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忠
(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 中文系,云南 昭通 657000)
歸納法作為一種科學方法,其作用在哲學界一直頗受爭議。古典歸納主義者認為歸納法是唯一科學的方法,堅信歸納法在科學發(fā)現(xiàn)和科學證明上的雙重功效。“休謨‘歸納問題’的提出,改變了人們對歸納法和歸納邏輯的信念,讓人們逐漸放棄了歸納法是科學發(fā)現(xiàn)的方法的觀點,將歸納的功能限制在證實甚至是檢驗的范圍內(nèi)”,[1]進而建立起各種歸納證明的理論。
通過科學發(fā)現(xiàn)的活動,科學家提出了理論假說之后,面臨接受質疑的挑戰(zhàn),證明理論假說的正確性和較之其他的可供選擇的理論假說的優(yōu)越性,是科學家為其理論假說進行辯護的必做功課??v觀科學史,用歸納法作為一種證明理論假說的方法是科學研究事業(yè)的一種傳統(tǒng)。人們由于持有不同的邏輯觀念,對歸納法在科學證明中的作用有不同見解。
古典歸納主義者是歸納法的忠實擁護者,他們認為歸納不僅是發(fā)現(xiàn)的方法,而且是證明的方法。運用歸納法不僅可以發(fā)現(xiàn)科學命題,而且可以證明理論假說。在古典歸納主義者看來,只要滿足歸納法所需要的條件,從一系列有關觀察事實的單稱命題就可以推出一個關于原理或定律的全稱命題,這種思維進程在邏輯上是完全合理可靠的。前提中關于觀察事實的單稱命題的真?zhèn)危梢酝ㄟ^觀察實驗確定。排除不符合事實的觀察命題,符合事實的觀察命題的真將被萬無一失地傳遞到歸納結論上。因此,古典歸納主義者深信,建立在觀察實驗基礎上的有關單稱命題,既可作為發(fā)現(xiàn)全稱性命題的前提,又可作為完全證實全稱性結論的論據(jù)。
與演繹推理不同的是,歸納推理的前提與結論之間是或然性關系。古典歸納主義的致命弱點是無視歸納法的或然性特征,把歸納法看做是科學發(fā)現(xiàn)與科學證明的唯一可靠的方法,夸大了歸納法在科學發(fā)現(xiàn)和理論證實中的作用。事實上,一個理論完全被證實,意味著需要窮盡一切由這個理論演繹出來的個別事實,這是不可能的。
雖然在面對明確限制了考察范圍的對象時,科學工作者可以運用完全歸納法,但是,科學研究總是要面對更廣闊的對象,當科學工作者運用歸納法處理無窮個體的對象時,總是要跨越很多個體對象,個體對象的不可窮盡使得一個理論被完全證實是不可能。因此,現(xiàn)代歸納主義者放棄了完全證實的信念,代之以確證。歸納確證是一種若證實理論,即追求一定程度的證實,而不是完全證實。正如卡爾納普認為:“如果證實的意思是決定性地,最后地確定為真,那么我將會看到,從來沒有任何‘綜合’語句是可證實的,我們只能夠越來越確實地驗證這個語句。因此我們談的將是確證問題而不是證實問題?!保?]因此,現(xiàn)代歸納主義者認為歸納理論就是一種關于證實程度的理論,他們求助于關于隨機過程的數(shù)學理論,建立起歸納概率邏輯。
歸納概率的確證理論由于要借助于一組觀察數(shù)據(jù),觀察的不確定性導致觀察數(shù)據(jù)的非精確性,因此而得到的概率能否確證科學命題表現(xiàn)出一些困難。因此,以波普爾為代表的證偽主義者認為理論的證實是永遠不可能的,他們不采用了檢驗的可證實性原則,轉而采取檢驗的可證偽性原則。
古典歸納主義者堅持理論可以完全證實,這是關于歸納理論的一個極端;證偽主義者堅持理論完全不能證實,卻又走向另一個極端?,F(xiàn)代歸納主義者認為:“一個理論能否在科學大廈中占有一席之地,取決于它能否得到相應的確證?!保?]一個理論的相對的、一定程度上的證實即確證是可能的。
作為一個普遍定律,必須具有普適性,在其相關的范圍內(nèi),不僅過去有效,現(xiàn)在有效,未來也有效。由于一個假設的普遍定律所涉及的具體事例是無數(shù)之多,人們對無數(shù)具體事實一一給以驗證是不可能的,因此,人們只能以一個定律所涉及的部分具體事例驗證一個普遍的定律。這種驗證不是完全的驗證,而是一定程度上的驗證,我們把它叫做確證。顯然確證的方法只是一種不完全的歸納法,其論證形式正如不完全歸納推理的形式。
h:所有S都是P
在以上論證形式中,作為論證的前提的e1、e2、e3、en是一個個單稱陳述,是由觀察、測量和實驗等科學實踐活動所獲得的個別性經(jīng)驗事實。作為論證的結論的“所有S都是P”是一個全稱陳述,它表達一個接受驗證的理論假說h?!啊北硎緵]有窮盡所有的經(jīng)驗事實,所以,這樣一種歸納論證的提前與結論之間只具有一種或然性的關系。在這種或然性的推理中,前提的真無法保證結論的真,因此,通過歸納論證的方式,不可能完全證實一個理論假說,而只能給這個理論假說以某種程度的證實或支持。
現(xiàn)代歸納邏輯引進了邏輯概率的概念表示歸納確證的前提對結論的確證度,把歸納邏輯量化,發(fā)展出一種定量的歸納邏輯。按現(xiàn)代歸納主義的做法,證據(jù)(“e”)對于假設說(“h”)的確證度(“c”)以下面的公式來表示:
上式表示歸納前提(證據(jù))e1e2……en聯(lián)合起來,將邏輯概率r給予歸納結論(假說)h[4]。
我們應該看到,在上述歸納確證的原理中,作為確證前提的事例e1、e2、e3、en給予假設定律h的支持強度被看做是等價的,確證的程度取決于前提事例的數(shù)量,前提中陳述的事例愈多,給予結論的支持度就愈高,反之越低。事實上,每個確證事例是不一樣的,它們給予理論假說的支持強度也不一樣,有的確證事例比另一些確證事例具有更大的價值和意義,即給予結論更強的支持。因此,理論的確證既不可以簡單地交給確證事例的數(shù)量,又不可以簡單地只關注確證事例的質量,而是要把定量考察和定性分析結合起來,把靜態(tài)考察與動態(tài)考察統(tǒng)一起來。
古典歸納主義者和現(xiàn)代歸納主義者都不同程度地肯定了歸納在科學確證中的重要作用。事實上,運用歸納法確證假說性的經(jīng)驗定律是科學研究事業(yè)的一種傳統(tǒng)。當一個理論假說已經(jīng)提出以后,科學家盡可能搜尋迄今為止已有的經(jīng)驗事實支持這個理論假說,這時科學家們經(jīng)常用到列舉式歸納確證法。列舉式確證是歸納確證的一種常見操作,例如,為了確證“凡金屬都導電”這個理論命題時,列舉“鐵導電”、“銅導電”、“鉛導電”……以此確證“凡金屬都導電”。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提出了以自然選擇為基礎的進化論學說之后,許多科學家搜集了大量醫(yī)學、胚胎學等證據(jù)捍衛(wèi)進化論,采用的也是列舉式歸納確證的方法。
現(xiàn)代實驗科學常常采用歸納確證法??茖W家為了確證一個理論假說,變幻各種條件做實驗,以期有相同的結果,其實是列舉式歸納確證的一種特殊形式??茖W史上有許多假說都是這樣確證,如羅伯特·科赫驗證桿菌是炭疽病的根源,伽利略驗證“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奧斯特驗證通電導線可以使磁針發(fā)生偏轉的理論等。
雖然古典歸納主義者和現(xiàn)代歸納主義者對歸納法在科學發(fā)現(xiàn)中的作用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他們對歸納法的科學論證作用有某種程度的契合。古典歸納主義者采取強證實觀點,堅信歸納法對科學假說的完全證實作用,而現(xiàn)代歸納主義者采取弱正式觀點,認為歸納法只能給科學家說一定程度的證實及確證。強證實觀點經(jīng)不起歸納或然性問題的質疑,歸納確證的觀點則給自己的理論留足了生存的空間??茖W發(fā)展的歷史表明,歸納法作為一種科學確證的方法,為經(jīng)驗科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王太忠.歸納法的科學方法論淵源[J].宜賓學院學報,2013(2):5.
[2]洪謙.邏輯經(jīng)驗主義(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69.
[3]汪馥郁.歸納邏輯理論中的若干疑難及解決途徑[C].北京邏輯學會.歸納邏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27.
[4]張巨青.科學邏輯[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16.