12):188-189.
[3] 東文霞,李俊紅,劉長麗,等.惡性腫瘤患者疼痛控制不佳的原因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9,21(11):1047-1048.
[4] 葉琴琴,楊玟.疼痛對癌癥患者生活質(zhì)量影響的觀察[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9,20(19):1411-1412.
R473.73
B
1671-8194(2013)11-03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